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雄模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和路径——以西北高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3

浅析英雄模范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和路径——以西北高校为例

马静雅 陈洋

新疆大学 830046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更好地让英雄模范精神蔚然成风并作用于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成为了时代重要课题,英雄模范精神对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文化自信和坚定爱国精神等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创新化内容、多元化形式和媒体化宣传等方式提高英雄模范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力,培养和弘扬青年学生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意识。

关键词:英雄模范;思政教育;价值;路径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 [1]中华民族是崇尚和尊敬英雄的民族,英雄模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站在历史的交汇点纵向回望,从中国古代的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到近现代的林则徐、左宗棠、袁隆平、屠呦呦等英雄模范人物,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伟大英雄精神的思想光辉。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英雄模范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新时代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以及传承与弘扬英雄精神的重要性。西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而在西北高校的思政教育和理论课程当中加入英雄模范精神要素是教育高校学生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手段。

一、新时代英雄模范精神

中华文明作为一个重视英雄、英雄辈出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英雄文化。习总书记在抗战胜利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2]点明了中华民族英雄模范的历史内涵。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3]英雄模范人物和英雄模范精神的底色是人民,英雄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反作用于人民群众。马克思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英雄观论述也立足于“时势造英雄”“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英雄来自人民”这一立场基石[4],充分体现了人民对于塑造时代英雄的重要性;英雄观落实到中华民族的历史语境中则体现为灿若繁星的英雄人物事迹,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两宋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宋末英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的清末英雄左宗棠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英雄模范人物身上熠熠生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气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如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赞颂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英雄气节;从共时的角度来说,英雄是斗争精神、牺牲精神的承载者,是以小我融入大我、用小我成就大我的奋斗者,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情怀的践行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依然信念如钢、敢于斗争的逆行。所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人民,都是新时代中国的英雄。

二、“英雄模范+思政教育”路径的价值探析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加强对高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素质教育,而如何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的示范效应、榜样作用和对于高校青年的精神引领价值便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和发展壮大,我国西北民族地区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的核心地区,更因为西北地区特殊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民族习俗情况,在解放战争期间、抗击“三股势力”期间、在民族团结工作和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了众多的西北本土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作为西北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榜样教育的重要代表,对于发挥英雄模范示范效应在西北地区国家层面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层面强化道德觉悟、助力道德建设的文明教化作用和个人层面创造情感共鸣、引导行为取向的实践引领作用意义重大。[5]总体而言,将英雄模范人物事迹融入西北民族地区的高校思政教育对引导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以及在西北民族地区高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具体而言,以西北革命英雄林基路为例,“英雄模范+思政教育”路径具有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新时代伟大爱国情怀以及铸牢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基石的重要作用。林基路先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革命烈士,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吃苦耐劳的斗争精神前往新疆进行革命建设工作,历任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教育局长、库车县县长和乌什县县长等职,为新疆的政治和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林基路先生在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任职时期作有《院歌》,其歌词:“民族的命运担在双肩,努力莫迟延。团结、紧张、质朴、活泼,争当抗战教育的模范,锻炼建设新新疆的骨干。时代的青年,勇敢向前,勇敢向前”中蕴含着的对时代青年要奋发向上、肩负使命、勇于革命、坚定信念的铮铮劝诫,培育出了一大批如

乔国仁阿巴索夫等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青年革命者。林公被盛世才诬陷入狱之时他不畏压迫、宁死不屈的精神令人动容,其作《囚徒歌》:“囚徒,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6]体现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跃然纸上,将视死如归、勇于牺牲的革命气魄和精神铭刻在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历史丰碑之上,作为新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触动了无数青年后辈。而将英雄模范人物林基路先生的革命精神融入西北新疆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中,首先能够以具有故事性、生动性和强烈感染力的方式使青年大学生感悟先辈的艰辛,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通过讲述西北地区革命先烈的故事使青年学生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并且在居安思危中总结历史经验,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打牢青年学生的思想根基、坚定政治信念、践行使命担当,有利于西北高校青年伟大爱国情怀的培养和弘扬;其次,西北民族地区地理情况复杂多样、辽阔无垠,地域文化差异性较大,悠久的历史使西北地区在语言、习俗等方面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而将林基路先生等英雄模范人物事迹融入西北地区的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有助于在思政教育中以共性弥补差异的方式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通过讲述西北地区青年学生耳熟能详的革命先烈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英雄模范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西北高校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把稳思想之舵,筑牢青年人的强国担当意识。助力

“英雄模范+思政教育”路径是西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途径,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通过英雄模范的正向目标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人格的协调和行为的规范,培养高校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延续和承袭中华优秀传统中的英雄精神来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的养成,健全其人格、促进其发展,发挥优秀思政教育对于铸牢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基石的重要作用。

三、英雄模范进入思政课堂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英雄精神,弘扬英雄事迹。但“英雄模范+思政教育”的新时代英雄榜样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在内,西北民族地区高校的英雄模范人物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化、教条化、模式化、功利化等弊端,高校学生对英雄模范榜样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较为缺乏,死板化和无差别的教育内容和引导方式无法引起青年学生对于英雄榜样事迹的学习兴趣,功利化和世俗化的思政引导也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这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无法达到引导学生关注和效仿英雄模范人物本身精神品质的预期效果;在外,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地受到良莠不齐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产生对冲,对于缺乏足够的判断辨析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消极影响。且当今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对人物的生长历程、主要事迹的讨论,缺乏英雄模范人物之间的对比和对人物本质精神的分析,缺乏归纳性的总结和升华,思政课堂的进步空间较大。针对以上英雄模范人物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可以从内容、形式和宣传手段上进行有效改革。

