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鲁子辉

城阳区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2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电脑将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7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变化。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相对更高,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相对更低,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具有的泵作用可以维持全身血液循环,为其他器官提供氧气和养分,如果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运动能力等生理功能无法正常运行,而运动耐力下降正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之一[1]。常规护理影响有限,临床应该针对运动耐力进行专业性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本文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70例患者,试分析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电脑将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7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67岁~83岁,均值为(75.57±9.76)岁;病程4年~12年,均值为(8.17±1.83)年。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68岁~82岁,均值为(75.64±9.71)岁;病程5年~11年,均值为(8.22±1.82)年。以上数据经对比均为P>0.05,可在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和用药指导,保持卧床休息,医护人员为其合理安排饮食,营造舒适环境,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研究组加行运动康复护理:①基础训练:患者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进行关节弯曲活动,先将双腿抬起再收回,随后双臂上举,屈曲在胸前并由内向外慢慢画圈,每组10次,每日4~5组;按摩上下肢肌肉,每2~3小时翻身1次;交替进行坐下、站起训练,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②医疗体操: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根据视频依次活动肩膀、颈部、上下肢,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帮助下进行大小便、用餐、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行为训练。③体育锻炼:待患者运动耐力明显改善后,根据患者喜好及身体状况,采取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练习八锦缎等有氧运动,每日1次,每次30分钟。需注意,运动量与时间均应适度,循序渐进地增加,以免对机体造成严重负担。

1.3评估指标

(1)心功能指标:使用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等参数,并按照“左室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末容积-心室收缩末容积)÷心室舒张末容积×100%”公式进行计算[2]

(2)运动耐力指标:要求患者在长30米左右、地面无明显起伏的走廊中以尽可能快的步速下笔直行走,抵达走廊尽头后马上折返,如此反复步行6分钟,统计总步行长度,患者运动耐力高低和步行长度之间为正相关联系[3]

1.4统计学分析

录入所有研究信息到SPSS-23.0软件中,对计量数据(-±s)进行t值检验。如果最终得到的P值低于0.05,那么证明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见表1,比较干预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相对更高,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相对更低,P<0.05。

1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指标前后变化的对比-±s

分组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

左室射血分数(%)

6分钟步行距离(米)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n=35)

53.92±5.22

39.02±3.41*

37.34±3.87

55.07±5.64*

272.23±28.67

475.08±40.76*

49.24±5.85

31.12±3.63*

对照组(n=35)

53.96±5.34

45.19±4.21*

37.44±3.96

46.91±4.87*

271.53±28.87

327.41±35.12*

49.31±5.23

37.67±4.31*

t值

0.032

6.738

0.107

6.478

0.102

16.237

0.053

6.877

P值

0.975

0.000

0.915

0.000

0.919

0.000

0.958

0.000

注:与干预前对比,均为*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导致的心功能异常和运动耐力降低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临床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进行改善。常规护理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与心脏负荷,但长期卧床无益于运动耐力的改善,反而会导致运动耐力进一步降低,从而给心功能的改善带来不良影响。而运动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基础训练、医疗体操、日常体育锻炼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增加骨骼的代谢效率,抑制交感神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提高心脏灌注与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提高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其对患者的干预策略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结果中研究组心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更加明显(P<0.05),无疑可以证明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临床应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开展运动康复护理,以进一步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

【参考文献】

[1]叶晓梅,李丽凤,尤晶晶.代谢当量模式下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36):25-29.

[2]曹玉兰,甄素芳.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恢复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01):61-63.

[3]徐月美,王佳奇,彭冬爱.八段锦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3):157-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