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功能恢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功能恢复的研究

王廷伟  许永亮

宝丰中医院脑病科

【摘要】目的:探究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诊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与两侧踝肱指数。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ABI指标低于对照组,FMD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通过改善脑部的血流强度和促进神经细胞的活性,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与两侧踝肱指数,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缺血性脑血管病;功能恢复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作为全球主要的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之一[1]。这类疾病涉及的脑部缺血是由于供应大脑的血管受到阻塞或狭窄,从而导致脑细胞缺氧和营养。长期以来,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外科干预以及康复锻炼等传统方法上。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治疗工具和方法被引入到临床实践中。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作为其中之一,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该治疗仪主要通过优化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帮助恢复神经功能。但其确切效果、适应症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本研究旨在评估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提供更多的实证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诊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17-83岁,平均(45.86±3.45)岁;发病时间0.54h-5.20h,平均(2.55±0.64)h。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8-81岁,平均(46.07±3.28)岁;发病时间0.68h-5.14h,平均(2.55±0.64)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发病时间≤6h,且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2];(2)患者经神经影像学(如MRI、CT)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3)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意识清楚,能够配合研究并完成所需的评估;(4)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能够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近期(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脑部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3) 患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如心脏病、重型肝炎、肾功能衰竭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1)基础治疗:对患者首先进行脑部磁共振成像(MRI)、颈部超声、心电图以及血液生化、D-二聚体、血糖和血脂检测等检查。再实施溶栓治疗,使用丁酸激肽酶原激活剂(rt-PA)作为首选药物。按照标准给药剂量,首次以0.9mg/kg的剂量为准,其中10%作为负荷剂量在1分钟内快速静脉注射,随后余下的90%药物在接下来的一小时内通过微量注射泵进行滴注。(2)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缺陷和需要,进行物理治疗、职能治疗和语言治疗。早期康复锻炼,如关节活动度维持、肌肉力量的恢复、平衡和步态训练。(3)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患者面对疾病带来的情绪和心理压力。向患者和家属宣教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以及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给予观察组患者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干预:治疗前,首先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利用颅内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的脑部血流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从而确认治疗的安全性。使用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徐州市百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BW-6911C,注册证编号:苏械注准20182091278)磁疗功能,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日进行2次,每次持续约30分钟。在患者接受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干预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神经功能的变化、体温、脉搏及意识状态。此外,也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脑血流动态监测,确保治疗仪的正常工作,并观察其对脑血流的实际效果。

1.3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评价内容:注视、意识、右下肢运动、肢体共济不全四个方面进行评分,分值为42,分数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比。

(2)血管内皮功能与两侧踝肱指数: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法、VBP-9型动脉硬化仪,于患者干预前与干预30d后,检测其血管舒张功能(FMD)、两侧踝肱指数(ABI)。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版本)进行分析,其表示方式为(±s)、(n,%),如果 P<0.05,则判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经功能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30d

对照组

36

20.27±2.13

16.81±1.38

观察组

36

20.48±2.67

12.35±1.01

t

/

0.369

15.648

p

/

0.713

0.001

2.2血管内皮功能与两侧踝肱指数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D、ABI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MD指标高于对照组,ABI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与两侧踝肱指数(±s

组别

例数

FMD%

ABI

干预前

干预30d

干预前

干预30d

对照组

36

4.02±0.95

5.18±1.03

1.35±0.12

1.09±0.09

观察组

36

4.09±0.88

5.82±1.10

1.37±0.14

0.81±0.06

t

/

0.324

2.548

0.651

15.532

p

/

0.767

0.013

0.517

0.001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流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所致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这类疾病多因脑血管阻塞,如动脉硬化、血栓或栓塞等导致。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突发的言语不清、面部偏斜、肢体无力、视觉障碍、头痛、眩晕、步态不稳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受损的脑区和程度有关[3]。病因多样,其中动脉硬化、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吸烟等是主要的风险因素。治疗上,急性期主要采取溶栓疗法和抗栓治疗,旨在恢复脑血流并减少神经细胞损伤。对于长期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抗凝和对症支持治疗等。此外,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外科干预,如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戒烟、限酒,增加身体活动,维持理想的体重,以及定期健康体检。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ABI指标低于对照组,FMD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脑部的供血,提高脑组织的氧供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以及促进代谢废物的排除[4]。此外,该设备能通过生物反馈机制改善神经细胞的活性和功能。NIHSS评分是衡量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指标,治疗仪的作用能提高脑部的血流量和氧合,减少了缺血和缺氧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降低了患者NIHSS评分,也意味着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改善。FMD是血管内皮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血管的舒张功能。治疗仪的使用促进了血管的舒张,提高了血流量,从而提高了FMD指标。而对于ABI指标低于对照组,ABI是衡量下肢动脉的一个指标,与脑部的血流关系不大,但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通过改善脑部的血流动力学,间接影响了全身的血流分布。

总的来说,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通过改善脑部的血流供应和促进神经细胞的活性,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王艳,甄艳华,邱敬涛,秦志平,李会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内部不同组织成分的超声弹性图表现[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3,26(3):318-322.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3):168-171.

[3]郭彦俊,温昌明.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2):19-20.

[4]赵静霞,王娇兰,米小昆,李真.脑功能障碍治疗仪——仿真生物电刺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2,19(4):204-2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