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劳动教育中的家园合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浅谈幼儿劳动教育中的家园合作

彭媛媛

揭西县五云镇下洞小学  515422

摘要:在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里,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能够借助培养幼儿良好的工作管理习惯,进一步提高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相对独立性,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劳动意识,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幼儿劳动教育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到忽视的环节,很多幼儿园和教师对于劳动教育这方面只走个形式,家长没有想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市场价值。本文作者想研究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一般作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家园合作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劳动教育  家园合作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概念及作用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定义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指教育学校进行工作管理意识和工作管理思维理念,也是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具体内容之一。涵盖了学龄前儿童的工作习惯、对工作管理的态度、对派遣工的看法、工作管理的结果能否得到重视等具体内容。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品质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学龄前儿童社会属性发展的最深层次,而应从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度来理解。很多老师注重培养和训练学龄前儿童的坚持品质,但大多只看学龄前儿童能否坚持完成游戏,如何操作游戏。不过,我认为工作管理是培养学龄前儿童毅力的最好方法,植物园实践活动的综合课程应该是长期的。幼儿园的大部分工作管理活动都一定要有一个特定的连续过程,学龄前儿童一定要依靠他们很长时间操作才能完成任务。在持续管理劳动的具体过程中,学龄前儿童可能会感受到管理劳动的不易,体会到派遣工的不易,养成坚持、吃苦耐劳的品质。

2.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学校的智力教育。在培养学龄前儿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他们通常关注学龄前儿童如何在游戏中解决问题或如何在自己的领域进行操作,而忽略了学龄前儿童。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劳动来进一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潜力。正确的劳动不仅要促进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要促进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如同工作管理上一课的安排,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在清洗幼儿园的不锈钢栏杆时,我观察到,一名学龄前儿童发现死角藏着一块污渍,突然用布擦拭,但无论怎么擦,都擦不干净,没有完全干净,但过了一会儿,他灵机一动,用手将干净的毛巾擦在长条上,继续放在铁栏杆上,拉着。两只手来来回回,再继续擦一遍铁栏杆,就彻底干净了。从学龄前儿童擦去污渍的具体过程中,老师能够发现,学龄前儿童都是有头脑的好学生,得以参考具体的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3. 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在工作管理中更容易摆脱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对共同的团队有归属感,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总体作用,让自己在工作管理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人际沟通能力。

在清洁不锈钢格栅时,老师与学龄前儿童讨论了铁格栅由哪些部分组成,谁应该清洁铁格栅的哪一部分,如何分组,如何配合彻底清洁铁格栅。在与同伴的分享和交流的帮助下,学龄前儿童们得出了更符合预期的明确分工。在具体的清洁过程中,全体幼儿配合、沟通、协调,人际沟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生活小能人》中,鉴于石磨比较大,单个学龄前儿童无法独立磨豆浆。学龄前儿童争着三个人分担工作,一个人放玉米粒,另一个人一起推石磨。看到黑芝麻糊从石磨里渗出来的那一刻,学龄前儿童的嘴角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学龄前儿童不仅在具体的劳动管理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而且还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

(一)劳动教育内容不齐全

目前,很少有幼儿园从课程的视角将劳动纳入课程体系并专门建设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之前笔者去到过的一个集团幼儿园,还问了身边一些朋友她们去到过的幼儿园,有没有专门开设“劳动课”但都是没有的。最开始以为可能是公办幼儿园跟民办幼儿园不一样,但其实并不是,每个幼儿园都不一样,教育理念也不一样。就像我现在的幼儿园,她们的课程里是每周都有专门的一节“生活小能人”命名的劳动课的,带领幼儿提着水桶拿着毛巾擦拭栏杆、擦拭自己午休的小床等。

大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市场价值没有深刻认识,没有认真考虑工作管理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很多幼儿园的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公司服务、独立生活能力、餐前准备、餐后清洁、游戏活动后自己做事、帮助学生等卫健委活动。幼儿园老师发放小零食、大面积种植小动物、照顾花草等。许多幼儿园还没有开展乐于助人、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工作管理活动,也没有足够的工作管理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学龄前儿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二)劳动教育时间及措施不足

大多数幼儿园的学校教育活动应以五大空间场及其所在区域为基础。虽然现在的教育学校如何过日子,但也只是予以劳动教育的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学龄前儿童无法体会到综合实践课程的质量和深层内涵。对相关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并不像高科技领域的活动那样明确。例如,参加体育运动只能在《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教育指导(测试)指南》中明确规定。

(三)少数家长的干扰

家庭大多数情况对学龄前劳动管理重视不够,从而致使学龄前儿童无法树立错误的劳动管理观,无法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学龄前儿童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条件更符合预期。农村一些学龄前儿童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和朋友总是认为,因为我是个小孩子,所以今天的很多事情都会暂时解决。经常看到家长不关心孩子怎么穿衣、叠被子、端饭菜、放开水等等,学龄前儿童也对此习以为常。因此,幼儿园的作业管理活动经常受到少数幼儿教师的干扰,有的家长甚至擅自替学龄前儿童进行劳动。

笔者在幼儿园总是看到家长帮幼儿提书包,有的甚至送到幼儿园里还站在门口迟迟不走,看到幼儿玩了一会儿跑进来给她脱衣服擦汗的,对于这种情况,主班老师都告知过家长许多次,毕竟大班幼儿已经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有能力参加一些劳动工作。为了使学前儿童更加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应重视家庭劳动,对学前儿童进行一般家庭实践课程。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家园合作的实施策略

(一)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

首先,教师要结合学龄前儿童的具体年龄和重点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课程。教师能够参考学龄前儿童的具体年龄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特征,制定具备项目可行性的专业课程,确保学龄前儿童劳动教育的时间未知。学龄前儿童高尚品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管理劳动的时间密切相关。再体验管理工作、热爱工作的辛苦,能够培养和锻炼学龄前儿童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吃苦耐劳的品质,能够促进他们德、智、体、艺、劳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教师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能够将动手活动与区域活动开展结合起来,更有兴趣培养学前儿童的工作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对于学龄前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差、完全丧失小班作业能力、缺乏工作管理意识的主要特点,教师能够在角色区设立“玩具屋”,引导学龄前儿童在“玩具屋”中扮演角色,给玩偶穿衣、喂食、晾晒衣服。幼儿园一班设立操作区,引导学龄前儿童在安全的情况下学习锤子宣讲精神。

其次,借助如何生活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龄前儿童养成一定的工作习惯。例如,自由活动时,引导学龄前儿童两人一组到木本植物角落给花朵浇水;晚饭后,引导幼儿主动清理餐桌上的剩菜,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学校老师擦桌子,摆放玻璃罐、杯子;饭后散步时,指导学龄前儿童蹲下捡强化地板上的垃圾、喂兔子等。

(三)积极改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妨碍着孩子的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

劳动教育的发展不能单靠幼儿园,还应当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借助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会或与家长直接沟通等方式,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努力做到家同步。小班的孩子能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中上阶层的孩子可能会对在家做家务产生兴趣,比如叠衣服、整理自己的物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参加劳动的习惯。

总结

幼儿园工作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不是刻意虐待孩子,而是引导他们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从小培养对工作的兴趣,体会工作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工作成果,更重要的是,工作能够让孩子懂得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琼. 幼儿劳动教育中家园合作的优化研究[D].成都大学,2023.

[2]侯肖伟. 家园共育视域下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J]. 品位·经典,2023,(07):119-121.

[3]苏雅婕.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D].沈阳大学,2022.

[4]萨日娜.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