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运营管理实施方案和计划目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1

关于医院运营管理实施方案和计划目标

代勇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501

医院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和运转,取决于医院的管理方法以及运营机制,管理方法和运营机制的落地实施涉及医院的多个方面,只有将各方面都覆盖到,医院才能长久的运行与发展。

一、医院运营管理是什么?

医院运营管理是指医院内部对各类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以及利用,从而实现高效的医疗服务以及持续发展。运营管理主要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从而对医院内部运营的各环节设计、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对医院技术、人、财、物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精细的管理、有效的使用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二、医院运营管理的作用

1、将理想状态下的经营目标,通过开展高效的医疗服务转化为现实,医院各类规划以及计划目标都需要通过运营管理去实现;

2、让医院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例如适应医改政策、市场环境等变化。

3、运营管理的强化能够更好地适应医院领导角色的转变要求,通过运营管理,领导者能够从很多细小问题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更专注于决策;

4、它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从相同的投入中能够获取更加优质的产出,医疗资源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三、医院运营管理实施方案

1、制定医院的战略目标:

医院战略目标的制定意味着确定了医院短期走向和未来的整体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长期发展目标、短期实施目标。

(1)长期战略目标:即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结合医院现有情况、市场调研等维度,确定长期战略目标。比如打造“生、康、健、美”的专科连锁医院,或“大综合,小专科”的综合性的功能医院。

(2)短期目标:短期战略是为长期战略服务的,主要涉及到医院的每一个部门的具体战略实施,例如组织架构战略、人才聘用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文化建设战略等,需要具体到执行时间、人员、预计达成目标等。

2、以患者为中心:

医院主要目的是救死扶伤为,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医院管理应当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提升医院环境:比如提供安全、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2)增加多种付费方式:例如诊间付费、住院患者病区床旁结算等,以减少其付费时的排队等候时间;

(3)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例如可以提供心愿便利贴,让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可以写下心里话贴在墙上,不仅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互动,还有助于舒缓患者的精神压力。

3、评估管理者的岗位胜任力

运营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在于管理团队的培养,因此还需要评估管理者和岗位的匹配度(胜任力)。

(1)通过评估后发现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管理者的某些管理技能;

(2)定期组织培训:对于需要提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相关技能,从而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科学与高效。

4、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不能只是简单的评分机制,目的也不是为控制员工,而应该是科学化管理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员工满意度。

(1)建议对于编制内外的员工,都实行“同工同酬”,维护非编员工的利益。改善员工薪酬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的幸福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

(2)根据科室的不同以及岗位工作流程的不同,医院应制定更为个性化的绩效指标。

5、运用激励和监督机制

(1)设置专门的医疗监督管理体系,设立科室质管专员等岗位,对医疗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保证医疗的安全性;

(2)需要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预估和评测,发现安全隐患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不良事故;

(3)当充分利用激励理论,制定奖励制度,鼓励每位员工积极上报不良事件,比如医疗药品、临床护理等。

四、医院运营管理的计划目标

1、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建立与完善医疗服务流程和质量把控体系,保障医疗服务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与更新,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4)优化医疗服务环境。

2、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1)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与管理,将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3)加大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管理,发现并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推广现代化技术,提升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1)规范医疗服务的收费,以保障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度以及公平性;

(2)开展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例如康复、预防、保健等,从而提高医院的收益水平;

(3)重视医院管理,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运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探索医院更多的合作模式(例如与社区、医保机构、保险公司等),提高医院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