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打开探索之门-----教会四年级学生提问的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3

学会提问,打开探索之门-----教会四年级学生提问的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丁勤花

陕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学  

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人在学习过程中逻辑分析转化为探索创造的认知表现;是好奇心、求知欲的体现;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之思维能力中独创性能力;是一种积极、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善于提问,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才会自觉开启探索之门,进而成人、成才。正如荀子所言:“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如何引导学生由被动答问转变为主动提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教给他们那些提问方法?如何在大单元教学中根据学习任务群落实“提问”策略?如何借助学校教师“掌灯人”计划提高教研能力和学生“1+X阅读”拓展知识外延?值得我们逐一研究。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第二单元安排了“提问”阅读策略单元,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提问”源于“预测”,是“预测”实践性活动,探索性、逻辑性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四年级下册要求学生“阅读时能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上下册要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上学期重在“提出问题”,下学期重在“解决问题”。这样的安排既体现思维延续性,又凸显思维螺旋上升的逻辑性,体现了由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

我综合以上对语文思维素养及四年级上下两册“提问”策略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制定了四年级“提问”阅读策略大单元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2.让学生进一步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就要求四年级教师要充当课堂教学的对话者、商谈者、和促进者。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细化学生任务单,问题由学生提出,以学习任务群形式驱动学生讨论并尝试解决,同时不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策略,在探索实践活动中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想象的信心,再趁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文思维素养,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幸福课堂。

根据以上目的我设计了四年级“提问”策略大单元教学结构,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进行项目型设计,具体如下:wps

C:/Users/10039/AppData/Local/Temp/wps.RxZBmPwps

在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提问对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摸索出一些策略,通过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打开了学生探索之门。

一、了解教材编排,理清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教材编排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整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期教材编排有不同梯度和层次。教师只有遵循规律,才能促进教学目标螺旋上升达成。因此,弄清第二学段目标要求,理清四年级在第二学段中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关键。根据对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四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的研究,我认为“提问”策略既是“预测”策略的延续,又是“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阅读”的前提。在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既要整体把握学段目标又要细化上下册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所以,我制定了四年级“提问”阅读策略大单元教学目标为:1.教会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2.让学生进一步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接着我又根据大单元目标细化了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目标为:教会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课时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梯度和层次,从感知提问策略,到学习多角度提问,到筛选提问,到综合运用提问方法,逐次推进。

二、遵循认知规律,强化意识能力。

四年级学生对周围万物充满了好奇心,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简单问题。但受限于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他们往往习惯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愿与现成的知识进行思维对撞,不愿批判性思考问题。显得对提出问题,理解课文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提问方法的引导,还要处理好提问和阅读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提问的目的是在自主学习中有方法地进行思维训练,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有目的地拓展知识外延。

三、注重方法引领,鼓励积极思考。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要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激趣是关键。比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我买了学生们喜欢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卡纸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板书标题后就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一个问题的可以来我这里再选一张同色不同形状的卡纸。同学们看到漂亮的卡纸瞬间炸开了锅,争着提问题。“这个豆荚为什么只有五粒豆?”“这是什么豆荚?”“豆荚是什么颜色的?”“豆荚是什么形状的?”......针对标题学生就提了十几个有趣的问题。接着我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读完课文再提问题。学生们又再次沸腾起来:“五粒豌豆谁最了不起?”“为什么小女孩要感激豌豆?”“一株豌豆苗怎么是一个小花园呢?”......无论他们提出怎样的问题,我都予以鼓励。在学生汇报提问的过程中我检查了他们生字词掌握情况,又快速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趁着热劲我又让他们将问题写在卡纸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总合并问题,看看哪些问题是针对部分内容提的,哪些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最后,全班通过集体商议归并、舍去、补充,完成了小组问题清单,评选出“提问优胜小组”,学会了如何针对部分内容和针对全文提出问题,提高了提问水平。整节课学生思维被个个有趣的问题激活,被小小的卡纸渲染装扮,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看着学生写满问题的卡纸,听着小组伙伴讨论问题时的笑语,我也体验到了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幸福。

四、构建学习任务群,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后第二题提示,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他们把自己的问题清单浏览一遍,根据表格分类粘在小组问题清单上。如下图:

个人问题清单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

小组问题清单

内容

写法

启示

其他

学生通过以任务清单为载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掌握了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

第二课时,我又和学生一起商量从小组清单中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通过读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清单: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第一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

第三次试验

    这一课我主要借助完成任务清单理解课文,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随着一系列任务清单的完成,通过我构建的学习任务群意识到了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促进了批判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为下一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五、有效利用课后习题,深入解决问题。

当我们只有一本语文课本时,课后习题是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的依据。它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螺旋呈现课时重点及课外延伸的基点,是最精炼的习题。比如在教学《琥珀》这一课时,我有效利用课后习题,启发学生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解决课后第一题: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可以通过查资料、联系上下文了解琥珀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就可以找到答案。当学生通过解决第一题掌握查阅资料和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我又引导学生尝试解决课后第二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弄清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通过查资料知道了琥珀形成的条件,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知道了这块琥珀独一无二的科学价值,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落实。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后第三题。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推测”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请教等方法知道了文中哪些是根据琥珀样子知道的已知事情,哪些是根据琥珀颜色、质地、样子等想象的不知道的事情,明确了文中的故事是根据相关科学知识推测而来的。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突破。整节课我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为主线,以课后习题为任务清单,通过学习任务群让天真可爱的学生变成了严谨务实的古生物学家;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了解了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实施板块教学,让习作有法可循。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我按照板块进行教学案设计,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不同任务,设计板块教学,将落实学生语文素养与具体教学活动任务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同时让学生每节课学有所获,习有所可循。比如在教学第二单元习作时,我设计了三个板块。板块一:视频导入,激发想象。心理学研究指出:创造性想象产生的首要条件是要“受到原型的启发”。学生通过电影《阿凡达》震撼、精彩、神奇的视觉体验,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板块二:游戏引路、激情闯关。通过设置“勇闯智慧岛”的闯关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打开了想象之门。让学生将想象细化,科学化,条理化,走进一个神奇、有趣的世界。板块三:范文引路、完成习作。学生通过针对自己习作内容先进行自评,再通过范文引路,学习结构安排、内容丰富、写作顺序、说明方法等习作技巧,接着通过学生小组互评相互借鉴,认识到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学会如何修改。最后再通过二次创作分享,掌握习作方法。板块设计让学生训练更扎实,学生习作有法可循,树立了学生习作的信心。

七、做好“掌灯人”,落实“1+X阅读”。

鲍波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教会学生提问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养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品位。今年我校制定了老师“掌灯人”读书计划和学生“1+X阅读”体系。在语文教研和集体备课中增加了“好书推荐”“读书交流”“佳作分享”等读书活动,通过做好“掌灯人”活动吹起教师读书春风,促进教师教研能力及教学水平再上新高度。在平时教学中开展学生“1+X阅读”,通过一篇精讲课文方法引领学生广泛阅读,将学习活动由课堂拓展到课外,以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拓展知识外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比如,在教完《琥珀》这课后,我趁学生生物考古热情正盛的时机,推荐学生阅读王文利的《琥珀物语》、汪曾祺的《琥珀》、邢立达的《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让学生在阅读中解决了课内难以解决的问题,深化了学生对琥珀的全面了解。

正是学生学会了提问,唤醒了学生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了创新性问题,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探索。美国学者尼尔.布朗说:“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学会提问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探索之门。在研究怎样教学生学会提问的过程中,我也被一连串的教研问题引入新的维度。愿教研之路总有问题相伴,常问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