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隐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膝关节隐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王福源1陈辉斌周坚凌3

1.中山市公安局三角分局   528400

2.中山市公安局坦洲分局  528400

3.中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   528400

摘要:膝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之一,结构组成复杂,采用常规X线检查难以精准检出,但实际发生,呈现出假阴性。根据发生机制、治疗方法,将其划分成四种类型,包括疲劳骨折、隐性创伤骨折、隐性骨内骨折和衰竭骨折。该病常采取影像学检查,常见的有CT、核素骨显像、MRI等,上述方式均能检出该病,但各存在优劣势,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方式。

关键词:膝关节隐性骨折;CT;磁共振;核素骨显像

膝关节构造复杂,容易受到损伤,属于一种活动关节,组成部分包括腓骨、胫骨髁、股骨髁和髌骨,针对胫骨髁和股骨髁,其属于松质骨,表面存在软骨,关节内有外侧半月板,表现为“O”型,内侧半月板,表现为“C”型,前后交叉韧带[1]。膝关节骨髓腔内含有大量脂肪和造血细胞,膝关节受损时,上述结构也会受损,采取不同影像学技术检查,图像特征不同,诊断结果也有一定差异。

1.X线检查

针对隐性骨折,观察其主要病理变化,骨松质内存在的骨小梁出现微骨折,骨髓局部出现水肿、充血[2]。因骨折隐匿、细微,难以造成骨折断端移位,患者骨折形态相对完整,另外骨结构前后具有较高重叠度,存在较低解剖分辨率,采取X线检查,难以将微骨折线清晰呈现出来,容易漏诊。

2.螺旋CT检查

螺旋CT技术逐渐成熟,在骨关节疾病筛查中作用越发明显,将其用于隐性骨折,展开薄层高分辨扫描,对于骨结构,其对比分辨率较高,能清晰显示出骨病变情况,检出骨折线,和平片相比,其敏感性较高[3]。出现应力骨折同时伴有硬化性病变或其他病变时,采取CT技术,能清晰显示出骨折线,可准确观察到骨痂,此功能由于磁共振。对于复杂部位病变,螺旋CT优势明显,能有效鉴别病变情况。但螺旋CT也有一定劣势,横断面、软组织分辨率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针对隐形骨内骨折,效果有限,当骨折线表现出水平走行时,漏诊率高[4]。在隐性骨折诊断中,和核素骨显像及磁共振相比,其敏感性较低,但螺旋CT的特异性较高。

3.核素骨显像检查

核素骨显像在多发骨病变检查中具有极高敏感性,诊断隐性骨折时也有较高价值。分析该技术诊断机制,于骨折部位核素浓聚异常,分析原因主要为骨折后,患者骨细胞表现出反应性增生,导致骨折部位积聚大量99mTc-MDP,采取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为损伤部位核素含量明显提升[5]。该技术具有较高敏感性,和X线平片相比,该技术的阳性检出率约早出2-4周。对于骶骨、骨盆等复杂结构骨折,该技术使用价值明显,但其特异性较差,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时,应联合患者病史,花费时间长,患者出现骨外伤3d后检查才表现为阳性,对于老年患者,阳性检出率可到4d后,由此可见,该技术的隐性骨内骨折诊断效果不理想,部分隐性骨折,检查结果可能为阴性,肾衰者不建议应用,该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不高,难以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精准信息支持[6]

4.磁共振检查

在隐性骨折诊断中磁共振成像属于最佳方式,MRI能取得多角度、多层面图像,不同于CT、X线检查,后两种只能取得单一断面成像,而MRI可将软组织、骨损伤清晰、全面显示出来,空间分辨率高,特别是对于复杂结构受损,能有效呈现出来。磁共振存在多成像序列,具有较高分辨率,针对组织信号变化,其敏感度高,对比度高,和CT检查相比,在检查软组织病变、骨髓水肿等方面,磁共振的效能更高,和核素骨显像相比,磁共振的诊断信息更丰富,不仅可以观察到骨膜水肿及骨折线,还能明确病变时期[7]。和CT三维重建相比,在检验骨折线方面,磁共振的作用更明显,前者花费高,检查时间长,空间分辨率较低。磁共振的观察者间符合度高,特别是STIP序列、T2WI序列,而T1WI的诊断效果相对较低,在疑似隐性骨折诊断中需常规获取到脂肪抑制序列图像。Ishibashi对核素骨显像及磁共振表现展开研究,认为其存在相关性,进行核素扫描时呈现出的活动增加范围,磁共振检查时表现出高强度信号,同时影像表现直接对应临床症状。采用X线平片检查应力骨折,结果显示为阴性,对这部分应力骨折展开磁共振检查,发现其准确度约为97%,特异度约为80%,敏感度约为96%。核素骨显像未能呈现出的病变,采用磁共振检查能精准检出[8]。磁共振检查也有一定缺点,针对部分隐性骨折,其缺乏特异性,进行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病史;花费较高,进行检查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条件,选择性采取;检查结果若显示出软组织信号异常,有可能误诊,被视作侵袭性疾病。Ishibashi提出在应力骨折检查、分期检查中,磁共振可作为首选方法,Kiuru提出在隐性骨折中,可将磁共振作为金标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体所有关节中膝关节受损概率最高,受伤后患者无法负重,出现疼痛,接受X线、CT检查,若未观察到明显骨折,则隐性骨折可能漏诊,如不制动患肢,病情进一步进展,形成明显骨折,附近软组织损伤加重。不同影像学技术,诊断结果不一,X线、CT准确性较低,核素骨成像能检出早期骨折,敏感度高,但特异性较低,MRI诊断效能最高,可被作为该病首选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郑丹,付丽媛. 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256层螺旋CT诊断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23,36(3):691-693.

[2]张士波. CT与MRI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研究[J]. 大医生,2023,8(12):56-58.

[3]朱龙. MRI与MSCT在外伤性单膝关节隐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2):17-19.

[4]车现涛. 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0):134-136.

[5]王刚,洪志友,潘康乐,汪保平. 螺旋CT诊断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7):177-179.

[6]骆佩,张伟,杨军. 观察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3):180-183.

[7]刘绮,王庆嘉,李琳. 探究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9):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