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朱慧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430030

【摘要】目的:评价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录2021.3——2023.3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计120例,规范性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方案,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纳入均等,分别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腹痛、腹泻、腹胀及大便异常改善时间均以观察组更短,P<0.05。患儿依从性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患儿症状快速改善、提升其临床依从性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护理干预;症状;临床依从性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等,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患者消化不良或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1]。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非常容易导致小儿患者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除了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之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于促进患儿康复进程、提升其生活质量均具有较大的帮助[2]。基于此,本文特收录120例患儿为样本,分组对照探究,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患儿症状快速改善、提升其临床依从性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录2021.3——2023.3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共计120例,规范性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方案,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分别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中男患32例,女患28例;年龄区间6个月至5岁,均值(2.85±0.90)岁;观察组中男患33例,女患27例;年龄区间5个月至6岁,均值(3.02±0.87)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两组小儿于入院后均给予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指导,给予小儿药敏试验,并根据其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发生合并细菌感染的小儿患者进行治疗。

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于患儿入院后,针对患儿监护人开展相应的疾病知识讲解工作,包含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后续注意事项等,提高家属整体认知;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针对患儿情绪开展相应的心理安抚措施,尽量争取监护人配合,缓解和消除患儿紧张感,以此来提升患儿临床依从性;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保持和蔼且温柔的态度,可通过抚触、眼神交流等方式来针对患儿情绪进行安抚,并根据其实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食谱,保证患儿机体营养需求;严格遵医嘱开展用药指导工作,定期针对患儿情况进行巡视,明确其用药后状态,以便于及时发现相关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小儿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腹痛、腹泻、腹胀以及患者大便状况改善时间,并进行比较。

对患儿依从性进行观察并记录,根据配合度分为完全(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医护工作)、良好(配合度一般,偶尔有不依从现象)和较差(经常出现不依从现象且进场哭闹)。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2.0展开统计软件处理工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定义为(±s)标准差,检验采用t值;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构成比的格式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小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腹痛、腹泻、腹胀及大便异常改善时间均以观察组更短,P<0.05。详见表1

表 1两组小儿症状消失对比(±s)

组别

例数

腹痛(d)

腹胀(d)

腹泻(d)

大便状况改善(d)

对照组

60

3.10±1.03

3.09±1.01

4.06±1.30

4.85±1.60

观察组

60

2.23±0.71

2.40±0.80

2.71±0.87

3.60±1.11

t

--

5.387

4.148

6.685

4.97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比较两组小儿临床依从性

患儿依从性以观察组更高,P<0.05。详见表2

表 2两组临床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对照组

60

29(48.33%)

21(35.00%)

10(16.67%)

50(83.33%)

观察组

60

41(68.33%)

17(28.33%)

8(13.33%)

58(96.67%)

--

--

--

--

5.926

P

--

--

--

--

0.015

3、讨论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仅需要配合医生完成相应的临床工作,更需要与患者之间进行直面的沟通,来架起医患间的桥梁,因此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评判思维等整体素质,都是现代医学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3]。尤其是在小儿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恐惧感和治疗、穿刺等干预措施所带来的不适感均可能导致患儿临床配合度较低,且此阶段患儿沟通困难,难以准确接收护理人员所开展的宣教和安抚等信息[4]。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够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促进护士的成长,让不护理人员尽快适应角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院内整体护理质量,对于促进患儿康复进程具有积极影响

[5]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腹痛、腹泻、腹胀及大便异常改善时间均以观察组更短,P<0.05。患儿依从性以观察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患儿症状快速改善、提升其临床依从性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倩.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1):39-40.

[2]孙倩,胡美娟.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01):118-120.

[3]叶欣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6):63.

[4]刘黎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196-197.

[5]邓小清,韦月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3):4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