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分析

夏丹梅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100144

摘要:学风,是高校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学风建设,应当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并且,学风的思想性、观念性,决定了不能完全依靠传统知识传授、内容说教模式进行,而是要借助相应的氛围感化、思想引导等方式加以完善和发展,这与当下文化育人的思想异曲同工。基于此,文章以文化育人为视角,对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符合学风建设实际情况的科学方法,促进高校学风建设能力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文化育人;学风建设;建设路径

前言

学风,是衡量个人和组织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学风正,则事业兴旺,党无往而不胜;学风不正,则事业遭受损害,党受到巨大挫折。”高校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当充分重视和科学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学风,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当然,学风建设通常体现为“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这就要求高校注意以文化育人的思路和方式来开展学风建设,通过路径变革与创新来提升学风建设的能力和成效。

1.文化育人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文化育人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可以明确为基础与目标、内容与手段的关系。其中,基础与目标关系方面,文化育人是高校的基础任务之一,它强调通过文化教育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学风建设则更侧重于创建一个有益于学术研究、教学和创新的良好氛围。简而言之,文化育人为学风建设提供了价值观念的基础和目标导向。内容与手段方面,文化育人关注的是对学生整体品质的培养,而学风建设则是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塑造积极、健康、严谨的学术风气,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从而促进其文化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提升。

2.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风建设的综合性,决定了对学风建设工作的审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文化育人与学风建设的关系,明确了可以以文化育人为视角,对高校学风建设进行研究。这里,就重点以文化育人为视角,对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1学风建设缺乏文化内涵

高校开展的部分学风建设存在过于强调活动的形式和流程,对活动的内容尤其是文化内涵缺乏足够重视的情况,这就使得整个学风建设变成了走形式、看过程,参与者尤其是学生很难感受到学风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在这种学风建设中,学生可能在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参与的特点,但学生真正在事后仍然记得的活动内容少之又少。

2.2价值观培养缺位

学风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师生员工诸如诚信、严谨、科学的价值观和态度。在实际的学风建设中,高校虽然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相关的学风建设活动,但对学风建设方面应当重点强调的价值观和态度内容缺乏进一步的强调和培养,导致师生员工在认识、掌握、遵循诚信、严谨、科学的学风方面价值观的意识与能力比较欠缺,久而久之,就使得师生员工在学风方面失去了原则和规律意识,不利于其正确学风的形成。

2.3学风践行活动偏少

学风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师生员工良好的治学素养,使其能够按照规范、严谨、科学的观念和行为进行学术研究、交流等活动。从这方面看,学风建设除了向师生员工灌输正确的学风内容外,还注重强化正确学风对其良好行为的塑造。但是,从实际的学风建设活动来看,往往存在单纯强调学风方面的知识、规则,或者简单开展学术研究类活动等,真正开展以践行所学学风内容为主题的活动比较少,这就使得广大师生员工虽然内心有较好的学风认知,但在行为上却比较随意、盲目,并未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良好的学风。

3.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

3.1丰富学风建设中的文化内涵

学风,反映的是学校的学术理念、教学风格和学术精神。它不仅仅关乎行为规范和学术要求,更深层次地,它还关乎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学术价值观。在丰富学风建设的文化内涵方面,首先要重视对学校历史和传统的挖掘与利用。因为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传统,这些是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风建设中,高校可以组织相关的研究项目,挖掘学校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学术传统等,进而将这些元素纳入学风建设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有深度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学风建设还需要注重学校文化和学术传统的传承。这可以通过组织系列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邀请学校的资深教授、校友或其他有影响力的学者,分享他们的学术经验和对学校学风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直接的学习机会,还能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

3.2强化学风方面的价值观培养

面对学风建设中价值观培养的缺位问题,强化学风方面的价值观培养是关键。在强化学风相关价值观培养方面,高校要重视两点内容的落实。第一,建立学风价值观课程体系。高校应考虑将学风培养纳入正式的教育体系,设计和引入一套系统的学风价值观课程。这套课程不仅应涵盖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专门强调诚信、严谨、科学等学术态度的重要性。课程内容可以从理论探讨到案例分析,甚至结合学校历史中的实际事件进行讨论。此外,利用多媒体和在线教育工具,如模拟案例、角色扮演等,可以帮助师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这些价值观。第二,构建学风价值观实践平台。仅仅在课堂上强调价值观是不够的,高校还需要提供实际的场景和机会,让师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真正体验和践行这些价值观。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诚信主题的活动周、学风建设研讨会、学术诚信宣誓仪式等,使学风价值观深入人心。另外,学校还应建立一个奖惩机制,对于遵循诚信、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这些原则的行为则予以严肃处理。

3.3重视学风践行活动的开展

实践,是强化师生员工对学风认识的关键方式。高校要重点从以下两点出发开展学风践行活动。第一,设立学风体验与实践基地。高校可以考虑设立特定的学风体验和实践基地,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模拟的研究、学习、交流的环境。在这个基地中,可以通过组织不同类型的学术活动,如学术辩论、团队研究、论文写作工作坊等,鼓励师生员工将所学的学风知识和原则真正地付诸实践。通过这些活动,参与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学风的重要性,还能在真实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学风践行能力。第二,开展学风挑战项目。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员工开展一些学风挑战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长期的研究项目,也可以是短期的学术活动。重点是,所有的活动都要求参与者严格遵循学风的原则和规范。例如,可以设立一些课题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并且必须遵循所有的学风规范,这种项目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学风的重要性,还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学风的价值。

结语

学风,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体现。文化育人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决定了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可以尝试从文化育人视角寻求相应的路径。针对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学风建设缺乏文化内涵、价值观培养缺位、学风践行活动偏少等问题,从文化育人角度看,高校要注意在丰富学风建设中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强化学风方面的价值观培养,重视学风践行活动的开展,确保学风建设活动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贾婀娜,谷松岭.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22,9(1):58-61.

[2]王栋,李志红,武姣娜.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9):25-28.

[3]黄倩.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路径与方法研究[J].现代交际,2021(11):109-111.

[4]朱司甲.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0):9-10.

[5]钟胥鑫.文化视域下学风建设路径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