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

长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人民医院外科  四川省 623500

【摘要】目的:探究对四肢床上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纳入患者的入院时间范围在2020年6月-2023年6月之间。以治疗方法差异为基础做分组,参照组36例,治疗方法为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术;研究组36例,治疗方法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观察指标:①手术相关指标;②愈合优良率。结果:各项手术指标分析,研究组更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都低于参照组,数据包分析证实P=0.00。研究组的愈合优良总例数为35,优良率为97.22%;参照组的愈合优良总例数为29,优良率为80.56%,数据包分析证实P=0.02。结论: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提高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愈合情况,手术效果更优,应当将这一治疗方法做推广。

【关键词】四肢床上骨折;骨不连;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

四肢创伤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较为严重,骨折的同时,软组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继而引发肿胀、疼痛等问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患者临近关节会出现一定的活动障碍[1]。四肢骨折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在术后半年可能出现骨不连这一问题,影响愈合,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改善骨不连的状态,提高愈合效果。本次研究将针对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7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纳入患者的入院时间范围在2020年6月-2023年6月之间。以治疗方法差异为基础做分组,参照组36例,治疗方法为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术;研究组36例,治疗方法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基本资料具体为:

表1 患者基本资料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病程(月)

男性

女性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研究组

36

22(61.11)

14(38.89)

26-61

48.73±1.62

2-7

5.15±0.16

参照组

36

25(69.44)

11(30.56)

22-64

48.41±1.79

2-8

5.13±0.19

χ2/t

0.55

0.80

0.48

P

0.46

0.43

0.63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保持高度的相似性,可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发生其他骨折或者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不参与研究。

1.2方法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术前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根据患者骨折位置确定麻醉方式,下肢骨折采取全身麻醉,上肢骨折采取颈丛阻滞麻醉。做切口后,对皮下组织行分离处理,保证骨不连位置可以完全暴露出来,通过评估骨不连情况,选择适宜的钢板,做加压以及固定处理。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患者在手术中的体位以及麻醉方式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做切口后,确保患者的骨不连位置完全暴露出来,然后对此位置的骨膜做剥离处理,然后修复骨不连。利用骨刀将横断面凿成梯形,剔除已经出现硬化症状的骨质,在对骨折断端进行扩髓,然后将髂骨骨条置入到断端当中,做复位处理,最后利用髓内钉完成固定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①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②愈合优良率:评价标准详见表2。

表2 愈合优良率评价标准[2]

评价标准

骨折处

骨折邻近关节

完全愈合

恢复正常

形成连续骨痂

活动情况改善

骨折线模糊

活动受限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对照指标,均使用SPSS21.0软件包做统计学分析,计量指标即(±s),用t值检验;计数指标即n(%),用χ2检验。差异程度判定标准:P<0.05,差异明显[3]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各项手术指标分析,研究组更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都低于参照组,数据包分析证实P=0.00。

表3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术后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

研究组

36

215.17±1.29

135.18±5.63

85.66±4.17

6.22±0.83

参照组

36

268.64±1.23

149.61±5.68

102.33±4.25

10.61±0.87

t

179.99

10.83

16.80

21.91

P

0.00

0.00

0.00

0.00

2.2愈合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的愈合优良总例数为35,优良率为97.22%;参照组的愈合优良总例数为29,优良率为80.56%,数据包分析证实P=0.02。

表4 愈合优良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研究组

36

22(61.11)

13(36.11)

1(2.78)

35(97.22)

参照组

36

19(52.78)

10(27.78)

7(19.44)

29(80.56)

χ2

5.06

P

0.02

3讨论

四肢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若发现骨折断端长期无法愈合或者愈合效果不佳,即认定发生了骨不连症状,骨不连可导致患者肢体疼痛,且附近关节活动受阻,影响日常生活。营养不良、血供缺失等因素都可能引发骨不连,需及时通过手术进行处理,以免增加其他风险,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4]。常规手术方法为使用加压钢板做固定治疗,但因为血运情况无法得到改善,部分患者恢复效果并不好,骨不连问题难以根治,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学者加强了研究,提出要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5]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对骨折断端做更好的处理,减少对骨膜的伤害,且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失血量比较少,能够保证骨折端的正常血液循环,提高痊愈效率,让邻近关节可以尽早恢复正常的活动状态。加压钢板为硬性固定,可能影响到患者关节的活动,导致骨折断端转移或者移位,而带锁髓内钉则是具有弹性的固定模式,在关节活动时,弯曲应力可避免骨折端移位出现,确保愈合效果。

通过对两种固定方式进行比较,各项手术指标分析,研究组更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都低于参照组,数据包分析证实P=0.00。研究组的愈合优良总例数为35,优良率为97.22%;参照组的愈合优良总例数为29,优良率为80.56%,数据包分析证实P=0.02。证实带锁髓内钉的固定效果,固定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骨折愈合效果,因此在骨不连的治疗中,应当优选带锁髓内钉,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康永浩.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J].养生大世界,2021,000(006):139.

[2]李智伟,刘宏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对四肢活动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4):3.

[3]陈地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1,007(002):91-93.

[4]余汗青.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J].吉林医学,2022,43(8):2214-2216.

[5]陈国立,薛志超,李欢乐,等.带锁髓内钉或钢板固定植自体骨与人工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2,4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