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管理对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层级管理对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

王丽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五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比较和分析针对医院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实验成果,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工作质量及服务能力。方法 择2021.06——2022.06期间开展本实验,取此期间医护工作人员(56名)参与研究,将其不同管理下的工作质量评分和护士工作能力等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并将其予以表格形式体现进行对比,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观察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质量及服务能力均有明显提升,院内安全性、就医有效性、工作规范性等均有了极大保障,与实施前相较,组间数据均达到统计学意义,其P值<0.05。结论 层级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其针对医院普外科护理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可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系数,且在提高医护人员应急、管理、操作等专业技能的同时保障了医院整体护理效率,故建议推广此管理方案,有助于院部长远发展。

关键词 层级管理;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影响价值

普外科属院内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病患率较高,其病情复杂、发展迅速且多变,或伴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而引起护患纠纷,由此加大了护理工作难度、工作负荷压力,降低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院部整体形象,故需引起临床医疗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1-3]。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择2021.06——2022.06期间开展本实验,取此期间医护工作人员(56名)参与研究,比较和分析针对医院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实验成果,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工作质量及服务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2021.06——2022.06期间开展本实验,取此期间医护工作人员(56名)参与研究,依据是否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将(2021.06——2021.12)期间纳入对照组(未实施)、(2022.01——2022.06)期间纳入观察组(已实施),研究期间参与人员均无更换、全程参与,其中男/女(6/50),年龄均值(33.31±4.47)岁,工作时间(8.68±3.32)年。

1.2方法

基础常规护理管理施以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层级管理方案施以观察组,1.了解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涵盖其操作水平、工作能力、年资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随后依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层次分级,以N0-N4级区分,N0级是指护士的工作经验<1年,其工作内容是配合上级护士完成各项基础性护理操作;N1级是指工作经验已达到>1年以上的初级责任护士,其工作内容是保障患者的基础性护理服务;N2级是指工作经验超出4-6年以上,且有护士、护师职称者,其工作内容是对重症患者病房及康复等方面进行相关护理管理服务;N3级是指工作经验高达7-9年以上,且有护师、主管护师职称者,其工作内容是管理危重症病房患者的风险评估、抢救,及疑难病例的探讨等;N4级是指副主任护师职称者、工作经验超出11年以上主管护师职称者,其工作内容是负责危重病人的专科护理,并组织会诊处理复杂性护理问题等。2.开展层级护理期间,护士长起主导作用,需严格把控整个护理过程,并关注护士的工作情况,将其操作失误之处及时指出,规范其行为,使其能够尽快改正[4-6]。院内开设法律法规、院感防控、无菌操作意识与护患沟通技巧等多项培训课程,每季度进行1次针对性培训,以加强护士专科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将考核分数与晋升、绩效等挂钩,以此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参与性。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护士不同管理下的工作质量评分和护士工作能力等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并将其予以表格形式体现进行对比,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专业统计学软件,以()表示,通过T比对检验,同时以(n  %)整理,得出X2数值完成检验,P﹤0.05代表本研究相关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工作质量评分和护士工作能力对比()分

组别

例数

工作质量评分

应急能力

规避纠纷能力

护理观察

院感防控

观察组

56

95.25±1.68

92.48±1.35

95.39±1.51

93.65±1.96

93.72±1.12

对照组

56

88.20±1.72

81.18±1.68

84.25±1.49

87.47±1.05

87.64±1.72

t

13.273

12.530

11.791

13.473

12.07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层级护理管理属现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中较为新型的干预方式,其管理模式具有针对性、层级化特点,可根据护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级后,再借鉴对其整体的评估结果,明确且规范其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与相应职责,起到观察、监督和判断的管理作用,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降低院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本研究中,层级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其针对医院普外科护理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可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系数,且在提高医护人员应急、管理、操作等专业技能的同时保障了医院整体护理效率,故建议推广此管理方案,有助于院部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陈丽丹,姜海华. 层级管理对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97-100.

[2]张玲,童梅,江丽. 层级管理对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7):64-65.

[3] 陈玉梅, 茅敏敏, 陆梅.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在提高ICU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和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20).

[4] 杜永宏.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J]. 管理观察, 2020, No.748(05):189-190.

[5]李秋燕.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满意度分析[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5):282-283.

[6]黄素艺.ICU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对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8):1158-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