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作用分析

余茜 方芳通讯作者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血透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针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瘘针滑脱风险,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血透室;内瘘针;风险

    血透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主要为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帮助更好的代替肾脏功能,维持患者日常生活[1]。而在血透室患者中,留置内瘘针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预防内瘘针滑落,需要积极的配合相应护理措施进行辅助。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将其运用于血透室患者中,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血透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9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63.33±1.27)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4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患者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63.38±1.2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问题。在护理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护士应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例如“如何降低血液透析内瘘针脱落情况?”、“如何消除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因素?”等。(2)搜集证据。护士需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寻找与所提出问题相关的最新的研究证据。常用的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护士可以使用关键词、筛选条件等工具来筛选和获取有关的文献。(3)开展循证护理。第一,执行严格的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应该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包括正确洗手和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第二,管路管理。护士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操作程序来管理血透管路,包括清洁和消毒插管部位、正确连接管道和器械、定期更换管路。第三,内瘘针滑脱预防。护士应该严格遵循内瘘针留置操作标准完成操作,并且后续加强监测和管理,减少内瘘针滑脱情况。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内瘘针滑脱率、护理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处理,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针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内瘘针滑脱率、护理满意度对比[n(%),例]

指标

实验组(n=44)

对照组(n=44)

X2

P

一次穿刺成功率

42(95.45)

35(79.55)

5.091

0.024

内瘘针滑脱率

1(2.27)

6(13.64)

3.880

0.049

非常满意

24

18

-

-

满意

19

20

-

-

不满意

1

6

-

-

护理满意度

43(97.73)

38(86.36)

3.880

0.049

3讨论

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血液透析治疗属于主要治疗手段,而血透室内瘘针滑脱是指在血透过程中,瘘针从瘘管插入口滑出的情况,属于血液透析治疗常见并发症之一[2]。当患者出现内瘘针脱落情况,会导致血液外流、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血液透析室内瘘针滑脱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表示,血液透析室内瘘针滑脱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瘘管位置(瘘管位于较高的位置,重力会增加瘘针滑出的风险)、皮肤黏附力(患者的皮肤黏附力不足,也容易导致瘘针滑脱)、活动能力(患者的活动能力较强,如剧烈运动或不当动作,也会增加瘘针滑脱的风险)、瘘针固定方式(瘘针未正确固定或固定不牢固,容易导致瘘针滑脱)、消毒不当(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不合适的消毒剂,可能引起皮肤感染,从而增加瘘针滑脱的风险)、瘘针扭曲或磨损(瘘针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扭曲或磨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滑脱)等[3]。针对这些风险因素,临床上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更好的消除风险因素。循证护理是一种根据询证问题,寻求循证支持,然后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的新型护理模式,将其运用于血液透析室患者护理中,可以让护理服务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有效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患者也不容易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好

[4]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内瘘针滑脱率明显更低,表明采取循证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不容易出现内瘘针滑落,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该研究与史慧[5]在相关研究中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血透室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瘘针滑脱风险,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钰.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5):89+95

[2]李金媚.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51-152.

[3]朱佳珍.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8):171-173.

[4]曹慧,刘颖,周爱侠.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7):119-121.

[5]史慧.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4):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