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3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优化策略研究

于春光

抚顺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抚顺市

摘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需要完善的内控框架和评价体系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内控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对单位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以及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化建设和内部监督四个层面展开分析论证,以期对单位构建内控体系以及内控有效性评价和优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

1.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目标与基本原则

1.1目标

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目标是通过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程序评测单位内控体系建设现状和实施效果,从而发现单位内控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以此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内控结构体系,助力单位实现内控目标。

1.2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内控评价必须遵循几项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即内控评价应全面覆盖单位整体运行状况,保证内控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单位实际内控水平;第二,内控评价工作应重点关注事业单位的行业特性、重要业务活动、核心业务环节以及风险较大的业务领域,促使单位有针对性地提升内控评价工作水平;第三,事业单位在开展内控评价工作时,应立足于单位实际情况,以单位现有业务特征为基础,设置和选用与单位既定内控目标相符合与适用的评价指标,提升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从而真实反映单位内控现状。

2.事业单位内控有效性框架构建

2.1构建内控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控制环境指标。控制环境是基础条件之一,组织管理体系是构建控制环境的前提条件,内控制度是优化控制环境的有效举措,人员管理政策为单位控制环境提供保障,单位领导和管理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单位文化是决定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单位二级

指标可设定为包含组织管理体系、内控制度、人员政策、管理人员和单位文化等要素,然后各自下设三级指标及评价标准。第二,风险评估指标。事业单位需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以精准识别和确认单位在达成既定工作目标以及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针对性地进行应对,可设置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等三级指标。第三,控制活动指标。控制活动是事业单位确保各项风险应对举措得以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是单位内控的核心环节。本文以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开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中的指标为评分标准,根据业务层面的预算、收支、合同等6项活动为事业单位控制活动的二级指标,以6项活动过程的风险点为三级指标。第四,信息与沟通指标。事业单位需从信息与沟通层面进行评价,是判断信息沟通机制是否完善、判断内控信息传递流程和信息处理程序是否建立的重要依据,可从信息系统建设及控制情况、内部外部沟通情况几方面设置明细指标。第五,监督指标。监督主体检查、考核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全过程,即从内控制度制定到内控实施,通过评价内控实际执行效果,找出单位现有内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纠错与整改。可从内部、外部监督情况和自评整改情况设置明细指标。第六,形成内控评级指标体系。综合上述5个方面的指标,可构建如表所示的内控评价指标体系。

2.2确定内控评价指标权重

第一,建立判断矩阵。事业单位应以确定的内控有效性评价指标为依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座谈、单独沟通等方法,由单位内控管理领导小组和相关专家对每级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汇总整合对比分析结果,以此为基础健全评价矩阵。第二,计算各类指标权重。立足于现有评价矩阵,可通过和积法、层次分析法、特征向量法等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第三,进行一致性检验。使用信息统计软件验证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与一致性比率的一致性,判断所获取的权重是否科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要修改,再确定最终评价指标。

3.事业单位内控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事业单位通过上述内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后,得出评价结果(评价过程略),进行有效性分析后,一般存在如下问题。

3.1内控环境有待优化

第一,内控意识不足。事业单位部分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单位管理的认知主要侧重于如何更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对建设内控体系的重要意义不够重视,影响单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也影响单位整体内控风气的形成。部分领导简单认为内控管理仅属于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内容,自身在内控工作开展中仅扮演“传递者”,没有树立良好的内控意识和责任观念。第二,内控组织架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职能缺位较严重。作为内控关键性职能部门的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单位其他部门实际业务情况了解程度不足,相对弱化了财务控制和业务活动监管职能作用。另外,有些事业单位缺少独立的内审机构也是重要的问题。第三,内控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建设层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控制活动评估中发现很多制度没有及时更新,没有按照国家和行业主管单位最新的管理要求针对性地优化和调整本单位现有内控层面的规章制度,还有部分制度存在一味照搬其他单位的现象,实用性不足。

3.2风险评估机制缺位

第一,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事业单位往往以自身公共管理职能为核心设定公共服务目标,忽视了实现财政资金效益目标;过于重视履职工作中的廉政与社会风险,忽视了资金风险,导致单位管控财务风险的效率较低,从而对单位风险评估效果带来不利影响。第二,风险评估机制缺位。事业单位中与业务活动相关联的风险管控体系不够健全,预警机制缺位,难以及时精准地识别业务活动中的各类资金风险。同时,风险管控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健全,奖惩机制也不完善。

