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轨道工程车运维模式和新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浅谈轨道工程车运维模式和新技术分析

曹文卿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深入发展,轨道工程车功能的逐渐完善,对轨道工程车的维护保养及运营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如何高效、绿色地运用轨道工程车,如何更好地发挥轨道工程车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轨道工程车的营运效率,降低碳排放,应用新技术等。文章对轨道工程车的运维方式以及新技术在轨道工程车上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轨道工程车 运维模式 行车安全监控  地面分析系统

0序言

轨道工程车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它承担着调车、紧急救援、网轨检测、隧道探伤、隧道清洗、钢轨维护,接触网施工等重要的任务。工程车的操作及维护的管理方式、岗位融合、专用工程车的维护界面划分、工程车日常维护及深度维修模式,是目前急需要探索和优化的工作。

1 轨道工程车的岗位和职能划分

1.1 运作方式的分类和现状

经前期调查研究,目前轨道工程车的运维岗位和职能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按职能划分,进行集中管理。该模式通常是轮乘制,诸如设备车间负责所有段场设备的维护及维修,乘务专业负责车辆的驾驶,其余各专业负责功能的操作,如上海地铁、苏州地铁、福州地铁、南昌地铁、成都地铁等;二是专业整合,实现人车统一化管理。该模式通常是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统一归属同一车间管辖,实现运用及管理上的统一化。这种方式行业内一般多由设备车间或工程车车间统一管理,如大连地铁、兰州地铁、沈阳地铁、西安地铁等;三是运管修一体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管理及“一专多能”的深度融合,作业人员既懂操作又能维修,可极大节约人力成本,如长沙地铁、厦门地铁等

1.2各运作模式的优劣对比分析

以上几种模式在行业内都有运用,具体模式的选择应与线路构架及人员配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按职能划分模式

按职能划分模式的优点在于专业化,精细化,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容易,分工明确,缺点在于接口较多,人力成本较高,流程运行比较复杂,处理事件的效率不高,责权利不易界定,容易出现管控的真空区,属于最传统化的模式;

(2)专业整合模式

按专业整合模式的优点在于可有效提升运用与管理效率,既实现集约化管理,又基本保留了传统模式的优势,该模式对于人力管理上优势不大,工班人数较多,特别是日勤人员,更多时间是闲置,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3)运管修一体化模式

此模式对人员利用效率上有显著提升,但对一线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及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提升全员的技能水平,需要车辆制造商从产品的技术支持、维修的工装工具、设备操作、维护的专业人员等多个方面,提供工程车辆运维的全系统解决方案,和持续的技术支持。

2 工程车的日常维护及深度维修模式的探究

2.1工程车检修体系的演变

地铁工程车的维护保养,实行“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实行以检查保养为基础、项目修理和计划性修理相结合的检修制度。在起初,基本是参考国铁工程车辆的维护体系以及地铁行业的固有特点,基本采用一级保养(周期30天)、二级保养(周期60天)及辅修、定修的方式,直至目前仍有部分地铁单位沿用该种模式。但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壮大,地铁工程车施工作业量也不断增加,为保证作业安全,提高效率,大部分地铁单位对工程车的检修体系做了调整,基本变成了由月检、半年检、年检为支撑,故障修、专项修、架大修为辅佐的工程车辆维修体系。调整后的检修体系较之前,检修频率有所提升,检修也更系统。

2.2检修体系的展望

地铁工程车不同于电客运营车辆,虽然使用频次高,但运行里程较电客车辆少,目前的定期检修模式可能造成部分部件过度修、车辆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以各系统部件的寿命周期及使用状态为基础,通过部件故障造成的影响程度、故障率等大数据,适当确定检查周期而开展检修,是可以减少因定修造成的资源浪费。检修保养正是车辆制造商所具备的优势,制造企业在生产中对零部件的寿命都有一个合理的预期,让制造商参与车辆的维保和检修工作既能满足地铁公司对车辆的保养及检修要求,减少车辆因检修而造成的停运,又能降低地铁公司的运用成本及运营风险;制造商面对的是不同的地铁公司,这样可以以制造商为平台,加强各个地铁公司的交流与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加快地铁的建设步伐,制造商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收集地铁公司的实际需求,优化产品属性,形成闭环发展模式,把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车的运维以专业运管修一体化模式运行,更能节省人力成本和维护成本,转移地铁运营的风险,通过运维的新模式运行,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使地铁工程健康有序发展。

