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实践

刘鹏

(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理念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是建筑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环保和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然而通过相关分析调查可以发现,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期间,时常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此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建设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实践,希望为相关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管理;影响因素;绿色施工理念

引言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理念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绿色施工理念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环保、节能、可持续的施工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提升建筑的经济、环保性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热门话题。

1.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

1.1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与资源

合理的应用施工材料,比如钢筋、模板及木方等大型材料和施工用水辅助材料等等,正确的应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制定施工材料的计划,再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情况制定精细化的材料使用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则要进行现场核实,随后再提供材料。

1.2管理施工设备

除人员外,施工材料与设备也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重要资源之一,其对施工过程和项目施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若是材料及设备不符合要求,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若是项目施工期间应用的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存在材料强度不足、材料成分不稳定等问题,此时就有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降低、耐久性下降,增加了工程隐患和质量风险。而若是施工期间所使用的设备性能参数不达标,如起重设备的吊运能力偏低,那么在吊装施工材料时,就有可能会因为吊装的材料总量过大而导致设备倾覆,从而引发安全事故。而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而将施工材料分批次运输,此时就会因为花费更多的时间而影响项目整体施工进度,引发进度延误事故,同时还会增加一定的施工成本,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1.3环境意识薄弱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环境因素也会从多个方面对项目的正常施工以及给绿色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天气条件是施工中最常见和直接的环境因素之一,其也是影响范围、程度最为严重的一类环境因素。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遭遇诸如强风、暴雨、高温或严寒等恶劣的天气条件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产生影响。例如当遭遇强降雨时,雨水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积水,道路泥泞,影响人员以及施工机械的进出。同时当大量雨水渗入基坑土壤后,会导致基坑土壤含水率过高,此时就会影响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引发基坑塌陷等事故。

2.强化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理念的对策

2.1加强能源管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加强能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对策,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全面的能源审计,评估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确定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领域,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建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并记录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例如使用节能灯具、安装可调节照明系统、采用高效的空调和供暖系统等。同时,应优先选择使用能源效率高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高性能绝缘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等。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来监测和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采光等参数,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制定并执行能源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能源管理的责任和要求,确保能源管理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同时,建立能源管理评估和考核机制,对能源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2.2定期维护设备

强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对策是定期维护设备。定期维护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设备的类型、规模和特点,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该计划应包括维护频率、维护内容、维护时机等信息,并合理安排维护工作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在开展施工材料时,需要仔细核对材料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如核对钢筋直径、混凝土配合比等。同时还应当检查材料上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是否清晰完整,此外还应当核对实际到场的材料数量是否与进场单或采购合同一致。避免因数量不足或过多引起施工延误或浪费。而在开展设备的验收时,除基础的检查质检文件与外观以外,还应当进行试运行。例如对于塔吊等大型设备,应当要求专业班组完成设备的装拆,并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检。当发现存在质量缺陷时,不得允许该批次材料以及设备入场。质检合格后的材料与设备应当及时转运至指定存储区域。施工管理人员应当保证存储区域安全、干燥、防火,对于易损坏或敏感材料和设备进行特殊保管,避免受潮、碰撞或其他损坏。

2.3施工扬尘管理

强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对策是施工扬尘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扬尘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扬尘污染,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对于易产生大量扬尘的施工区域,可以采取封闭或覆盖措施进行遮挡。例如,在拆除工程中使用封闭式拆除设备,对露天堆放物料进行覆盖等,以减少扬尘的产生和传播。通过湿法处理降低扬尘排放。对于需要进行破碎、研磨或挖掘的工作环节,可以采用喷水、洒水等方法,将施工区域保持湿润,降低扬尘的产生和扩散。为施工人员配备适当的防尘设备和工具,如防尘口罩、防护服等。同时,使用带有粉尘收集装置的设备和工具,减少扬尘的产生,并及时清理收集下来的扬尘。建立扬尘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扬尘情况,及时发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可以利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扬尘监测。

2.4严格执行绿色施工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者应将绿色施工标准作为管理和监管的核心指导思想,以确保绿色施工标准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对于这一点,需要在项目计划和验收标准中明确规定绿色施工标准的要求。同时,为了确保绿色施工标准得到有效实施,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和考核机制。在全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绿色施工标准的落实。此外,管理者需要通过监督检查等方式,强化对绿色施工标准的实施和质量监管,并针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和追责。此外,还需要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绿色施工标准的检测和评估效率。在审核制度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审核程序,审核结果需记录并定期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以反馈给管理者和其他相关部门。在考核机制方面,需要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包括工程绿色性能指标、材料选用标准、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并根据考核结果,奖惩分明或进行个人评优和荣誉授予等方式,以激励和引导建筑工程人员落实绿色施工标准。

总结

总而言之,想要完成高品质高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对绿色施工理念的有效应用,结合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落实相应的应对对策,从而保障管理工作顺利运行,助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军.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建筑施工与发展,2021,3(12).

[2]刘博.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化肥设计,2022(60):56-58.

[3]王亮.绿色建筑中绿色施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