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董宁宁

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 271500

【摘要】目的 研究产科剖宫产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作为主要对象,采取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表法,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运用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上有显著性优势,可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产科;剖宫产;护理效果

近年来,剖宫产技术愈发成熟,在产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备受广大产妇的推崇和认可。虽然我国的剖宫产手术技术已经颇为成熟,而且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也是相对较为完备的,但剖宫产毕竟属于侵入性的手术操作,机体在围手术期会产生应激反应,而且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影响产妇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不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1]。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是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组成的护理团队,医生和护士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为剖宫产产妇提供完整的、全面的、科学的诊疗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2]。本次研究共选取在我院产妇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作为主要对象,旨在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医护一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总结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分别是2022年1月、2023年4月,将在该时间段内于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表法,60例每组。观察组: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38岁,平均年龄是(27.95±2.56)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6±1.08)周。对照组:年龄的取值是23-39岁,年龄平均值是(27.98±2.15)岁;孕周37-41周,平均值是(38.78±1.02)周。统计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P>0.05,说明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是有可比性的。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成立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小组中包括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医生和护士共同开展工作。患者入院时,医生和护士共同接待患者,并共同查房,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行为,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在查房时,医护人员共同向患者介绍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注意事项等等,并介绍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向患者和家属说明预防并发症的方法,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出现并发症后患者有恐惧、紧张情绪。在手术结束后,护士负责帮助产妇选取舒适的体位,而后为患者盖好被子,注意保护产妇的隐私,持续密切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和波动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及时汇总产妇术后护理的情况、术后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等,与医生共同讨论产妇术后的护理和治疗计划,发现漏洞时要多沟通交流,并做出及时调整。护理人员参与到主管医生的查房工作中,了解产妇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和切口出血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针对性处理。让产妇及早与婴儿接触,鼓励产妇及早让婴儿吮吸,鼓励其进行母乳喂养,以缩短产后泌乳时间。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模式开展工作:晨间交接班结束后,医生和护士分开查房,医生主要是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并下医嘱,护士遵照医生执行护理操作,医生和护士负责各自的工作内容,互相之间并无交集。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共包括两项内容,分别是术后并发症、术后身体恢复的时间。

(1)术后并发症:统计术后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剖宫产产妇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有切口感染、便秘、尿潴留,计算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将两组的计算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2)术后时间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身体恢复时间指标,共包括4项指标,分别是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将两组的各项时间指标进行组间对照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时运用的软件是SPSS27.0,计数类的指标(n/%)在检验时使用的是卡方,计量类指标(均数±标准差)检验时使用t作为检验方式,最终获得的统计值P,如果大于0.05,则提示是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而<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见表1。

表1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尿潴留

便秘

发生率

观察组

60

2(3.33)

0(0)

1(1.67)

3(5.00)

对照组

60

5(8.33)

4(6.67)

4(6.67)

13(21.67)

χ2

/

/

/

/

7.212

P

/

/

/

/

0.007

2.2术后恢复时间指标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两组的各项时间指标相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比较术后时间指标(±s)

组别

首次排气时间(h)

首次进食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观察组(n=60)

8.15±1.26

6.68±1.41

9.96±1.56

5.85±1.06

对照组(n=60)

15.56±2.37

13.23±1.98

20.53±2.37

8.97±1.12

t

21.384

20.873

28.856

15.672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我国目前的剖宫产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但剖宫产在很多方面依然有别于其他外科手术,对于围手术期护理的要求更高。常规护理主要是倾向于为病患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常规护理对其病情的康复速度并无促进性作用[3]。而医护一体化护理是医生和护士协同配合的一种护理模式,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各司其职,更多的是相互配合,为产妇提供完整的护理服务,这对于改善医疗水平、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均有重要意义[4-5]。本次研究显示,经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的剖宫产产妇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并且产妇术后的身体恢复速度更快,住院时间也是相对较短的,体现出了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运用在产科剖宫产的临床护理上是有明显优势的,对于促进产妇术后身体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阿侠,王海霞.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贵州医药,2021,45(7):1151-1152.

[2]张慧.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6):124-126.

[3]齐晓倩.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3):189-191.

[4]陈玖梅,刘志芳,沈夏清,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高危孕产妇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1):2970-2972.

[5]黄晖.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中体温、麻醉后寒战及手术结局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5):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