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践探索—以中老铁路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中央企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践探索—以中老铁路项目为例

戴军 彭永清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4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本课题立足一带一路头号政治工程中老铁宣传工作实际,采用个例分析、对比论证、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索研究把共建、共治、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讲好中国故事相契合,转变宣传方式,由他塑转变为自塑,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央企业形象,不断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国际传播能力

引  言

当前,国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境外媒体价值取向明显,作为追求国际化发展的中央企业,不能满足于提供精品工程、优质服务和低廉价格,局限于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传统思维格局,而是要大胆发声,积极发声。

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党两国领导人亲自决策和推动的战略合作项目,是老挝政府高度关注的一号工程承载着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的国家战略梦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在某央企党委的领导下,中老铁路项目与中国、老挝主流媒体积极对接,策划了一带一路逆行者中老铁路义诊医生老挝培训学校中企关心我们 我们干的更有劲一带一路安徽人陈玉梅夫妇中老铁路工匠康鹏达杨夫妇等十余篇专题报道作品荣登中央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人民网、人民铁道网等中外主流媒体,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央企业的有益探索。

一、抓顶层设计,突出内外联动、密切协作

(一)内部顶层抓落实

中老铁路项目从成立之初就将新闻宣传工作列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工作,指定1名领导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并将新闻宣传成效列为领导班子年终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了领导责任,对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建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和考核奖励机制,不断适应新形势,构建了一体化宣传格局,形成宣传工作强大合力。中老铁路项目成立专门宣传工作部门,把宣传工作从综合办公室繁杂事务中独立出来,给新闻宣传报道制作留足了时间。制定下发了《中老铁路项目新闻宣传管理办法》,对新闻报道奖励做了明确规定,激发了广大职工的新闻宣传工作积极性。

(二)外部顶层抓联动

中老铁路项目高度重视与中国政府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国驻老挝大使馆、老挝政府主流媒体及标段内各央企公司宣传部门沟通交流,搭建了丰富的国际传播网络,密切与国内外媒体的沟通联系,搭船出海,广泛运用国内外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例如在中老铁路最长隧道森村二号隧道贯通仪式上,中老铁路项目部邀请了中央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等1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内该则报道同时播出,在国内国际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某央企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此外,中老铁路项目高度重视与标段内央企大后方新闻宣传部门的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了中老铁路新闻宣传片制作、中老铁路项目杂志、中老铁路项目史志及通车仪式的报道,通过内外联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方式,提高了新闻宣传工作效率,扩大了新闻宣传影响力。

二、抓宣传视角,突出以人为本、互融共进

中老铁路项目新闻宣传工作紧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宣传某央企为绿色生活赋能、融入当地、造福当地的实际行动为切入点,温情讲述企业与当地民众携手共进的点滴故事。

(一)聚焦生态环保,讲述绿色发展故事

中老铁路项目在工程建设中,秉承着建一座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原则,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生态环保事业,每年向老挝琅勃拉邦环保厅捐款,用于支持当地环境治理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同时,项目部也积极采取系列措施,在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加强对当地的环境保护,例如:对项目影响范围内的生物物种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工程建设现场设置三级沉淀池,污水经过过滤、沉淀处理,经过检测合格符合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在桥梁建设方面,遵守规则,注重环保,在钻探与施工的期间,强化环保措施,制定应急保证预案,保证水体质量安全;为被拯救的物种建立临时生态安置点;将重要物种转移到其他自然栖息地……这些举措通过当地雇员的真实讲述,生动展现了中国企业最大限度减少环境负面影响、打造绿色工程”“和谐工程、守护老挝碧水蓝天的坚定决心。

(二)聚焦多元包容,讲述中老互融故事

中老铁路项目建设辐射老挝琅勃拉邦8个村庄,涉及 700多户家庭共4667 名村民。项目建设为当地发展带来转机,催生了住宿、交通、餐饮、车辆维修等众多配套服务需求,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项目部展现了多项融入当地、造福当地的务实举措,如:强化属地用工,为当地村民开办全线第一家老挝籍培训学校,学校培训课程有钢筋工、电工、电焊工、混凝土工、木工等关键工种,培训周期为一个月,在培训过程中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并发

30万吉普,带薪培训的方式吸引了管段附近村民的积极参加。项目部以此为契机,积极策划选题,从小人物为切入口,以培训班学员康鹏达杨职场的奋斗故事为线索,撰写了幸福的铁路工匠康鹏达杨深度报道,文章一经发表后,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及老挝当地政府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某央企国际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项目部在老挝培训学校宣传取得成功后,立即组织开展了义诊巡诊活动。中老铁路项目位于老挝琅勃拉邦省鸠格江河谷地带,驻地村民因常年受湿气侵袭,日久积劳,加之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条件有限,大部分村民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病症。项目部得知后,立即组织工地医生及护士带上药品到附近村庄开展义诊活动,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村民的高度赞誉,项目部撰写的《中老铁路项目深入沿线村庄开展免费义诊巡诊活动》登上人民铁道网官网,生动呈现了中国企业为当地村庄注入鲜活动力、勾勒互促互融美好画卷的积极行动。除此之外,项目还在当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开展了捐资助学修路架桥通讯架设”“抢险救灾等活动,得到了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当地政府表扬信50余封,中国企业形象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故事被更多中外人士所熟知。

(三)聚焦以人为本,讲述携手抗疫故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老挝亦受到严重影响。中老铁路项目地处偏远无人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抗疫知识经验不足而一度陷入抗疫困境。对此,中老铁路项目主动作为,和当地政府共同牵头构建联控联防工作机制,为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捐助紧缺抗疫设备物资,对复工复产人员返岗及工作全过程中的检测、隔离、清洁消毒等环节严格把控……项目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情感共鸣等因素,转换叙事视角,主动联系老挝主流媒体对相关工作进行专题采访报道,通过老挝籍员工的切身经历描述,将宏大叙事凝结为负责任的日常点滴,生动体现了某央企跨越山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信念和担当。在疫情期间,中老铁路项目还主动联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疫情期间中老员工共同抗疫的事迹进行采访报道,最终呈现的作品《中企关心我们 我们干得更有劲》在中老两国主流媒体产生强烈反应。

三、抓传播方式,突出灵活高效、珠联璧合

中老铁路项目注重传播方式的建立。传统媒体方面:项目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老挝国家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在项目重大节点、重大事件发生时,积极邀请他们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新兴媒体方面:结合项目及当地实际情况先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抖音、推特、Facebook 等账号,围绕同一事件,各种宣传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共同发声,实现了一稿多发的目的。通过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综合运用,中老铁路国际传播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中老铁路项目还主动与某央企相关部门和新闻中心积极联系沟通,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一线新闻线索,在重大节点、重要活动、特殊人物方面提前策划宣传要点,明确需要收集的素材内容,通过灵活的宣传方式,大大提高了新闻宣传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了传播影响力。

四、结论

当下,全球百年变局叠加共振,对国际环境产生广泛影响,国际传播形式也正由被动型他塑转变为主动型自塑。中央企业作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坚力量之一,承担着重要的政治宣传任务,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应该主动调试话语模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方案,为大国崛起贡献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于灏:《央企国际传播策略研究》,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09

[2]原诗萌《海外形象建设的央企经验》,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09.08

[3]陈昌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思考》,海河传媒第四期

2022.08

[4]任孟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秘书工作,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