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本数学”之花在互助中绽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让“人本数学”之花在互助中绽放

杨士英

鸡西市恒山中学 

时光荏苒,回想当年初为人师的我,决心全身投入到教育的洪流中,做一个生生喜欢的老师,让孩子都能从我这里获得最大的收获,努力做一名不断追求卓越的好老师。在一路的探索、反思和成长中,我逐渐认识到"以孩子的发展来实现真正的教育",这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只有激发孩子们的自主性,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知世界,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世界里取得更大的发展,我们不能再固守"师道尊严",而是要做"以人文本"的教育。

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即对学生关注、关怀、尊重、爱护,促进并增强其内涵价值。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为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以人为本”不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对教师自身也要有更高的要求。我主张“以人文本,互助共生的数学课堂”,强调将课堂还归于孩子,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于孩子,将孩子的发展置于首位,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励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的团队协作,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助与课堂生成的问题,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释放,并加以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满堂灌”、“一言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助、同伴互助、互助共生的双向过程,将课堂活动转化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沟通、充满爱心、充满协作的双重环境,以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最终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因此,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教师的观点也在持续的更新和转变,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意识,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的学习环境,有效打造一个数学人本课堂。

1.以人为本,实施"尊重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只有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被教育者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被教育者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教育,站在学生立场去设计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特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关注学生如何分析、如何理解。

尊重学生的老师往往会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才能,若忽视尊重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听从我们的意愿去做事,孩子会失去很多快乐与选择的权利,这样不仅会给孩子带去压抑和无助,也成了引发师生冲突的导火索。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如:当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我们应认真听取并给予回应;当学生犯错时,应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给他分析并承认错误的机会,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过度批评或惩罚。此外,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与学生建立亲和的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更有利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构建"主动获取,自主发展"的人本情境

尽管"大搞题海战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但是学生就像仓库一样被动地囤积知识,变成了知识的奴隶。而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是仅仅靠死记硬背的"填鸭式",这种方式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抗拒、甚至焦虑的不良情绪。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要"探究"、要"经历"、要"体验",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地经历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演好"主角",教师不能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来看待。教师在"纽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导演"中,我们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主角",并将"主角"的重要性还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并且能够更加自主地发展,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立足"人本、互助",在活动中驱动思考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互助生成的机会,实现教师从主讲到引导的转变。体现在:一是书让学生自己读,教材中的概念、知识背景、方法梳理等由学生先自读自学。二是数学家简介资料、数学故事、知识链接等由学生课前自主查,带到课堂进行分享。三是疑难问题由学生提。通过"互助释疑"这一环节,学生把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整理归纳,然后提出来,同桌互助释疑后仍有疑问,再进行小组互助释疑或者全班互助释疑。四是知识梳理由学生总结。学生自由表达,总结出知识要点,教师主要是穿针引线,启发点拨,补充总结。五是问题生成由学生表述。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捕捉有用的问题,顺势引导,让有价值的资源渐入佳境,让极易擦肩而过的资源化险为夷,这些都是在学生精心思考、敢于质疑、生生互助、实践练习中悄然达成思想的升华。

4.营造合作互助氛围,促进问题有效生成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出现推动了我校同桌“师友互助”的学习模式,它不仅拓宽了学习的范围,也使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和多样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不仅能够自发地探索、思考、实践,还能够通过互助学习来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且还能够克服传统数学课堂上的单调乏味、模式僵化等主要问题,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效创设生成问题的最佳环境。

《二次函数应用"最值问题"》,首先让大家熟悉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接着利用"投篮球"的例子启发大家的思考。在这个互助讨论的环节,学生利用二次函数知识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解析式、确定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得出小球运动时间和特定时刻的高度。在这个互助释疑的课堂上, 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二次函数逐步探究熟悉的围篱笆问题,重点研究自变量取值范围和最值。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使学生生成问题:当周长一定时,围成什么形状,面积能更大呢?

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中,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复习所需的基本概念,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接下来,可以鼓励他们对折一张等腰三角形的纸,再仔细观察重合的边和角,猜想和推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特征。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同桌小师友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他们的疑问,最终达到一种共鸣的效果。学生从动手折叠、观察、猜想、证明,不同层次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样,学生参与性会很强,积极性高,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地位。

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顾问,而是成了一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的参与者。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既要担当创造者的角色,也要担当推动者的角色,既要发挥合作者的作用,也要发挥激励者的角色。

有效的互助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生成问题,通过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协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难题,并且可以打破他们原来的思维定式,让他们重拾自信,打破自己的思维僵局。因此,老师应该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机会,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①公众号守望新教育《如何真正走向“以人为本”?——推进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学改革》作者:史宁中 ;②刘少成工作室公众号《以人为本 守正创新——“三新”背景下“人本.互助”课堂的理念与践行》,作者:周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