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女生耐久跑教学中的心理障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浅析高中女生耐久跑教学中的心理障碍

何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1251

高中女生对耐久跑普遍存在着厌烦和抵触情绪,即对耐久跑产生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上的紊乱和失调阻碍了她们正常的主观体验,由于产生在大多数人身上,使对耐久跑的厌烦形成“群体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耐久跑教学以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阳光体育”、“健康体魄”的大背景下,本人经过这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学生专访和教学试验等,分析高中女生学习耐久跑时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借鉴。

一、高中生耐久跑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本人就高中女生对学习耐久跑产生心理障碍的“四大诱因”:即生理、心理、

教学方法、项目本身进行分析。

1.生理方面的原因

耐久跑是一项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它要求学生在较快的速度中持续较长的时间,对人的呼吸、心血管系统及代谢系统要求较高。如果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参加耐久跑时就会出现心慌、呼吸急促、胸闷气短、体乏无力、恶心呕吐等现象,即运动生理学中“极点”现象的提前出现。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导致学生产生情绪紧张、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并使学生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了再也不想跑的念头。

2.意志品质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都很优越,很少吃过苦,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了怕苦怕累的坏习惯,缺乏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耐久跑练习中产生较强的畏惧心理。

3.教学方法的原因

    耐久跑动作较简单,枯燥无味,练习方法和手段单一。它不象球类运动那样具有竞争性、娱乐性,在内容上缺乏新颖性,更多的是重复单一的练习。练习后,身体处于极度紧张的状况,不能尽快地进行恢复与放松,使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

4.项目本身特点方面的原因

耐久跑是周期性、耐力性的运动项目。从项目本身的特点来讲,耐久跑跑程长、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要求学生的神经系统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过程相互转换的能力,如果掌握不好,就会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与学生追求身心愉快的心态违背,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

二、高中生克服耐久跑心理障碍的方法

1.教师的正确引导

从项目本身特点来讲,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提出耐久跑是一项发展和提高耐力素质的运动,它能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其次教师应向学生阐明“极点”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说明“第二次呼吸”生理学机制,使学生明白它是标志新陈代谢异样过程在加强,以及它是内脏器官水平得以改善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学生掌握适宜的量和强度,及把握好跑和呼吸的节奏。从教学过程来讲,由于耐久跑具有强度大、运动时间长,学生完成它需要一定的勇气,因此更需要教师在思想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精神上进行积极的鼓励。教师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常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这样可以换取学生的信任和从事学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耐久跑教学中正确、有效、合理的练习方法,应是科学地选择练习手段。在耐久跑教学的全过程中,应该避免采用单一的在田径场上跑圈的练习形式,而应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减少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和对练习的抵抗情绪。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主要从心理教学和培养学生兴趣两方面进行探讨。

从心理教学方面来讲,可采取脱敏疗法、心理疏导法、注意力转移法等三种。

(1)脱敏疗法。要求学生想象由耐久跑引起紧张或畏惧的特定场面,并保持放松状态。如教师可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抽查测试,使学生时不时地产生紧张、畏惧的情绪,以达到脱敏疗法的最佳化。

(2)心理疏导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其特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耐久跑所在的心理障碍,调动自我治疗的能动性和自信心,恢复乐观情绪。教师应介绍心理疏导中自我暗示的方法——即当出现极点时使用如“我的机能已经进入改善和提高的阶段。”、“我能挺住,我能行!”、“疲劳和痛苦即将结束!”等鼓励话语,以消除极点出现时“打退堂鼓”的念头。

(3)注意力转移法。当学生出现疲劳症状时,要求他们通过有趣活动(包括想象自己喜欢的音乐或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情等),使焦虑分散和转移,或是在练习途中事先放置某些标志物,并让学生提前熟悉这些标志物,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也使他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耐久跑的练习。

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来讲,在教完耐久跑的技术动作方法之后,可以大量采用有助于提高奔跑能力的各种诱导性的练习形式。如采取结合游戏、结合某些项目、利用地形环境等进行各种奔跑练习。

(1)结合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达到耐力素质的提高。如在教学中可赋予耐久跑的一些情景、情节设置,“跑遍全国”、“自行设计障碍跑路线”、“接龙”、“新版贴膏药”等等。

(2)结合某些学生喜欢的项目进行奔跑练习,这可以避免学生单一的在田径场上跑圈的练习形式,从而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如跳绳练习法、列队变向跑步练习法及超越、领跑练习法;另外结合一些球类项目提高耐久跑能力等等。

(3)结合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环境开展各种图形跑(如“8”字形、“十”字形、“蛇”字形等),定向定时跑,定向不定时跑等。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耐久跑教学重在科学性,减少盲目性,适宜的运动负荷是耐久跑教学的关键。首先适宜的运动负荷体现在学生的可接受性上。具体的说,当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兴奋、昂扬和满足感时,应适当增加跑量和强度;当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沮丧、疲惫、懒散、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和强度。其次,在耐久跑教学中,必须遵循先慢后快的教学顺序,使内脏器官的机能和运动技能逐步适应奔跑的需要,延长第二次呼吸出现的时间,减少“极点”出现的痛苦感。再则,教师要求学生探索出适应自身状况的运动负荷强度(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构成运动负荷强度的基本要素,并告诉学生耐久跑的最佳运动负荷强度可以用跑完一定距离后的即时心率来测量,最佳心率应该在120次~150次每分钟的范围之内)。

耐久跑是极为重要的项目内容,开展耐久跑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意志

品质等得到强化,出现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其运动成绩的提高。由于学生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的情绪上,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分析,找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研究,用科学、新颖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她们从思想上克服紧张、畏惧的心态,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明确耐久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