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梁敏辉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2

名老中医梁敏辉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

陈红艳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672400

摘要: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与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并统称为眩晕。该论文通过整理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针灸治疗痰湿阻络型眩晕患者的临证经验,分析该类眩晕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理法方药,针灸疗法。运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梁敏辉老师的学术思想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针灸扶正祛邪之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中包含的中医临证思想。同时查阅相关记载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治疗该类眩晕患者提供共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从疾病本质出发,力求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关键词:眩晕;学术思想;针刺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与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并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下定,不能站立等。眩晕是临床一类常见多发病,其病因错综复杂,病程缠绵反复。现代医学认为,病因主要由于前庭神经的病变。病因多为耳石症,美尼尔综合征、良性位置性眩晕、低血糖症、高血压症、低血压症、脑动脉硬化症、贫血、急性的耳迷路炎症,还有一个主要病因就是耳毒性药物或物质所起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造成眩晕的还有以下几个原因:①不注意营养保健,容易造成贫血,多数为老年人。②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以致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眩晕。③动脉硬化也可以造成眩晕。④颈椎病,颈椎病变的人患眩晕症的人数极多。⑤心脏病及血液疾病等均能引起供血不足而眩晕。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眩”。中医学认为眩晕主要因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等原因。眩晕症具有十分复杂的发病机制,与瘀、痰具有密切的关系,痰瘀互结,使得浊气无法下降,清气难以升高,气机受到阻塞,无法供养脑髓,清窍蒙蔽而诱发眩晕【1】。诸多因素造成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灵枢·卫气》云:“上虚则眩。”人体正气虚是眩晕的发病基础,因此扶助正气乃治疗眩晕之纲。 《景岳全书·眩晕》强调“无虚不作眩”等,都是古人所总结的眩晕发病的原因。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吾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梁敏辉,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34余年,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尤其重视辨证论治,他认为眩晕病其病因多以正气亏虚、痰浊为患,风痰上扰清窍为其病因病机。

一、病案实录

患者韩某,男,57岁,因“反复颈肩部疼痛3年余,再发加重伴眩晕4天”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颈肩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头晕、头痛,偶感恶心,劳累、受寒后疼痛明显加重、颈部活动受限。未经系统治疗,3年来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反复发作,时重时轻。发病后患者曾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眩晕综合征”,予西医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未见好转。后到我院行针灸、中药治疗,症状可减轻,但反复发作。4天前劳累后上述症状再发加重,为寻求中医治疗,于今日到我科就诊。刻下症见:颈肩部疼痛伴眩晕,头昏重痛,双手上肢麻木,颈部体位改变时眩晕加重,困倦乏力,恶心,纳差,语声低微、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纳差、便溏。中医诊断:眩晕,证属:痰湿阻络证;西医诊断:眩晕综合征。治疗原则:健脾祛湿、化痰熄风;治疗以内服中药汤剂和针灸为主。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10g,炒白术10g,天麻10g,茯神10g,薏苡仁15g,芡实10g,山药10g,厚朴6g, 炒苍术10g,甘草3g,羌活10g。每日一剂,开水冲调分三次温服(免煎剂)。

针灸治疗取穴:风池、风府、大椎、颈夹脊穴予针刺行针后立即出针,以舒经通络、通调气血,通以祛邪为原则;为照海、列缺、行间、足临泣、太白、太溪、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阳陵泉、腹四针、后溪、印堂、百会予针刺后留针30分钟;予神阙穴艾灸30分钟。扶助正祛邪,以期治病求本。