3.3信息化建设不足

第一,单位内控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办公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受制于事业单位自身存在的网络隔离特征,单位内部信息与外部网络难以有效衔接,从而使单位获取外部相关信息的滞后性越发凸显。其次,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信息系统,财务相关信息内部沟通共享度较低,加大了数据综合分析难度。分析表明,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顶层设计不完善,业务关联性不足和兼容性较低是关键性风险控制流程无法统一规范的主要问题。最后,内控信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控制标准的更新机制不完善,通过信息系统开展控制工作未达到预期后的调整和修正问题,都影响着单位内控信息化质量进一步提升。第二,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沟通传导机制尚未完善。从横向沟通层面来看,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和各下级单位之间相对独立的分工设置和单一的沟通渠道,导致一个部门的信息变化难以及时传递至其他各部门。从纵向沟通层面来讲,事业单位尚未有效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即“事后反馈”机制。领导层获取的相关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多方验证。另外,事业单位的政务公开机制不够完善,相关政务信息、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尚有不足。

3.4监督机制存在问题

第一,内、外部监督的机制和范围不够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很多时候仅依靠内审机构和纪检机构进行,覆盖面不够。外部监督活动主要集中于监管财政收支以及部分专项经济业务活动,缺少对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层面上的全面监督与测评。而且,受制于事业单位体制属性的局限性,社会监督作用相对较弱。第二,评价工作形式化,整改机制不健全。事业单位大部分内控评价工作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而开展。事业单位内控自我评价工作主要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影响着内控评价主体的独立性。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事后整改机制,出现了问题,基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效机制落实不够,整改效果不明显。

4.事业单位内控优化策略

4.1优化内控环境

第一,完善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内控制度建设。一方面,事业单位应组建专门的内控评价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从各部门选择具备内控知识和评价手段的人员作为本部门内控人员参与内控监督和评价。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以国家和上级主管单位新出台的财务制度、管理规定等政策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及时更新现行内控规章制度。第二,强化内控意识,健全人员管理机制。首先,全体职工都应牢固树立全面内控的意识。领导层面应持续强化内控理念,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定期组织以内控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激发职工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单位需要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落实岗位轮换制,增强职工对岗位的了解程度,规避因定岗定职而引发的风险;落实奖惩机制,将内控工作效果与职工晋升、评优等紧密衔接。

4.2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单位应针对各岗位、各层级的职工分批次开展内控培训,增强职工风险意识,帮助职工树立自我约束理念,确保内控建设深入全体职工的行动中。同时,要制定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科学设定风险预警线,全过程监管项目、部门经费支出情况和各业务流程的财务指标数据,从而及时发现风险并制定风险控制规划。

4.3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一,增强内网办公系统的功能,提升单位内部管理信息的产出和内部沟通传递效率。第二,积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关键经济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标准化审批记录,提升单位财务数据的流转效率和数据应用效率。第三,建立内控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积极利用数据中台、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内控一体化系统和各业务工作信息化的紧密关联。第四,健全信息更新机制和自查机制,设置信息审核人员针对数据进行核查,落实责任追究制,提高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第五,加强外部沟通,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外联渠道,为单位提高整体办公效率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4.4健全监督机制

健全内部监督和审计体系,强化内审监督职能以确保单位各项监督工作的顺利有序,赋予内审部门相应职权,为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性提供保障。加强监督的范围,进一步延伸至经济业务全过程的监督,甚至到相关非经济业务活动的监督。不仅对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结果进行考察和评估,更要对组织开展内控工作本身进行合理性、合规性的监督,防止以内控为名义的专权行为。规范内控评价程序。在内控评价程序中,事业单位要规范各阶段工作的操作准则。如评价准备工作阶段,单位要设立专门的评价监督小组,并由审计、会计、法律等部门推选业务能力及素质较强的人员组成,之后评价监督小组成员结合单位的发展规划、业务范围、运营风险等制定具体的评价工作方案;在评价工作准备阶段,小组成员需掌握评价客体的基本情况,明确评价范围及重点,并对内控五要素进行评估检查测试、内部缺陷认定工作等;在评价总结与编制报告阶段,内控评价部门利用评价数据全面分析单位内控系统,依照相关规定实施审查并给予确认意见,并整理小组成员的评价工作记录,获取评价结果,编制评价工作报告;在报告反馈与整治跟踪阶段,单位的评价工作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报送相关机构,并对事业单位下达问题整改期限。

5.结束语

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就要加强内控管理,并优化内控评价环境、构建内控评价标准、健全评价目标体系,以构建合理的内控评价体系,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文芬.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现代商业,2011(21)

[2]王继英.事业单位财务内控评价中的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

[3]何志雄;白江波.完善农发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8(10)

[4]陕西省财政厅出台《陕西省省级事业单位财务内控评价暂行办法》[J].西部财会,2020(04)

[5]平焱.基于内控评价报告的外贸企业集团内控难点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3(11)

[6]范瑞.构建有石化特色的内控评价体系[J].中国石化,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