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陈晨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丰镇市财政局  内蒙古  012100

摘要:在我国致力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中小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 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宏观经济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企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即宏观经济高质量均衡发展有赖于微观企业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优化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

前言

数字普惠金融将传统普惠性金融服务嵌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推动金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切实提高金融资源对中小企业类弱势融资群体的可达性和包容性。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技术有效缓解了金融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金融资源供给方管理层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微观弱势融资群体做出更加全面科学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有效弱化了传统金融资源配置对微观弱势融资群体的排斥性,缓解了中小企业等弱势融资群体的资金束紧问题,提高中小企业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动态能力理论认为拥有强大的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重构能力,将有助于企业在超强竞争环境中获得核心竞争优势,而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重构能力,为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能力支撑。

1数字化时代的中小企业特征

从内部来看,数字化时代将重塑中小企业整体组织构架。与以往不同,在数字化时代下数字技术与企业生产管理深度融合,企业可在虚拟世界中对物理世界进行无障碍、低成本的模拟探索、升级改造、工序协调等,避免了企业内部数据孤岛现象,解决了生产协同难、流程周期拖长、产品创新难、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处理等问题。中小企业实现了智能开发和智能制造,同时也优化了决策、考核、财务、采购等内部环节,大幅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

从供应链视角来说,数字化时代大大拓展了中小企业能力边界。数字化企业累积了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全价值的“五全信息”,成为供应链上明确的“原子”,推动构建结构更丰富、网络更通达、韧性更强劲的立体供应链网络。立体供应链又赋能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之间信息沟通和信任连接,无疑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精准调动各类资源、渠道等,助力企业突破以往的价值创造边界,例如小企业利用供应链系统及时触达源头原材料供应商,缓解仓储积累和原材料分级转销成本增加问题。另一方面,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实际信息流+数字化技术+金融产品创新”将解决传统业务中分散高频数据收集处理难、撮合成功率低等问题,开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赛道,更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题。

从贴近客户的使用端看,可助力中小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能力。数字化企业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多元的需求,从而应对海量、突发、速变的市场以及频繁的营销推广。更重要的是,数字化制造了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渠道,企业不再受困于市场数据的洞察不足,能充分挖掘各类数据价值,下沉服务深度,反哺升级主营业务,甚至开拓数据变现业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总之,数字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过剩、供给偏离市场需求、商业模式创新难、市场空间新增难等问题,实现“数据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2.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1产学研用结合输送数字金融人才

数字金融改写了传统金融的运行模式。除了软件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数字化的基础研发人才之外,中小企业对数字化和金融的交叉领域人才需求激增。这类复合型人才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金融背景,可以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和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优化企业资金配置,并将数字金融与企业传统的业务模式结合分析,帮助企业顺利开展数字化转型,进而创造新的价值。

中小企业数字金融人才培养除了要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外,还应重视社会化保障和与实践联动的应用机制。如由政府牵头打造出一套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从高等学位教育延伸至职业技能证书认定,覆盖人才培养的全周期,在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起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优化企业资本投资方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为企业未来谋划长远发展。

2.2数字金融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中小企业融资缺少担保抵押问题上,应开发形式种类多样的金融产品,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研判中小企业在初创、成长、成熟等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和金融需求,使产品服务持续迭代创新,体现出数字金融服务多元化、智能化的特点。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缺少信用证明,造成信贷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数字金融应依托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技术,遵循强风控的原则在贷前对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诊断评估;结合企业线上填报数据、网络舆情数据与央行征信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分析,对大量转型前没有任何信用记录的中小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增强数据互信共享,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快速、精准地匹配金融产品。如成都市“蓉易贷”平台组织当地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推出多种无实物抵押贷款产品,包括信用类贷款、知识产权类贷款、政府采购类贷款等;合肥市“信易贷”平台为便利企业办理贷款,创新开发“抢单”的业务模式,即企业可同时向多家金融机构发布融资需求,经过信息匹配智能推荐金融产品,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速度和成功率提升。为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易贷”平台还推出了用于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转型升级的专用金融服务产品,拓宽了中小企业转型的融资渠道。

2.3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

第一,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应用技术等新兴技术,持续完善辖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第二,金融机构应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增强为中小企业等弱势融资群体纾解困难的能力,不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第三,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红利,把握机遇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夯牢自身高质量发展基础。第四,重视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同效应发挥,通过挖掘二者边界内资源间互补性强化其协同性,提高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柔性和韧性。

结束语

总之,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数字化创新能推动企业建立互补导向和效率导向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还能显著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任蓉,翟宛东,李轩.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02):152-155.

[2]马忠民,倪嘉祺,王启越.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22(09):109-111.

[3]倪志兴.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逻辑路径[J].全国流通经济,2022(09):132-135.

[4]宋伟,王海净.数字化背景下普惠金融风险审计的策略研究[J].上海商业,2022(0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