唢呐传承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唢呐传承模式研究

秦晓菲

142 201 1988 0612 2194

摘要唢呐是我国特有的器乐艺术形式。本文探寻唢呐的生态文化环境、历史渊源,并对唢呐本体构成进行分析;分别对仪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传承进行考察,梳理了当下唢呐传承的过程,由此引发出各传承场域中,唢呐的教育功能。最后从教育与文化演进的视角审视唢呐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唢呐 传承模式 教育功能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承,但对于一些小众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西北偏远地区的地方民间艺术。通过对唢呐艺术传承方式历时、共时的分析,挖掘其对个体成长及其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使唢呐音乐更广泛的传播。

1.唢呐历史渊源及本体特征

1.1唢呐历史渊源

唢呐被众多学者认为源于波斯,后传入中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由波斯人带入中国。早期,唢呐主要用于宗教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用于民间音乐和戏曲演奏。在中国,唢呐的演奏技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唢呐的音色明亮、高亢、激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音乐魅力。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唢呐通常被用作主奏乐器之一,与锣鼓等打击乐器一起演奏,为整个表演增添了色彩和气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唢呐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人的情感、风俗和信仰。在民间文化中,唢呐与婚礼、丧礼、节庆等场合紧密相连,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唢呐本体特征

(1)乐队编制:唢呐乐班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伴以打击乐器伴奏的民间鼓吹乐种。唢呐班社一般为八人组成,通常有两种组合形式,“大件的”组合与“小件的”或“细乐”组合。

(2)表演形式:唢呐的表演形式有三种,分别是坐奏式、立奏式、行奏式。表演形式通常随着表演场合而变化。

(3)曲体结构:民间艺人对调名及指法的关系有比较固定的称谓,因个人习惯不同,对于曲目调名称谓也分为两类:一类直呼调名,另一类则以指法为调名。

2.唢呐传承模式考察

2.1 仪式传承

仪式传承是唢呐音乐传统的传承方式。仪式中的唢呐传承具有公众性其演奏位于开阔的空间中,唢呐音乐不仅为仪式场地中的个体营造了悲伤凄凉的氛围,具有穿透力的音色也传入仪式附近的听众耳中。与传习所、学校传承相比,仪式传承中男女老少都是唢呐音乐传承的对象,在开放的空间中,具体情境下使个体受到熏陶。

2.2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自古就有,师徒之间并不单纯学习技艺,而是行为规范、道德处世上的宗师与宗亲。学艺行艺的过程,正是一个师徒之间常年累月相互占有生命的衣钵相传。唢呐的师徒传承主要通过研习所的形式进行。传习所招生不限性别,没有具体的选拔方式,基本上是你来我就教的状况。招收在校学生的年龄限制在八九岁,七岁以下不招收,教学年限为三年。成人学习时间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传习所在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方式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当下流行的快手 APP 直播教学过程、红白喜事上的现场表演。传习所的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吹奏技术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乐理、听音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具有综合性。学生在学习唢呐演奏时培养了协调能力。身体各部位肌肉神经协同合作,任何部位的紧张、僵硬和失调都可能影响最终呈现出的曲目的完整性以及可欣赏性。

学生在学习唢呐时培养了专注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传统曲目的学习,使学生感知到不同曲牌旋律线条高低起伏的走势,进一步感知速度变化对于旋律所表达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体会其中的欢乐、哀愁、痛苦。

2.3 学校传承

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产生教育活动的另一个生活环境。我们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唢呐艺术作为独特的音乐文化,为了让这一传统音乐文化、音乐语言能够被年轻人重新认识,在偏远地区更好的传承下去,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新的教育途径——学校传承。

   唢呐跻身学校课堂中,适应于学校的教育目的。学校传承中,所学内容需要加以甄别,在学生接受能力与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根据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所学内容以基础知识及基本技法的训练,曲目以音程跨度小、短小精悍易吹奏的练习曲和现代改编曲为主,如《小星星》《粉刷匠》《东方红》等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既容易学会,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从学习唢呐的过程中体会对于除乐曲外的感性认知,对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生靠着坚韧毅力每日刻苦练习,最终才能呈现出较好的学习成果。日常上课练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吹奏训练,或者授课结束后进行自由练习,这些练习时间增强了学生自身技能的提高,而最后的汇报演出要求学生集体完成一首作品,在此次排练过程中考验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让学生知道此次演出成功的背后,不是某一个人单打独斗来的,而是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唢呐传承的教育启示

3.1早期音乐听觉的建立

学生在日常练习中建立起良好的音乐听觉,为之后吹奏技巧的学习和吹奏技术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将吹奏训练放在建立听觉系统之前,会使学习者在吹奏过程中陷入乏味、无聊的消极状态,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意志不坚定者容易半途而废。脱离音乐听觉,吹奏者只能是缺乏音乐美感的机械演奏者,无法吹奏出打动人心的旋律,在吹奏水平方面也很难提高。

3.2传统文化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唢呐传承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拓宽了原有的教育场域。使“唢呐从最初的仪式传承、家庭传承发展到今天增加了学校传承和社会传承,教育场域的扩展使音乐文化传承全方位覆盖。在传统文化受到各种冲击的今天,唢呐作为传统音乐至今仍活跃在地区的民俗活动中,这与人们的民俗观念和物质基础有关,在这里,人、音乐、仪式共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人们利用唢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用其打发闲暇时光,进行集体性的交往活动。当今社会,唢呐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民俗生活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其内在价值表现在对外交流、展示地方特色等方面,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宏策.关于唢呐起源问题的回顾与展望[J].剧影月报,2023(04):79-82.

[2]张冲.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以陕西旬邑唢呐为例[J].时代报告(奔流),2021(11):72-73.

[3]孙云岗.论唢呐的选取技巧与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J].戏剧之家,2023(26):90-92.

[4]王颖,张博,李盼.让古老音律焕发新生——管理视域下陕北唢呐民俗文化研究[J].艺术品鉴,2020(3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