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李晓梅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武乡中学校   046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化的时代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讨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快捷、方便。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的总目标。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现象

  虽然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这一学科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并不作为升学考试中的一门学科,虽然相比以往人们对它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重视的程度也是相当有限的,大多数学生都愿意把时间花费在高考学科的学习上,而相对的减少一部分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出现,导致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材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已有的信息技术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后,没有办法也没有地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学生会产生一种学而无用的感觉。

二、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1增强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也慢慢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并不作为高考的考试科目,所以在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科重要性上来讲,往往会把信息技术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画等号,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真正的作用和价值,有的学校甚至还会把属于信息技术的课时挪到其他考试科目中,学校和教师的不重视,课时的减少,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从根本上对信息技术重视起来,不能将学生局限于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意识,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2因材施教

  学生会因为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或因为学习兴趣的不同,多方面的原因会导致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水平不同,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教师在设计课堂时就需要有所针对的设计,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大多会兼顾大部分的学生,导致优秀的学生对于知识的不满足,水平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吃力,想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例如,在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信息社会及其发展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组,再由教师课上传授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能够自主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向老师提问,将学生分层次的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3强化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强化学生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现代社会,学生身处信息社会中,自小就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到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上网搜索获取生活和学习相关的信息,但是受自身认知限制,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准确评估信息价值,对其进行有效筛选。

  例如,在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信息一课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并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筛选能力。所谓信息意识,具体是指学生对信息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的信息意识决定着学生的未来长远发展。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在节假日和课下时间经常耗费时间上网打游戏、听音乐、聊天等。对此,需联合学校、教师和家长多方力量,逐步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强化他们的信息筛选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绿色学习网站,让学生逐步掌握上网学习,筛选信息的能力。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模拟一些现实场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主动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任务,进而强化他们的信息意识。

2.4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出现,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的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新。一名优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才能保证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开展。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就要求教师在能够保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只有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

  结束语: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时期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

  参考文献:[1]王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