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曹丽

十堰市中心血站机采科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血站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采血的70例献血人员,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采血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满意度

血站采血护理中护理干预是物理工作重要内容,能够影响血液采集质量及献血者满意度。在采取过程中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提高采取安全性[1]。基于此,血站采血护理中需要求采血人员具有较高专业采血技能及较高服务能力,采血过程中需对献血者情绪进行安抚,便于采血顺利完成[2-3]。目前血站采血时多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已无法适应现阶段医疗卫生形式,导致血液报废率较高。本研究采取血站采血中献血人员对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血站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采血的70例献血人员,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42.39±3.25)岁。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3.26±2.31)岁。所有献血者在献血前均进行一般检测及血液检测;均为无偿献血且对本子研究内容呈知情态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采血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向献血者讲解采血相关知识,并认真回答采血者提出的疑问,缓解焦虑情绪,促使采血顺利完成。

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小组,由采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专门小组,完善采血会制度,提高规范化及程序化,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提高责任意识,并定期组织小组会议,对护理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并实时调整护理方案。(2)采血前需要对采血者进行健康指导,讲解注意事项、流程并对细节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采血时需选择弹性较好,管径较粗的血管,提高采血效率,同时降低疼痛感,在献血者面前准备采血使用针头、血袋等并认真检测采血装置,采血过程中指导献血者按照节奏握紧,放松拳头,主动与献血者沟通,保持轻松状态。(3)采血结束后拔出针头并嘱咐对穿刺部位按压15分钟,嘱咐献血者原地休息,20分钟后方可离开,在此过程中可给予细节性服务,观测献血者面色情况及姿势,确定无不良反应后可离开,告知献血者献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食,并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面色苍白、呕吐、大汗等。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由医护人员经患者同意采取问卷方式进行,评估护理服务态度、穿刺操作、采血环境及采血质量,问卷满分100分,很满意(>90分)、较满意(65~95分)、不满意(<65分)。

1.4统计分析

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面色苍白

大汗

呕吐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5

2(5.71)

0(0.00)

0(0.00)

2(5.71)

对照组

35

4(11.43)

2(5.71)

1(2.86)

7(20.00)

χ2

6.325

P

0.003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很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5

20(57.14)

14(40.00)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5(44.12)

12(34.29)

8(22.86)

27(77.14)

χ2

5.327

P

0.011

3.讨论

血站采血工作主要是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科学收集,将质量过关的血液及时供应给临床治疗,因此需要保证采血质量,在采取过程中需要给予献血者有效护理干预,能够保证采选工作顺利进行[4]。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献血工作,提高对献血工作的正确认知,进一步提高满意度,本研究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直指导。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血站采血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其进行指导,能够成立持续质量改进专业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知识掌握度,同时促使护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增加责任意识,为献血者提供舒适采血环境,有利于采血工作顺利进行,向献血者讲解采血及献血知识

[5];在采血前告知采血流程以及后期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提高献血知识认知度,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采血时根据献血者心理情况进行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并且改善采取环境,提高舒适度,采血后加强献血者不良反应观测,协助患者改善不良反应。研究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干预能够规范操作行为,为献血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采血质量[6]

综上所述:血站采血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进一步强化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忻凡,王海霞.持续质量管理在门诊抽血室抽血患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 2022, 28(3):884-885.

[2]董永光.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 2020, 12(20):13.

[3]张玉苗,邹晗.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提高血站采血科采血护理质量中的实施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5):136.

[4]李洁,樊晶,李红珠,等.叙事护理在采血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 2021, 34(6):657-659.

[5]Inman T , Torres E .Blood Culture Collection Teams Reduce Contamination Rates and Reduce 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20, 48(8):S40.

[6]Lazzerini M , Mariani I , Semenzato C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satisfac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quality of care at childbirth: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the WHO standards[J].BMJ Open, 2020, 10(9):e03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