 3 地铁工程车新技术的应用和维保业务拓展

3.1新能源车辆的应用

目前国内地铁工程车还是主要以柴油动力为主,在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下,柴油机的环保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碳排放指标会成为禁锢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为减少碳排放,新能源绿色动力势在必行。

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地铁工程车是用蓄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can通讯总线、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型逆变器,变频交流牵引电机作为动力单元,替代原有的柴油机和变速箱的组合。电池第一种是铅酸电池,优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单位体积能量小。电池的使用寿命4-5年,目前广州地铁的蓄电池车就采用该系统,单次充电可以满足大约200公里的运行里程;第二种是锂电池,优点是单位体积较铅酸电池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大约6-10年,缺点是造价较高,但综合成本来算经济性要优于铅酸电池。在电池保护方面,为适应各地不同的天气,电池还可以选装电池保障系统,通过电池保障系统来使动力电池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电池的衰减。

3.2专业化车辆

地铁运营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对地铁工程车辆的装备也并不完整,合理配备地铁专业车辆,是保障地铁高效安全运行的硬件保障。对于接触网、钢轨、隧道作业的车辆,地铁公司应该按照一定的运行里程来配备。随之各个地铁公司运营线路的增多,运营里程也随之增加,运营的风险就变得更大,合理的配备工程车辆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地铁车辆在运行中,与其运行相关联的有钢轨、接触网、隧道等,合理的对这些固定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尤为重要,按照目前地铁车辆的运行密度,天窗期内只有3个小时左右的施工时间,人工的检查维护达不到地铁的实际需求,专业的设备才是效率的保障。

3.3专业车辆的维保服务

上述车辆专业性更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多,地铁用户培养这样一批技术人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时专业的维保队伍对于地铁用户来说更为重要。例如天津地铁的钢轨探伤车,目前天津地铁只有一台探伤车,探伤分析员一名,每周需要探伤一条线路,工作异常繁重,必然影响探伤报告的提交速度,如果由专业团队来运行,增加探伤车数量,和地面分析员,可大大提高探伤的工作效率,同时可覆盖周边城市的地铁探伤工作,使地铁资源得到整合和合理运用,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当设备和人员整合后,车辆的备件,人员匹配将更加合理,效率更高。

综上,地铁工程车的发展和运用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合理的利用资源,高效的进行工作,借助外部的力量,完善保障体系,将是明天的目标。

4  结论

由以上调研和讨论,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4.1轨道工程车领域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集中优势力量,建立新的团队,将运管维一体化做成标准。

4.2轨道工程车功能多样化。轨道工程车的多样化功能,可以有效减少轨道车辆,隧道、轨道伤损的而出现,保证电客车辆运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对提高运营效果莫大的帮助。

4.3 轨道工程车的现代化和专业化。轨道工程车未来发展的主方向就是新能源动力加上人工智能,绿色新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同时,还能降低能耗,人工智能的加持可以使轨道工程车更好适应轨道交通智能化的需要,降低人工操作率,使其更准确更有效的工作。

4.4 以制造商为平台,整合资源,使车辆的通用件比例提高,减少备件库存量,提高工程车的检修效率,总结各地铁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车辆的性能,利用中车企业的技术平台优势,组建更专业的维保和运营队伍,更好的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①,②…《关于地铁工程车运维模式的探究与优化 》  作者:杨超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科技风》2020年第23期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