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足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足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张雨 王永才 刘凯

乐山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于我院治疗足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前者行传统钢丝针内固定治疗方法,后者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用于足部骨折治疗可获取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缓解患者骨折疼痛症状,改善踝关节功能。

关键词足部骨折;微型钛板内固定;临床效果

足部骨折在临床中多见趾骨、跗骨、跟骨、距骨等部位,发生足部骨折多因暴力引起,手足骨折在骨折创伤中占较大的比例,其中距骨骨折后有疼痛难忍、局部肿胀、运动功能受限等症状[1]。距骨运动中踝关节会有显著的疼痛表现,通过及时的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部分患者有程度不一的后遗症。足部骨折在临床中有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等方法,开放性骨折以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治疗可能会引起附近组织粘连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2]。本研究对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展开分析,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区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我院治疗足部骨折的患者40例,其中骨折类型有跗骨骨折10例、趾骨骨折18例、趾骨骨折12例。以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2例、8例,年龄为19-66岁,年龄均值为(42.50±2.66);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3例、7例,年龄为20-66岁,年龄均值为(43.00±2.58),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均因外伤所致;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合并重要器官障碍疾病;沟通障碍。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钢丝针内固定治疗方法,切开骨折部位组织充分暴露骨折部位,经骨折复位后使用钢丝固定,经固定完成后进行组织缝合。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经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实施手术,绑好止血带,对骨折部位实施彻底清创,找到骨折中心点做C型切口,密切监测患者术中血压变化,保护骨膜,将骨膜切开后复位骨折部位,将钛板放入骨折的背桡侧、背侧部位,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异性钛板,实施骨折内固定,从不同角度与平面钻孔后上螺丝固定。完成后检查复位情况,无误后清理骨碎组织进行缝合。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2)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以VAS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以踝关节功能量表(Baird-Jackson)进行评估,分数与踝关节功能水平呈正相关;

(3)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统计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手术指标、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用 %(率)表示,并且用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手术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20

75.32±10.28

421.12±12.42

84.59±4.23

14.53±1.29

观察组

20

28.51±8.61

136.81±11.53

76.70±3.23

10.35±1.30

t

--

15.611

75.026

6.6298

10.207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骨折疼痛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0

7.02±2.43

5.12±1.26

69.16±4.24

83.15±5.02

观察组

20

7.01±2.16

2.14±1.01

69.17±4.23

90.02±5.04

t

--

0.0137

8.2528

0.0074

4.3190

P

--

0.9891

0.0000

0.9941

0.0001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0%,P<0.05,详见表3。

表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骨折畸形愈合

固定物松动

总发生率

对照组

20

2

2

2

30.00

观察组

20

1

0

0

5.00

--

--

--

--

4.3290

P

--

--

--

--

0.0374

3 讨论

足部是支撑人体的重要部位,日常生活中对足部的使用较多,高频率的使用在长期的影响下会形成积累性劳损,或者受外界损伤后导致足部骨折,进而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临床治疗足部骨折以手术方法为主,常见的有克氏针或者钢丝内固定,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固定的效果有限,还会引发骨折处再次移位,使得畸形愈合的几率较高,影响了足部功能[3]

考虑到足部骨结构较为复杂,治疗中需要较高水平的固定材料。微型钛板有直型、L型和T型等多种形式,为此对于不同部位骨折可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型钛板固定较之传统外固定治疗效果更高,以不同角度和部位的螺丝实施分别固定,有利于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同时手术不需要患者长期的制动,进而避免了关节发硬、痉挛等不良后果。另外钛合金作为新型的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耐腐蚀性,与骨组织及软组织结合后生物相容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内固定弹性,避免骨折片有移位发生,进而降低了肌腱发生感染、粘连等几率。手术方法选择内固定进行,操作更为简便,降低了对患肢部位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固定后对足部留下的瘢痕较小,通过精准和可靠的对骨折部位固定,减少了对神经功能的损伤,钛板与组织的融合,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4]。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指标、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相比更优,证实了上述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足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这与孙立[5]等人的研究:“足部骨折以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骨折部位的恢复,有利于预后的改善”这一结论相符合。

综上,足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取较好的临床效果,促进了患者骨折愈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可在临床积极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仲谋.微型钛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足部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3):231-232.

[2]李若伟.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2):64-65.

[3]雷洋,曹玉强,张永久,等.微型钛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足部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8):170-172.

[4]姜新强,张防.微型钛板内固定对足部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复合医学,2021,7(6):4-7.

[5]孙立,吴卫东,吕峰,等.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