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李彤

身份证号:130582199603100222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现场施工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周期过长、施工成本高等。基于此,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现场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有效对策,重点探讨了施工技术创新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不仅能够推动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有助于优化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在整体上优化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如果施工技术水平不足,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不仅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同时还很难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当中,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加强把控,确保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1.1钢筋施工技术

当钢筋材料运达施工场地后,检测人员应对钢筋的力学性能进行全方位检测,以确保钢筋质量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同时,将钢筋取样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检,待钢筋检测合格后,方能允许钢筋用于施工,并按照钢筋的级别、规格、数量进行妥善分类堆放,为避免钢筋腐蚀影响后续施工质量,应对钢筋进行相应的防腐防锈处理。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需求,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下料、连接,通常采取电渣压力焊接或螺纹钢对钢构件进行连接处理,具体的连接方式,应结合后续的施工工艺确定。此外,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绑扎施工时,应注意钢筋的变形、移位、裸露等问题,可以将梁内主筋作为绑扎重点,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钢筋构件进行逐一编号,遵循先原柱钢筋、主梁钢筋的原则进行钢筋捆扎作业。钢筋捆扎完毕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对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布置长度、搭接长度、保护层等,进行逐一验收,确保钢筋笼捆扎质量。

1.2防渗漏施工技术

渗漏也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防渗漏技术涉及到的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整个施工质量。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防渗漏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利用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面的结合力,而且能够减小施工面的空隙,保证整个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在建筑施工中产生渗漏的原因有很多,不仅包括材料、工艺及管理等,还包括结构等因素,如果不能把控好这些因素,会引发渗漏。在应用防渗漏技术时要考虑建筑的功能,以此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工艺,且要选择合适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1.3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养护时间通常需要持续7d~28d,环境需保持湿润,可以采用水喷淋、覆盖保温等方法,使混凝土的水泥胶体充分反应,形成稳定的水泥石,并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若需提高混凝土承载能力,可采用加筋的方式,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着重关注加筋的位置、间距和固定等问题,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混凝土的质量检验需要进行抽样检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等多项检验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抽样检验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需要对每一个混凝土批次进行抽样,检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检验主要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尺寸检验主要检查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力学性能检验主要检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由此可见,混凝土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2优化建筑施工技术及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2.1提升人员素养,优化技术水平

提升人员素养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通过有效手段提升人员的素养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环节。首先,针对管理人员来说,他们需要发挥出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养是保障施工过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结合施工的实际需求对于人员、设备、材料等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够切实在建筑工程当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保证整个工程顺利有序的推进,并且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其次,对于施工人员而言,他们是最直接的进行施工操作的人员,如果施工当中存在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效果。因此,针对施工人员也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让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并且将各项施工操作规范化落实,这样能够为保障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强化工程安全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保证施工秩序、加快施工进度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应对各施工环节进行密切监控,加强施工现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环节存在不安全行为,部分施工材料的风险隐患较大等,对此,应当强化现场施工人员教育与指导,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同时,在设备采购、存储与应用方面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另外,还需创建完善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准确预测,细化施工内容,提高风险隐患防控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需制定并实施安全检查机制,提高施工现场检查力度,妥善处理风险隐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3做好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指派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转。在机械设备的采购时,不能一味追求先进,而是要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水平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对设备参数与性能的选择,因为哪怕是同一个类型的机械设备,在性能参数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采购人员在采购设备时,必须根据工程施工工序、施工要求、施工技术等对设备的参数进行选择,确保设备的匹配性。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结合项目建设目标,对传统施工技术工艺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项目建设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设单位不仅是项目建设者,同时还需承担施工质量控制的责任,结合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调整,创新施工管理模式,促进建筑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帅,刘双斌,陈旭,孙路吉,李茂.工程施工管理应用研究基于BIM技术的房建[J].居舍,2022(11):68-70.

[2]唐潮,戚肇刚,张星鹏,张涛,张建业.施工信息化管理在南博三期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11):208-209.

[3]李敬中,李劲松,雷海燕,乔桩,郑云水.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1,30(10):41-46.

[4]卢志瑜,邓恺坚,王志强,李建友,卜继斌,温喜廉,吴保理,潘盛欣,张少敏.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实践[J].国企管理,2021(15):60-69.

[5]韦忠,杨硕,文明.数字化工程管理技术在环境保护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J].林产工业,2021,58(0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