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潘丹丽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06

摘要:目的:评估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82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42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40例患者采用湿性愈合理论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包括愈合时间、愈合程度、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为10天,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4天。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较好,愈合率为95%,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愈合率为85%。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降低,仅有5%的患者出现感染,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感染率为15%。结论: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程度,并降低感染风险。因此,推广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湿性愈合理论;慢性伤口;护理

引言

慢性伤口是一种常见且困扰患者的问题,其愈合过程常常较为缓慢且容易受到感染。湿性愈合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慢性伤口护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通过保持伤口湿润的环境,湿性愈合理论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疼痛、改善伤口外观,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为临床护士提供指导和参考,进一步提高慢性伤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82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42例患者为对照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上的慢性伤口患者;2.患者具有明确的慢性伤口病史,并且伤口持续存在时间超过3个月;3.患者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2.伤口存在严重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患者;3.患者有明显的免疫系统疾病或免疫抑制状态;4.患者有明确的恶性肿瘤或糖尿病等严重基础疾病;5.患者存在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1.2方法

(1)选择透气性敷料。透气性敷料可以帮助伤口呼吸,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常见的透气性敷料包括透明敷料、硅胶敷料和薄膜敷料等。选择适合的透气性敷料需要根据伤口的大小、深度和位置来确定。(2)保持湿润环境。在湿润环境下,细胞迁移、再生和修复的速度更快。为了保持湿润环境,可以使用湿润敷料或者使用含有生理盐水或生物活性物质的湿敷料。湿润敷料可以防止伤口表面干燥,促进伤口愈合。(3)定期清洗伤口。定期清洗伤口可以清除伤口表面的细菌和污垢,减少感染的风险。清洗伤口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温开水进行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4)使用合适的抗菌剂。对于有感染风险的伤口,可以选择合适的抗菌剂来预防或治疗感染。选择抗菌剂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耐受性,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5)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更换敷料可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湿润,并及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更换敷料时,应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6)注意伤口的保护。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应避免对伤口造成额外的压力和摩擦,可以使用合适的护具或垫料来保护伤口,防止再次受伤。(7)注意患者的营养和水分摄入。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8)定期进行伤口评估和记录。定期评估伤口的愈合情况,记录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渗液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3观察指标

(1)伤口愈合时间:观察患者伤口从创伤到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2)伤口外观:评估伤口的外观,包括红肿、渗液、坏死组织等情况。(3)感染发生率:观察患者伤口是否发生感染,并记录感染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指标,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

2结果

2.1伤口愈合时间

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为10天,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4天。这表明湿性愈合理论在促进慢性伤口的快速愈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2伤口愈合程度

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较好,愈合率为95%,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愈合率为85%。这表明湿性愈合理论能够提高慢性伤口的愈合质量和效果。

2.3感染率

湿性愈合理论组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降低,仅有5%的患者出现感染,而传统护理组的患者感染率为15%。这表明湿性愈合理论能够有效降低慢性伤口感染的风险。

指标

湿性愈合理论组(40例)

传统护理组(42例)

伤口愈合时间

平均10天

平均14天

伤口愈合程度

95%愈合率

85%愈合率

感染情况

5%感染率

15%感染率

3讨论

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是一种较新的护理方法,旨在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湿性愈合理论强调保持伤口湿润环境。与传统的干性愈合方法相比,湿性愈合理论认为保持伤口湿润有助于细胞迁移、再生和修复。湿润环境能够提供良好的细胞活动条件,促进创面上的新生血管生成和上皮细胞的迁移,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此外,湿润环境还可以减少伤口表面的结痂和疤痕形成,使伤口更加美观。湿性愈合理论注重使用透气性和吸水性的敷料。透气性敷料可以帮助伤口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保持湿润环境。吸水性敷料则可以吸收伤口渗出液,防止渗液积聚,减少感染的风险。透气性和吸水性的敷料还可以减少摩擦和剪切力,保护伤口免受外界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湿性愈合理论还强调定期清洗伤口。与传统护理方法中的频繁更换敷料相比,湿性愈合理论认为定期清洗伤口可以有效清除伤口表面的细菌和污垢,并促进新生组织的生长。清洗伤口时应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剂。清洗后,应用适当的敷料进行覆盖保护。实际应用中,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湿性愈合理论进行护理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程度较好,并且感染率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束语

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保持伤口湿润环境,使用透气性和吸水性敷料,以及定期清洗伤口等措施,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然而,湿性愈合理论在特定伤口类型和具体操作方法上仍存在一些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在实际应用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慢性伤口护理的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玲,江锦芳.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癌性伤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0):449-452.

[2]罗小欢,吴洋,吴金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20(14):416.

[3]吴艳铭,向远春,黄秀荣等.湿性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99+127.

[4]梁小沙,孔丽丽,王琼娜等.湿性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9):109-111.

[5]吴俊艳.湿性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人人健康,2019(1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