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朱海锋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林业局林业管理中心

摘要:林业工程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从环境发展的角度来看,推动林业建设可以防风固沙、减少当地水土流失、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林业工程建设可以拉动就业,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充分利用闲置用地,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水平。要求相关人员牢固地把握相关核心技术,立足于地区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且有效的林业种植方法,以此来有效地提高育苗成活率,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对此,重点介绍了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相关要点,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引言:

   新时代下,林业是经济的关键性支撑,现代林业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创新,在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工作中引入成熟、有效的技术方法,有力地确保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苗木培育而言,其往往包含了育苗、移植、造林、经营和伐木等相关环节,每一个环节均能够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上一个环节的漏词,且对下一环节产生影响,为了能够提高林业工作质量,那么必须要求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达标。

1影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因素

1.1规划因素

部分地区在实施营造林工程时,未综合考虑多方面条件,林业工程营造林规划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仅仅满足了上级下达的工作要求,而忽视了森林资源的质量,导致出现了林木存成率低、密度不合理、树种选择不适宜等情况,从而加大了后期管理的难度。

1.2管理因素

部分林区营造林经营管理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林区经营成本高、经营效益低。尽管近年来已采用了现代化经营管理技术,但在实施过程中,因监督不力等原因,森林火灾、乱砍乱伐等现象频发,影响了营造林质量。

1.3技术因素

在林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营造林质量与营造林技术密切相关。林业工程的实施,不仅要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因此,营造林工作人员需具备较高的营造林技术水平。但是,一些营造林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营造林工作质量的提高。栽种树木时,由于缺少技术引导,在选种、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林木成活率较低。

1.4人员因素

从事营造林工作的大多是本地农民,在营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专业养护人员不足,导致药剂喷洒、病虫害防治、旱季灌水不及时,严重制约了营造林工作的有序开展。

2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1严格挑选移植造林时间,做好移植管理

在移植造林活动开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移植时间,苗木幼苗的种类不同,生长周期也存在较大差异,适宜的移植时间能够直接影响苗木自身的移植成活率,同样关系着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国南北方气候环境差异较大,以北方地区为例,3~5月气候普遍回暖、冰雪消融,树液流动,树木开始生长发芽,根系的再生愈合能力较强,苗木处于萌芽阶段,生长条件良好,此时移植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提高人工造林的效率和质量,有效降低移苗给苗木种植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南方各地气候存在一定差异,以华南地区为例,气候条件较为稳定,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因此,在移栽幼苗时机的选择上,可以结合苗木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移植时机,南方夏季温度较高,通常在早晨和晚间的气候较为凉爽,能够有效提升根土含水量,此时的苗木生活率最高。

2.2确认苗木移植栽种规格,提高造林效果

我国造林工作开展的形式种类较为多样化,包括重点工程造林、合作造林、集体造林、国有农场造林等。在造林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造林规划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和需要的时间,技术人员结合具体的要求选择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开始移植造林活动。以乔木科作物为例,我国大部分的大型乔木科幼苗的移植规格以120厘米为限,只有在植株生长高度达到120厘米的情况才会考虑开始移植造林作业,以此保证苗木的移植成活率;小型乔木的苗木幼苗的生长速度较慢,体型较小,通常在苗木生长到40厘米的高度时就可以开始移植作业。为了尽可能节约土地空间,满足造林所需的苗木数量的需求,在工作中需要根据造林安排适当调整苗间距离,适当增加栽种密度,并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保苗和补种,保质保量地为造林活动提供足够的可移植的幼苗,为营造良好的造林效果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2.3明确技术要点

苗木移植造林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相关技术要点予以牢固掌握,如此才可确保苗木移植的成活率,这便是造林的关键点所在[11]。具体而言,苗木移植时应确保苗木根系的完整性,避免移植后苗木无法使用新环境,土壤中的水分、养分难以被苗木完全吸收。对此,工作人员应对苗木根系予以重点保护,促使其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从而健康成长。同时,移植时不得损伤苗木,若运输过程中剐蹭了树干的表面,便直接影响了苗木的成活率。另外,移植完成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由于蒸腾的影响而使苗木渐渐枯萎死亡。具体而言,向苗木树冠喷洒水分,确保树干根系的土球完全湿润,以此来满足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

2.4加强监管

为了提高营造林工程质量,应在施工期间加大监督。首先,主管单位要加强对林业项目的检查。营造林工程完成后,根据不同的林区管理范围,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对林区苗木进行定期养护,对生长不良或死亡的苗木进行重新栽种,以提高营造林成活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重视,明确影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兼顾整体与局部,科学规划、合理种植,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精细整地、严格管护,持续提升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

2.5加大对林木的保护力度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的防治关乎树木的健康状况,也是林业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之中,需要加大对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树木的预防工作。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树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苗头,及时进行处理,并且还要跟踪进行治疗,如果情况严重,还要做好树木的隔离工作,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同时,也要做好树木的保护工作,例如,对于不耐寒的树木要及时做好御寒措施,对于生长发育不好的树木,要及时清除杂草,或者要及时输送“营养液”,要及时清除缠绕树木的藤蔓,这些工作都将有利于树木的养护。

2.6强化技术人员综合素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移植造林活动最终取得的成果与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在移植造林活动中为了更好地提升移植造林活动的质量,需要在工作中根据养护活动计划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划各类工作细节,根据苗木不同生长周期开展不同的工作任务,保证养护工作能够按照预期要求严格执行;为了帮助技术人员有效处理应对苗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类突发情况,需要做好培育人员的培训工作,引导工作人员不断对现有的培养方式进行技术优化,提高造林活动的质量和完成度,提升移植造林的活动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推动国家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需要做好苗木的培育和移植工作,明确其中的关键性技术要点,保证苗木在培育过程中能够健康地存活生长,推动林业事业进一步发展。为了能够有更好地促进林业发展,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为林业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创设优质的条件,在获取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的同时,有力地保障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娄高丰.探究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12):132-133.

[2]孙保清.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20):38-39.DOI:10.14051/j.cnki.xdyy.2020.20.016.

[3]周艳.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20):72-73.

[4]王荣永,范冉月.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18):88-89.DOI:10.19754/j.nyyjs.202009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