(一)内容死板,脱离现实——内容创新化、案例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青一代听。”[7]英雄是时代观念思潮和精神风尚的风向标,而青年一代作为英雄榜样教育的主体,需要针对性地完成英雄模范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化和案例化改革,答好高校思政教育“讲什么”的问题。第一,要讲得“深”就要优化和深化榜样教育内容,避免模式化和教条化的说教式理论教育引起青年学生的抵触心理,要注重深入细致地挖掘具体的英雄人物事迹,从英雄模范所处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生平的历史脉络和不同英雄人物的历史对比等方面增强英雄故事的历史厚度和深度,要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英雄观结合起来分析“英雄为什么是英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问题,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和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历程、教育成因和人物精神内涵;第二,要讲得“新”就要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将历史性的英雄人物事迹和现代性的社会现状结合起来讲述青年一代听得懂、有共鸣、能代入的英雄故事,避免英雄人物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化、机械化和脱离现实环境的问题,要通过深度分析英雄人物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应关系展示英雄人物的行为塑造方式和伟大精神追求,也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将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面临的时代困境进行平行展示,激励学生从内心认同和践行榜样精神;第三,要讲得“活”就要以思政教育内容案例化、故事化的方式让英雄人物在思政课堂上“活起来”。要深入挖掘英雄人物的故事素材、讲述完整生动的英雄故事,通过叙述性的故事讲述和生动的视频展示调动高校青年学生的研究兴趣,如通过对西北地区革命英雄林基路从艰苦斗争、呕心沥血到被陷入狱、宁死不屈、英勇牺牲的生平历程的故事化讲述引发西北高校青年学生对于英雄模范和革命斗争的历史共情,从情感角度引发学生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效仿,完成高校思政教育从课堂到现实的教育作用。

(二)体制僵化,缺乏新意——形式多元化、实践化

英雄文化是增强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面对高校思政教育体制僵化、缺乏新意的现实困境,多元化和实践化的思政教育形式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首先,要转化榜样教育模式,将传统英雄榜样教育内容的充分拓展和多元多样的教育形式结合。要举办以英雄模范人物为主题的相关的学生活动,比如西北高校新疆大学创作的《共产党人在新疆》等红色话剧以及举办了36年的“清明诗会”等大型文化教育活动一直以来好评如潮,西北高校青年学生的配合度和参与度极高。这类学生活动的举办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研究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感受英雄人物精神的积极性。另外,拓展英雄模范榜样教育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系统化多元主体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单位中重视通过建设英雄模范精神的家风家训文化、在学校单位中教学、行政和科研岗位中营造重视和弘扬英雄模范精神的文化氛围、在社会环境中重视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烈士纪念日等活动,将以上措施多元一体结合更能提升青年学生的接受度和共鸣感,从而引导学生以革命英雄作为奋斗目标和榜样,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搭建可供高校青年亲身实践的榜样教育平台也是有效之举。要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塑造来提高高校英雄模范思政教育的新意,通过建设英雄模范文化长廊、举办英雄人物特色展览、举行英雄人物雕塑比赛等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进行革命文化和英雄事迹宣传。

(三)错误宣传,内部腐蚀——宣传严谨化、媒体化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8]只有青年一代学习英雄模范、争做时代英雄,国家和民族才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但在复杂的国际思想文化背景下,如何避免英雄模范文化的错误宣传和青年人遭受的部分西方文化的思想腐蚀是时代的重要课题。首先要创新榜样教育传播机制,弘扬英雄主旋律,发挥党在思想领域的领导和规范作用。要在保证宣传内容正确性和监管系统严谨度的情况下打造生动化、形象化的英雄模范网络学习课堂,在灵活运用自媒体等具备大量学生群体资源的新媒体平台的同时把握英雄模范人物精神宣传内容的严谨化和官方媒体对于宣传内容正确性的权威化,防止互联网上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中消遣英雄、抹黑英雄、娱乐英雄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在网络文化环境基础上正面宣传革命英雄榜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英雄教育效果,让英雄模范精神真正打动人心、也真正走入高校青年的精神世界;其次是要高度发挥网络主流领袖和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和号召。[9]网络领袖是凭借特定本领受到粉丝喜爱的具有一定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的人物,通过网络领袖对于弘扬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号召和相关内容的创作宣传以及推动主旋律文艺作品如《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上线能够以富于趣味性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高校青年学生对于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接受度,促使高校学生树立正确英雄观,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倾向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强 调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汇聚实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磅 礴 力 量[N]. 人 民 日 报 , 2020-10-22(01).

[2]习近平 . 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 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3]习近平 .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02).

[4]田旭明,刘应.习近平的英雄观及其时代价值[J].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2,2(03):17-24.DOI:10.19959/j.cnki.CN35-1340/C.2022.03.003.

[5]张慧慧,李雪绒.英雄模范示范效应之价值、困境与路径选择[J].长治学院学报,2023,40(01):90-95.

[6]冯晓蔚.林基路在新疆的革命岁月[J].工会信息,2020(16):11-16.

[7]王强,张宇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的生成与 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 7:70.

[9]张晶,吴文锦.新时代英雄榜样教育的价值意蕴、育人机理和现实路径[J].北京教育(德育),2023(09):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