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探析

李静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支持项目

立项编号:JRS-2023-3157

摘 要:在我国社会转型以及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融合产业发展,全面加强构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同育人目标。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与企业加深合作,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从而实现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筑工程

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结构为基础,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及关键环节,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校企实现产教融合对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以及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衔接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助力作用,对新形势下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2、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设置难以迎合产业发展趋势

从高职专业设置情况看,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培养职业人才。但就目前市场经济变化看,产业发展需求在不断变化,但高职院校并不能及时紧跟需求步伐,所以造成专业与对应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高质量、高技能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制约了产业发展。此外,一些紧缺产业发展,高职院校对应的专业设置严重缺乏,所以对口的技术技能人才,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2.2 企业对校企深度合作的参与度不高

企业在校企深度合作中的作用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对校企融合的参与度不高。就目前而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以自身的发展为主要内容,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认识方面存在局限性,有些企业认为价值深度合作需要增加企业的投入,但其效益具有长期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校企深度合作方面,忽视了校企深度合作对企业发展的长期效应,也就没有在高职院校培养定制型人才。

2.3 政府对校企深度合作的政策不健全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政府的导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宏观调控的主导和统筹作用没有体现,在关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政策方面,存在着诸多资源全的地方,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官仍然滞后,目前,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法律法规实行的细则方面。只政策规定的具体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实施方法、合作的权利义务、财税金融的规定尚不明确,导致校企深度合作无章可循。

2.4 行业协会的宏观引导作用尚未显现

现如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普遍表现为高职院校和职业双方的互动,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职业的联合管理组织,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行业前沿知识和行业所需人才,高职院校不能通过行业协会进行了解,对校企融合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等方面,行业协会没有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方面发挥作用,形同虚设。

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路径

3.1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搭建

产教融合共同体应由高职院校、建筑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在组织架构上,可以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共同体的战略规划、管理条例和运行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和日常管理。

在运行机制上,应建立产教融合的激励机制,如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学生实践机会等方式,鼓励和激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以便于各方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3.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应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由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可以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满足行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3.3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优化专业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或者是对已有的专业进行修复重组。优化专业课程方案,离不开校方和企业两方的信息和支持。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优化专业课程的要求,使学校根据要求有目的和有意识的进行改编课程,而学校则通过改变课程来更好地适应合作企业的要求,从而提升教育人才和企业需求人才之间的匹配度,不仅使学生从校园进入企业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融洽,还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为学校创造更好地声望和生源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

3.4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深度合作

校企之间要做到长久深度地融合,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要充分意识到校企深度合作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使企业长远受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要积极向高职院校传达并宣传推广,打通“专业”与“职业”鸿沟,为高职院校参与企业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一方面,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模拟工地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共享科研资源,互利共赢。这不仅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行业的发展,打造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新范式。

3.5注重质量监控与评价反馈

为确保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制定具体的质量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共同体的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等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同时,应重视社会和行业的评价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

3.6加强行业协会的宏观引领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行业企业的联合管理组织,在对校企融合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它掌握着最新的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水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市场岗位需求信息,可以发动所属企业参与校企融合,引导企业按照统一的规章制度开展校企融合,并指导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行业协会的宏观引领作用,使行业协会助力校企深度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合作效果,为校企深度合作提质增效。

3.7坚持构造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模式

为了保持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友好关系,一定要从满足双方的利润诉求作为出发点,同时合作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根本依据,将互利合作、共同进步作为长期发展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之间的有效性和深入融合。因此,互利共赢永远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和最合适的体制机制,除了在利益方面能够平等分配,还能够通过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来维持校企之间合作的稳定性,是双方之间友好合作,能够长期有效维持下去,并且达到深度融合的最终目的。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的默契,为以后学生培养和企业岗位供应创造更好地条件,积累更多的经验。

  4、结束语

综上所言,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育人研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学校和企业要在一定程度上将合作共赢放在首位,深入坚持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模式及方案,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让学校和企业得到彼此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思羽,刘诗永.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研究[J].智库时代,2020(05):110-111.

[2]刘蓉.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策略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95.

[3] 吴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

[4] 宋向东,章玉平,陶全军.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