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中的精度控制与误差分析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工程测量中的精度控制与误差分析策略研究

李雪莉

130821199211257363

摘要:在工程测量中,准确地获取和分析空间位置、角度、距离以及各种参数数据对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的能力,从而准确评估和使用测量数据,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本文旨在对工程测量中的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帮助工程实践者更好地应对测量过程中的误差问题。

关键词:工程测量;精度控制;误差分析

引言

工程测量是现代工程和建设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工程测量时,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工程测量中的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策略,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1.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工程测量是根据物理规律和数学原理来确定和量化地理空间中的距离、角度、高程和位置等要素的过程。测量利用几何学原理来计算和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角度和位置关系。几何测量包括线测量、角测量和位置测量等。角度测量是确定物体或点之间夹角的过程。常见的角度测量方法包括经纬仪、全站仪和自动水平仪等。距离测量是确定物体之间直线距离的过程。常见的距离测量方法包括直尺测量、激光测距仪和电子测距仪等。高程测量是确定物体或点的垂直高度的过程。常见的高程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和GPS测高等。

2.精度控制策略

2.1仪器校准与验证

仪器校准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通过仪器校准,可以确定仪器的系统偏差和误差,并对其进行修正。对仪器的内部元件进行校准,如检查仪器的光学系统是否清洁,调整仪器的焦距或角度补偿。将仪器与已知准确测点或标准设备进行对比,校准仪器的测量结果。可以使用已知准确的标准器具进行测量,或者进行平行观测和交叉观测等。仪器校准后,还需要进行验证以确认校准的准确性。验证可以通过与其他独立测量手段进行对比,或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测量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

2.2场地准备与环境因素控制

场地准备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对于精度控制至关重要。在进行测量之前,应进行场地勘察,了解场地的地貌特征、环境条件和限制因素等。然后,根据测量要求和环境特点进行恰当的准备,清除妨碍测量的障碍物或杂物,例如植被、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确保地表平整、纯净,以便于仪器的放置和使用。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特别是在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可能对仪器和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上进行控制。

2.3测量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规范的测量操作可以减少操作者的个人误差,并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在测量过程中,应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按照操作手册或专业培训进行正确操作。根据测量任务,制定明确的观测规程,包括观测顺序、观测时间间隔、观测次数等。避免操作者的不良行为或误判,如按压测量按钮的力度、观测时身体姿态等。

2.4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

数据采集阶段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一项关键工作。应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计算平均值以减少随机误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并及时检查和纠正可能的输入错误。设定合适的阈值,超过或低于阈值的测量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或重新测量。此外,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文件记录,对所有相关过程进行文档化和追溯。这有助于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3.误差分析和传播

3.1误差来源和类型

在工程测量中,误差是无可避免的。误差可以来自多个方面,并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仪器本身的精度、稳定性和校准不准确等因素会引入仪器误差。例如,仪器的尺度偏差、角度偏差或电子设备的噪声等。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仪器漂移或误差。测量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不一致可能引入人为误差。例如,读数时的视觉判断误差、操作时的不规范或不准确等。观测过程中的随机误差也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例如,由于操作者的手抖或外界干扰因素而引起的观测偏差。

3.2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误差可以进一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无法完全掌控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它具有随机性、非规律性且符合统计分布。通过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方法来估计和控制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系统本身的固有偏差、不准确性或不一致性引起的误差。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系统误差不会在多次重复测量中自动消除,需要通过仪器校准和校正等方法进行修正。

3.3误差传播和积累

误差传播指的是误差从源头传递到最终测量结果的过程。误差的传播可以通过误差传递方程或统计模型来描述。在实际测量中,误差可以在不同的步骤或环节中积累。例如,当进行多个测量操作时,每个操作的误差会影响最终结果。对于观测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和数据分析时,误差也会传播并影响结果。因此,了解误差的传播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以准确评估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在误差传播和积累方面,关键是在测量过程中减小或控制误差的产生。

4.改进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的策略

4.1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测量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的仪器和测量技术不断涌现,具备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采用先进的仪器可以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并降低系统误差。例如,全站仪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功能,可以实现三维位置和角度的测量,且具备自动观测和数据存储功能,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另外,激光扫描仪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三维点云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建筑物检测等领域。通过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测量技术,可以提高精度控制和减小测量误差,从而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2引入精准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数据处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引入精准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例如,在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后,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来评估测量误差的范围。此外,使用适当的插值方法可以通过有限数量的离散数据点推算出未知位置对应的值,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滤波方法可以排除随机误差和噪声,以获取更平滑的测量结果。曲线拟合方法可以将测量数据拟合到数学模型中,以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4.3优化测量方案和程序

明确测量的具体目的和需求,确定测量的参数和要求。不同的测量目的可能需要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了解测量环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在测量方案中考虑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或修正措施。了解测量对象的形状、材质和特性,对测量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对于非刚性测量对象,应考虑形变和变形引起的测量误差。选择适当的观测方法和仪器,根据测量精度要求确定合适的观测次数和观测时间间隔。通过重复观测和数据处理可以减小随机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制定详细的操作程序,包括测量准备、仪器校准和标定、数据采集和存储等环节。对操作者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测量操作。

结束语

总之,改进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的策略需要综合考虑仪器和技术、数据处理方法、质量管理和测量方案等因素。通过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测量技术、引入精准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优化测量方案和程序,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精度和减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侯吉鹰,刘晓.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J].建筑,2023(02):143-144.

[2]蒋荣新.矿山贯通工程测量精度的控制及其优化[J].世界有色金属,2022(04):27-29.

[3]赵增坤.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居舍,201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