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赵温梅

仁怀市人民医院,贵州 仁怀,564500

[摘  要]  目的 探究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入组脑外伤手术患者80例(2021.9-2022.9),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Barthel指数比较,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有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将基于目标导向的针对性护理施于脑外伤手术患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性,同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推广意义深远。

[关键词]  目标策略;针对性护理;脑外伤;术后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

前言

近几年,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衍生出众多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中,针对性护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而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将目标导向与针对性护理相结合,更加明确了护理目标,强化了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基于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脑外伤手术患者80例(2021.9-2022.9),数字随机分组,样本量可比(P>0.05),且均对研究知情。

对照组:40例,男22,女18,年龄范围20-60岁,均值(40.22±3.16)岁;

观察组:40例,男25,女15,年龄范围22-60岁,均值(41.49±3.24)岁。

入组标准:结合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确诊;符合手术治疗指征。

脱落标准:伴其他重大脏器损伤及病变;原发性颅脑疾病;孕期、哺乳期女性;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照医嘱予以用药指导,常规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

(1)成立护理小组,对患者展开综合性的评估,确保所制定护理方案的针对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目标性。

(2)环境护理。结合患者的治疗需求,合理调整病房内温湿度、光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患者睡眠充足。

(3)生理护理。术后,定时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压疮。若患者有高热现象,实施物理降温。针对性调节患者的饮食,鼻饲患者进食时保持半卧位,进食后1小时采取卧位,避免误吸、肺部感染。溃疡出血患者严格遵照医嘱药物止血,并结合抑酸剂辅助治疗。时刻观察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加强呼吸道清理工作。强化皮肤清洁干预,加大导管护理力度,观察引流液性状,避免感染与意外拔管。

(4)心理护理。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加强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积极予以心理疏导,以成功的治疗案例来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予以患者家属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以提升治疗护理配合度。

(5)康复护理。术后,从患者的病情出发,予以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卧床期间,辅助患者展开关节被动活动,以此逐渐过度至床边活动与行走训练。待患者病情好转,指导患者展开穿衣、如厕、洗漱等生活能力训练。若患者存在言语障碍,引导患者进行发声训练。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感染、高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

(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共10项,满分100分,分高为佳。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满足于正态性、方差齐性,“±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明确。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表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感染

高热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观察组(n=40)

1(2.50)

0(0.00)

0(0.00)

0(0.00)

1(2.50)

对照组(n=40)

3(7.50)

1(2.50)

1(2.50)

1(2.50)

6(15.00)

χ2

3.914

P值

0.048

2.2 Barthel指数比较

见表2,Barthel指数比较,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有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

表2 Barthel指数比较[±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观察组(n=40)

62.35±4.98

88.74±12.46

12.439

0.000

对照组(n=40)

62.78±5.07

72.48±6.30

7.586

0.000

t值

0.383

7.365

-

-

P值

0.703

0.000

-

-

3讨论

脑外伤为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且近几年的临床患病率越来越高[2]。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显著降低了脑外伤的病死率,但大部分患者由于脑部神经受损,常伴有认知能力缺失、肢体功能受损的等后遗症,需要临床加强护理[3]。文中,将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施于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与积极的促进作用。分析:常规护理过于片面、笼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而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将患者视为护理的中心,强化基础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来优化护理效果

[4]。首先,为患者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保证患者睡眠充足。其次,实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生理护理能够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同时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最后,结合康复护理,尽早对患者展开康复训练,以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对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性,同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建议普及。

参考文献

[1]冯长乐.针对性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并脑积水患者效果研究[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05):84-85.

[2]陈雪.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249-250.

[3]韩婷.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4):80-81.

[4]闫红雨.针对性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