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思政课堂有“理”有“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数字赋能思政课堂有“理”有“据”

周曦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  365000

2023年,国家首次把“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意味着党和国家把教育数字化作为重要战略性目标。以数字赋能高中思政课堂,塑造思政教育新形态,是呼应时代、对标国策的必要之举,也是串联课堂内外、创新课程实施、优化教学手段、精确教学评价的有益之举,其能通过超越时空、智慧共享、功能迁移,构建新型思政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道理”在总体上可以诠释为道义性和真理性。思政课的“讲道理”,最根本的是讲马克思主义的道义性、真理性和支撑这两者统一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和在当代世界的彰显。“讲道理”需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数字赋能的新型思政课堂能生动内容、丰裕形式,让思政教师更好地把道理讲得深、透、活。

一.数字造境—多维呈现“理”之载体。

认识要遵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逻辑过程,推衍至学生学理、懂理、践理过程亦如是。欲知“深理”,应从浅入。人有五感,为视,听,味,触,智,五感直接感知世界,获得直观、形象的认知,这种认知与学生的生活阅历产生交叠,往往易激发情感共鸣,滋生探索欲。思政课堂常囿于时空局限,因此借助数字化工具开拓获取多元资源的新型路径,能更大程度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知度。

1.实时共享资源,提鲜情境,享视听盛宴。无情境,难讲理,有情境,易讲理,优情境,乐讲理。思政学科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从学科指导思想到教材内容,皆呈现动态性特征,源于国家发展的需求,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发展,呈现形式若一成不变,难以真正展示内容,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互联网时政信息平台,学科资源平台等,实时共享最新资讯,最大限度获取古今中外,丰富多元的视听资源,并借助视听数字资源的编辑软件,优化整合,合理配置,打造出契合学生认知兴趣和认知能力的情境素材,能直抵学生心灵,叩开深度理性认知的大门。

2.链接课堂内外,如临实境,品社会真味。纸上得来终觉浅,重复百遍,不如亲历一遍。思政课堂应从校园延伸至社会,让学生在行中知,才能在教师阐述思政理论的正确性与实用性的过程中产生共情。但高中生学业竞争压力大,同时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机构支撑,真正到事实发生地进行实地考察的机会较少,数字技术应用可以一定程度破解这个难题。

(1)“虚拟”实践。虚拟仿真系统的出现与日益完善,让学生虽未亲历却身临其境,跨越时空对话革命先烈。如一些红色基地、文化场馆,将VR虚拟现实技术与相关主题教育相结合,“焕活”革命历史中的人物和情节,学生沉浸式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历史文脉、党建光辉,在“虚拟”实践中获得真实感受。

(2)“间接”实践。区别于直接实践,“间接”实践是指在相对固定的场所,借助互联网与数字化设备,参与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百态。如登录政府门户网站,了解其公开政务,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对政府的监督,参与有关事项的决策,并关注其回应,亲历过程,感受公民权利,感受政府效能,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还可借助互联网和一些直播系统,异地实时参与。如中国庭审公开网就有庭审直播,学生可以观看直播,网络旁听,了解诉讼程序,感受社会公平正义,增强政治认同。

二.数字破限—多向厚植“理”之功底。

   1.纵向蕴蓄,渐进中寻找飞跃点。

知识素养和理论功底直接影响“讲道理”的能力水平,思政教师要知深理,能讲好理。

(1)知深理。理论的厚植、能力的提升一定是长期积淀至蓄势蜕变的过程。借助文本记录软件,思政教师可对解读的疑惑、查阅的资料、可鉴的经验、即时的体会乃至迸发的灵感进行快捷电子记录,隔期进行归纳、整合,厚积薄发,实现飞跃。

(2)讲好理。讲好理需“讲”的过程实现严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大到整体课堂教学形式的呈现,小到微观精准语言的应用,都要统筹考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解当局者的旁观者更清,而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思政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或其他录音录像设施进行电子录音或录像,以旁观者的视角回放观看,挖掘自己不自知的特点,量化细化自己的“讲理过程”,持续雕琢,磨砺优点,规避缺点,摸索出适合自己并有实效的“讲理模式”。

2.横向博采,共享中突破制约点。

藏族有句谚语:一个博学者的思考,不如三个普通人的商讨。知深理,讲好理,仅靠自身力量会具有局限性。理论需在交流中碰撞,取长补短,实现升华。

全国各区域客观上存在发展差异性,教育物质投入不同、教育机制具体运行不同、师资力量配备不同。思政教师队伍也存在不平衡,尤其是沿海与内陆、一线大城市与偏远乡镇的差距尤为明显,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会影响思政“讲道理”整体功能的实现。伴随着信息交流平台与信息分享平台的构建与发展,使教学研讨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摆脱当地不利条件的束缚,汇聚来自全国各地、各学段优秀思政教师的力量,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荟萃群体智慧。这能使思政教师更敏锐地动态把握国家顶层设计,保证思政教育方向政治领航;能更全面地深度共读思政理论知识,实现思政理论难点释疑解惑;能更准确地权衡分析不同学段特点,推进思政教育过程衔接递进;能更有力地打破区域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促进思政教育实施相对公平。在这过程中,形成良性思政教育生态,思政教师可以在更加平等均衡的教育环境中,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拓展理论深度、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讲道理”的素养与能力。

纵向蕴蓄进取,横向博采众长,纵横交错,形成强大合力,才能让理论积淀有厚度、理论剖析有深度、理论呈现有亮度。但思政课是否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道义性和真理性,最关键还要看实效,即有无说服力度,学生有没有自觉的认可和接受,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力和行动力。证明有“理”,就需有“据”,并因势利导,才能让“道理”真正入脑入心。

三.数字评据—多方强化“理”之实效。

1.从试题结果中剖“数据”。无情境,不入题,思政试题皆是以情境材料为背景,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某种角度来说,完成一道试题,即是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文字化呈现,彰显出其在事实情境中的可能反应。关注学生的试题答题情况,能透视其对学科理论的掌握及应用情况。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和智慧考试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每道试题、每份试卷、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全方位的系统情况,以可视化的数字直观看到思政教学效能。不同的试题往往考察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能力,学生能否得分、得分多少折射出学生对其相应理论的熟稔程度不同,或理论的应用能力不同,或两者兼有之。教师通过分析、比较数据,在此基础进行综合归纳,开展学生追踪、班级追踪,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分层施教,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

2.从学习过程中找“证据”。结果性评价呈现的是对某一特定时空背景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即时结果的评价。受偶发性因素的影响,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有时难以真正立体呈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想力、学力的变化,要真正看理论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不能仅仅关注试题暴露的点,更要关注整个学习过程的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智慧课堂,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进行建构主义学习,整个互动交流过程皆留痕,根据评价需求实时反馈,动态收集学习数据,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品质的变化和进展。另一方面,应用在线问卷调查软件、线上项目跟踪表、共同编辑软件等,通过包括自身在内的多方主体群体参与评估,汇总学生思政理论践行概况,为思政教师因人施策提供依据。

要想考察学生心中是否有“理”必须有“据”,而有“据”才会催化思政课堂更加有“理”,通过“术”与“道”的融合,促进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高中思政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3-8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