该患者经10天住院治疗出院后,经随访眩晕未再次发作。

二、临证体悟

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从内经中多次提到眩晕,称之为“眩”,再到宋代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眩晕门》第一次命名为眩晕,并给眩晕下定义:“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2】。这些深入的研究将眩晕所致病的原因大致可归为“风”、“虚”、“痰饮”等因素有关,而其中由以张仲景在《景岳全书 · 眩晕》所强调“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为该病的致病要点。其中含义则以痰饮、正虚为主要特点,痰饮多为津液化生,脾为生痰之源,以来肺之宣肃,肾之气化,流注三焦、行走四肢百脉。若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 失常,导致津液不布则聚湿生痰【3】,肾气不足,则气化无力,津液不行则凝聚痰湿,故为虚而生痰,痰则作眩,究其本质仍以正虚为主。该病患为中年男性,平素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流窜经脉而见颈肩疼痛、肢体麻木;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头昏重痛,乏力多寐,偶感恶心,多寐,纳差,大便稀,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皆为痰浊之征。则治疗选择针灸疗法和口服中药相结合,针灸治疗通过对腧穴及其经络的刺激,能够调畅气机,通过阴阳补泻,调节人体的寒热虚实,使人体阴阳平衡

【4】。另外,针灸穴位选择以健脾益胃、理气化痰、升阳举陷的穴位为用,其目的是健脾扶正,补其不足,化痰逐饮,以消其眩,而在口服中药上,侧重化痰除湿,熄风止眩,针对脾胃治其生痰之源,故用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进行治疗,二者合用,扶正健脾,燥湿化痰,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三、梁敏辉老师对该例眩晕的经验思想

老师诊治经验:入围病例为眩晕虚证,痰湿为患的患者。在该证型眩晕的治疗中,老师认为“凡眩晕者虚证居多”,人体正气虚是眩晕的发病基础,因此辅助正气,乃治疗眩晕之纲,而痰饮则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其病因病机乃中焦脾失健运,一则气血生化乏源,而至人体正气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二则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湿内停,变生痰饮等病理产物,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丹溪心法•头眩》曰:“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老师认为该证型眩晕是由脾失健运,正气亏虚,髓海失养,痰湿为患,上扰清空而至。

治疗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为法,选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加减,取其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之功。方中半夏、天麻为君,二者配伍,长于化痰息风,是治疗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白术、茯苓为臣,燥湿健脾,治生痰之源;薏苡仁、芡实、山药乃老师常用健脾化湿的经验药组,加厚朴、炒苍术以增强健脾化湿之力;羌活,胜湿止痛。

同时针灸在该类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辩证取穴,发挥其扶正祛邪,以期治病求本的作用。以健脾益胃、理气化痰、升阳举陷为法,取照海、列缺、行间、足临泣、太白、太溪、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阳陵泉以疏肝健脾、理气化痰;针刺腹四针、艾灸神阙补益中气,培补正气;印堂、百会升阳举陷;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可强化督脉阳气,是治疗眩晕的经验要穴。

四、结语

心得体会:眩晕是临床一类常见多发病,以病因错综复杂,病程缠绵反复为临证特点。因此明辨成因,分清主次,是治疗眩晕病的首要切入点,正如老师所言“凡眩晕者虚证居多,人体正气虚是眩晕的发病基础,因此辅助正气,乃治疗眩晕之纲,而痰饮则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所以眩晕的主要根本在于正气亏虚,痰饮则为诱病之因,是为本虚标实之候也。而人体之中,脾胃属土,位居中央,其性喜燥恶湿,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亦为气机升降之所,正气源于脾胃,痰饮瘀血亦与脾胃相关,升降失常责之脾胃,湿壅中焦则化生为痰,故眩晕之本为脾胃运化失司,痰浊为其标,治疗时应补后天宗气益气血生化之源,调中转枢机顺升降之用,健中土之气运化水湿之邪,以健脾益胃,调理正气为主,兼顾燥湿祛痰,升清降浊,是故老师选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主之,再行针灸之法加强健脾益胃、理气化痰、升阳举陷,培补正气之功效;针药相合,以解顽疾。

参考文献

[1]吴明杰.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2):73-74.

[2]谢慧.眩晕的中医认识[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9,33(05):11-17.

[3]徐昉,康利高阁,吴双,刘晨,徐江雁.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的联系与区别[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7):5-6.

[4]翟子林.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D].河北北方学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