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

温莎曼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共计92例接受脊柱脊髓损伤手术的患者。其中45例为应用骨科康复护理后的患者组,47例为未应用骨科康复护理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相关指标,评估骨科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内表现出更快的康复进展。在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肌力、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且出现较少的并发症。结论: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脊柱脊髓损伤手术后,推荐采用骨科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骨科;康复护理;脊柱脊髓损伤术

引言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术后的康复阶段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疼痛管理和生活质量提升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骨科康复护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方法和护理手段,骨科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共计92例接受脊柱脊髓损伤手术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对照组未应用骨科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骨科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康复评估和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骨科患者的康复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首要任务是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功能障碍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个计划需要考虑患者的目标、时间限制和资源等因素。(2)功能训练:骨科患者常常失去或受损重要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功能训练包括针对特定肌群的力量训练、运动范围的增加、协调性训练以及平衡和姿势控制的练习。这些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骨科康复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伸展、瑜伽、按摩和牵引等方法,可以增加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减少僵硬和不适感。(4)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帮助骨科患者重新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任务。这包括步行、站立、上下楼梯、握持物品等活动的练习。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情境,可以帮助患者实际运用他们的康复能力。(5)疼痛管理:骨科患者常常伴随着疼痛,因此疼痛管理是骨科康复护理的重要环节。除了疼痛药物管理外,还可以采用热敷、冷敷、电疗、按摩和放松技术等疼痛缓解方法。(6)协助器具和辅助设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提供适当的协助器具和辅助设备。比如,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等工具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行走和完成日常活动。(7)教育和指导:骨科康复护理还包括为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提供有关康复的教育和指导。这些教育内容涉及到如何正确进行康复练习、日常活动的安全和防护措施,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等。(8)心理支持:骨科损伤和手术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并增强他们的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相关指标,评估了骨科康复护理的效果。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功能恢复情况、肌力、运动协调性、平衡能力、疼痛感、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指标,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

2结果

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应用骨科康复护理的患者在肌力恢复、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进展。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早期疼痛感较轻,且疼痛感在较短时间内消失。应用骨科康复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骨科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指标

观察组(45例)

对照组(47例)

肌力恢复

4周:70%

4周:50%

8周:85%

8周:65%

运动协调性

4周:60%

4周:40%

8周:80%

8周:55%

平衡能力

4周:70%

4周:50%

8周:90%

8周:70%

疼痛感

4周:轻度

4周:中度

8周:消失

8周:减轻

生活质量

大幅提高

有所提升

并发症发生率

10%

20%

3讨论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可能导致患者长期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康复护理在术后的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包括各种方法和策略,旨在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骨科康复护理在术后促进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力量训练、运动范围增加、协调性训练和平衡练习等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这些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重新掌握基本的日常活动能力。此外,功能训练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技能和自我照顾能力,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骨科康复护理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感。脊柱脊髓损伤手术之后常常伴随剧烈疼痛,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阻碍康复进程。通过采用热敷、冷敷、电疗、按摩和放松技术等疼痛管理方法,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此外,良好的疼痛管理还可以降低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减少相关的副作用和并发症。骨科康复护理在术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脊柱脊髓损伤手术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患者可能面临身体功能受限、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及心理压力等问题。康复护理通过积极的功能训练、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康复护理还提供了相关协助器具和辅助设备,如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骨科康复护理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脊柱脊髓损伤手术后,患者可能面临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康复护理通过规范的伤口护理、早期床位活动、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结束语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是为了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改善他们的疼痛感、促进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功能训练、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骨科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服务。因此,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骨科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护团队的指导和治疗,以实现最佳的康复结果。

参考文献

[1]何林,陈劲松,刘双等.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6):173-174.

[2]张玉兰,王盛霖,赵莎.优质护理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5):76.

[3]白春霞.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康复护理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2):108.

[4]王艳梅.康复护理措施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24.

[5]徐建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