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赋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3

产教融合赋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黄志平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的重要模式,产教融合模式具有很多优势,能够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职业院校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是也会有教学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研究搭建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办学架构,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助力产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产教融合赋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产教融合是指企业与学校通过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其核心在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同时也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很多人会混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产教融合是一个双向发力,互相整合的过程,企业与高校双方都是主体;而校企合作则是单主体的单向过程,校方单方面主动向产业靠拢寻求合作。产教融合是采用教育与岗位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2023年6月8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一、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产教融合模式是职业院校一种有效的发展之路。产教融合的出现是经济转型对人才转型的要求,它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为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难”现象提供了新出口。产教融合具有很多的优势:

1.产教融合能够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企业实习机会,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融会贯通,既使学生深刻掌握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处理生产实践中产生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产教融合还能够促使学生迸发出创造和创新的激情,使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积极探索、追求创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恰恰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

2.产教融合可以帮助职业院校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职业院校的老师学历水平较高,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具体的岗位实践能力不高,这样严重影响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产教融合的开展,有利于高职院校广大老师,尤其是专业课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老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有效的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产教融合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产教融合除了可以让职业院校师生受益,企业在产教融合中也受益匪浅。首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核心人才的竞争力,高质量的产教融合能够帮助高校给企业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资源。其次,高校里的高水平教师可以给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高校的先进科研成果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带来更多、更先进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广大消费者,增加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利润。

4.产教融合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职业院校大都是地方政府主办,他们也大都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大部分与地方产业相契合,产教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企业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一线生产知识和经验,提高了职业院校育人水平,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优质人才,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在企业转化为优秀的生产成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二、当前产教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

产教融合模式对于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但是产教融合目前还处在不断发展中,在目前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还会有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如教学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等。

1.教学知识体系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科技更新迭代迅速,很多教师的知识跟不上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所授知识不能顺应生产实践要求,教学与生产脱节,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衔接适应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需求,同样也不能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这样的教学知识体系影响产教融合实施的效果。

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比如现在的很多学校把产教融合的相关课程安排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学年或者最后一学期,这样学生投入到企业生产中的企业实践学习环节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直接从实习环节进入毕业环节,实习效果无法全面有效的返馈给学校,实习环节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无法快速解决,学校的教学保障跟不上,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教育教学模式跟不上形势发展。

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单一,没有充分挖掘更多的新模式,新手段。比如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很多老师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因此,就无法让基于大数据分析系统下的企业生产实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产教融合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路径。

职业院校的办学竞争很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从教育教学的内涵上下功夫,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优化教学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产教融合模式,在发展产教融合的进程中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找准学生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既能准确的知道企业、社会、政府对于高校的需求,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搭建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办学架构。

产教融合实质是教育与产业的紧密深度融合,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达到相互促进的局面。因此,学校传统的单独依靠自身办学条件进行的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摒弃,人才培养方式要开放,积极同企业等各方深度融合,搭建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办学架构。学校层面,要积极联系优秀企业,同这些优秀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专业教师方面,应下沉到企业,积极同企业联系,明确企业的用人需求,明确在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法,做到理论教学同企业生产实践的良好对接。企业方面,与职业院校合作,在实现互利互惠的基础上积极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与学校一起建立科学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1.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政府规划。职业院校大多在普通地级市,城市的经济实力有限,一味的向地方政府索取,既增加地方政府负担,又不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校应在原有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更多适应本地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服务本地经济发展,促使地方政府乐意与职业院校合作,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等支持。依托政府的支持,合作共建体育场、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既促进了学校发展,又能为政府减负,还有利于更好的服务社会。

2.合理有效利用校外资源培养优质人才。首先职业院校自身应主动全方位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学校、院系、专业办等多层面多措并举充分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推进人才培养。积极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推进产教融合合作,促进实现共赢局面,在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联盟。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邀请企业专家给予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向前发展。

3.确保产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的信息畅通。职业院校要积极和相关产教融合企业沟通,确保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种人才培养信息,按照企业需求培养相应人才,不知看眼前利益,同企业密切合作,促使合作深入持久。学校领导和院系领导也可以定期走访调研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掌握各方的人才需求,积极主动为各方输送人才,找到合作契机,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1.产教融合合作模式创新。传统的产教融合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实习实训问题,通常也就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参加生产,这样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效果不好。因此需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的新模式,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制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多维度、多层面加深产教融合。企业参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在资源、设备、场地等多方面资源共享,形成校企合作育人新机制。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的时间短,大多数学生的实习都集中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参与实训的时间短,由于临近毕业,学生实习期间容易受到准备毕业论文等因素影响,不能全身心投入,实习过程受到影响,导致企业的积极性也不高,最终实习效果不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延伸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时间和内容。企业参与学生专业学习、案例实训、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各个人才培养阶段,在人才培养方案指定、专业教学过程、实习实训等方面全面校企合作,取得企业支持和指导。多维度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建设。

3.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4.“双师型”教师培养创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企业专家和高校教师相互交流,双向流动,企业进入学校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更多的经验和资源提供给老师,老师也可以积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及时掌握新的生产实践新知识,熟悉企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实现教学技能的进步。同时,职业院校教师在和企业合作中,也可以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创新点,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

 

图1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助力产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我国的5G技术发展迅猛。5G具有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性,把5G技术运用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运用大数据完善产教融合模式下培养人才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和理念,提供信息化时代产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动力。

1.搭建教育教学资源数据库。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为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搭建教育教学资源数据库,可以将学校教学知识和企业技术实践整合在数据可中,资源可以共享,有利于产教融合的开展,也为学生学习实习、学校教育教学、企业生产实践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对产教融合中的各方都是利好。

2.搭建人才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搭建人才数据库,将学生的学习、实习、实训等信息汇集到数据库,对人才培养的各种信息动态管理,为人才培养服务。数据库的运用可以及时了解学习以及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中产生的问题,既有利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也可以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方法策略的创新,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工作。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产教融合可以更好地更精准有效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将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有机的融合,既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也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能很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海娟.“大数据”背景下产教融合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1):120-122.

[2] 史玮. 5G+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 2022 (6) :162-164.

[3] 梁传杰,熊盛武,范涛. 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5):7-13.

[4] 杨涛,杨新春,郝彦革.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构建研究[J].中文信息, 2023(3):248-250.

[5] 刘艳妮.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3(13):46-48.

[6] 丁晨,刘达禹. 联动与协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23(2)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