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录音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管弦乐录音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策略

张安安

342626199012062215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管弦乐作品录音作为艺术录音中难度较高的一种类型,对录音艺术人才的培养策略提出了高要求。古典音乐录音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录音技术理论基袖,还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国外一流音乐学院录音专业非常重视音乐素养方面的培养,而国内的录音艺术教育中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通过梳理国内外录音艺术培养模式现状、探讨了音乐听觉、总谱读谱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等诸方面的培养策略,旨在提高音乐院校录音艺术专业教学的专业有效性。

关键词:管弦乐录音;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录音作品作为传播媒介,有其存在的艺术美和表现特征。音乐录音结合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有其艺术规律和行为规范。笔者重点探讨与研究音乐录音中,音响艺术审美观念的构建,以及组织原则和组织要素。

1音乐录音的审美观念

音乐录音是参与音乐艺术呈现的艺术创作活动。其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艺术与审美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和表现。换言之,就是不能只考虑怎样做,还要追问要什么和为什么要,构建音响艺术审美观念。音乐录音是一项什么样的艺术创作呢?这就要分析和明晰对于音乐作品呈现,音乐录音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需要明确的是,音乐录音师不是音乐录音作品的第一创作者,第一创作者是作曲家,“音乐创作就是作曲家通过他的幻想力,以音乐所特有的手段塑造出纯粹的形式,以此表达他的音乐观念,从而创作出音乐美。”而完成物理音响的器乐演奏被称为二度创作,“音乐创作在没有作曲与演奏划分的情况下,演唱或演奏本身就是创作;在划分的情况下,表演被称为‘二度创作’。作曲家创作结果体现在乐谱上,需要表演将它转化为音响。”而录音师艺术化地传达与记录作品,被称为三度创作。“三度创作”一词在录音技术出现之前即已有之,当时是用来描述剧场环境对于乐队声音的影响与修饰,“趁音响传入人耳之前,参与了音乐美的创造。就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声学性能的作用属于音乐存在方式的三度创作程段。”而在录音技术广泛应用,尤其是采用多声轨音乐录音技术表现音乐作品的今天,“工程师有可能创造性地美化音乐表演所提供的音响产品的艺术品位,以此参与三度创作。”总之,录音师是在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基础上对音乐的再创作,所以录音所能决定的东西是有限的。录音不能干预作品的结构,所能决定的是乐器间的比例关系与声音品质。“录音师的介入,主要不是对音乐结构的干预,而是对声音质地的干预”。因此,录音是在忠实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作。所谓“忠实对象”意即任何录音创作必须以正确传达与再现编创意图和音乐演奏为基本原则。

2音乐录音的组织原则

2.1和谐

美学范畴中的“和谐”是指“审美对象在多样联系中形成的协调的整体以及客体之间的协调一致”,这是所有艺术创作都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谐更是音乐录音组织原则的核心,“从美学意义上说,和谐是古往今来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所遵循的共同准则,也是音乐的至高境界。”管弦乐队声音的基本审美要求是和谐,西方管弦乐的融合音色与民族管弦乐的和谐音色都是音乐录音要把握的前提。主传声器加辅助传声器的拾音方式决定了西方管弦乐队录音的整体音响状态,再现乐队声响与乐队所处厅堂的环境。而点传声器加主传声器的拾音方式让民族管弦乐队的声音关系更加合理和协调。

2.2平衡与变化

在音乐音响的听觉感受中,平衡关系是评判鉴赏的内容之一,平衡即均衡,包括对等、对比、对称等方面。平衡的把握是声音和谐关系建立的基本保障。“形式上的均衡是事物形式固有的特征,它同人的生理、心理律动相协调,使人产生整体感、和谐感。”音乐录音的平衡包括音量间的平衡、频率配置上的均衡、摆位的对应、纵深的布局等。平衡与变化是多声轨音乐录音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创造力的表现(同期音乐录音的平衡关系是乐队已有的平衡关系,相对比较容易把握)。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长时间的平衡状态会让人感觉乏味和枯燥,在平衡中寻找变化才是追求的艺术表现。因此,平衡的、变化的音乐录音作品符合起伏多变和谐动人的审美追求。

2.3空间塑造

音乐录音的声音塑造,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而带有一定的空间性,是要遵循其本身的空间样态;同时,空间塑造也是审美对象,是录音师对于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对音乐内涵的认识与表达。因此,空间塑造是录音师要遵循的组织原则之一。音乐录音音响观关于空间的设定——舞台性与突破舞台性。同期音乐录音所持的基本音响观念是舞台性,即将乐队设定在一个有形的舞台之内,既表现乐队也表现其所处的环境,包括舞台与其所在的音乐厅堂。而多声轨音乐录音是突破舞台性,可以营造各类型的空间,甚至是无限的空间幻境,一切视录音师对于音乐的认识和创作力。

3对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3.1培养音乐情感处理能力

“音乐是善于表现情感及情感强度的艺术。”在管弦乐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作曲家将自身情感通过作曲创作技法以管弦乐的音乐形式表达出来;指挥家根据总谱中记录的信息揣摩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指挥管弦乐队演奏家将作曲家的情感通过演奏技法的运用演奏成音响;录音师通过恰当的录音技术手段以及混音制作手法将演奏音响保留下来。录音师依靠自身音乐审美对音乐情绪处理的能力决定了管弦乐录音作品最终音响在音乐情感方面的表现。音乐作品通过立体声音箱展现出的效果往往与乐队在音乐厅现场演奏的效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整体音乐的情绪张力不能很好的体现。录音师可以在后期混音制作环节中根据对于音乐情绪的理解对录音素材的音量以及力度等方面做重新的分配,在立体声音箱重放中更好的展现出音乐情绪的起伏对比。

3.2把握音乐风格特征

西方管弦乐队从巴洛克时期萌芽的出现,到古典主义时期常规管弦乐队编制形成,再经浪漫主义时期进一步发展,到印象派时期以及现代派音乐,不同音乐时期的管弦乐作品在配器手法以及音乐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录音师需要了解管弦乐在不同音乐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风格特征,针对不同音乐时期风格的管弦乐作品塑造出适当的音响特征。

结语

音乐素养是决定古典音乐录音师发展高度的重要因素。录音艺术专业教学应重视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通过视唱练耳课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音乐听觉分辨能力;通过配器课、总谱读法课以及专业课中针对性的训练锻炼学生阅读总谱的能力;通过乐器演奏课、音乐音响分析训练、音乐情感处理训练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经过系统的音乐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驾驭管弦乐录音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3:33.

[2]宋瑾.音乐美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3:155.

[3]赵宋光.论音乐存在的流程[A].韩锺恩主编.音乐存在方式[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64.

[4]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660.

[5]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3:214.

[6]奥托·G.奥克威尔克,罗伯特·E.斯廷森,菲利普·R.威格,等.艺术基础[M].牛宏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