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3

浅谈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研究

李洋子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受到高度重视,许多城市片区因其居住品质、建筑质量、配套设施等问题,将面临以拆除重建为主的城市更新。本土公共生活方式是当地居民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普遍的日常活动范式,是在“人”的维度上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指征,是一个城市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拆除重建不可避免会重塑城市土地空间组织关系,从而影响片区公共生活方式的延续。为了避免城市随着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衰减,应当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过程中针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进行研究,并通过“空间、人、服务”三个维度对特定场所、匹配人群、社会日常三大要素进行识别、研究、干预。

关键词:本土公共生活方式 拆除重建 城市更新 分析模型

正文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受到高度重视。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存量土地供给方式,是释放土地潜能、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及破解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1]。针对拆除重建类的城市更新的各个方面已有相对丰富的研究和实践,但在研究上大多聚焦于空间功能优化、土地开发强度调控、重点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等议题,在实践中大多关注于解决用地性质改变、容积率调整、居住商业产业等空间供给等土地空间管控问题,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化和影响关注较少。然而作为居民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普遍的社会日常活动范式,本土公共生活方式是在“人”的维度上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指征,是一个城市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拆除重建不可避免会重塑城市土地空间组织关系,从而影响片区公共生活方式的延续。本文尝试对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延续和发展本土公共生活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简要的干预思路。

2.公共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物质生活水品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越来越关注。根据社会学家大卫切尼的相关研究,生活方式并不是对个人日常生活的简单描述,而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在消费和休闲偏好上区分不同人群的一系列行为习惯[2]。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该城市中众多社会群体都普遍进行的某种消费或休闲行为可以被定义为这个城市的公共生活方式。如果这种行为根植于本土社会发展历程并被大众认知为当地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生活日常习惯,那么这种行为便可以被定义为这个城市的本土公共生活方式。

3.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对一个城市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内容,因为它不仅是居民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普遍的日常活动范式,而是在“人”的维度上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指征,是一个城市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生活方式是一个城市中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社会生产方式[3],是人与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互动并对其进行塑造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中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活力体现。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生活方式会产生持续性的规模性的消费行为,从而催生出巨大的特定消费市场,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甚至延伸出对旅游经济的巨大贡献。从城市空间学科的角度出发,公共生活方式是一个城市特色内生塑造力量之一,这些具有普遍性群体性的生活行为产生了特定的空间需求,从而不断强化一个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餐厅、商场等经营性空间的特色和独特性,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人文空间和魅力场所。

一座城市的公共生活方式可以涵盖很多内容,其中一些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一些随着近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消费升级而逐步兴起,如上网购物、手机点外卖和野外露营等,但“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应该是那些最大众化、与本土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紧密相关、并且长时间持续存在的日常生活行为,如生活在水网密布地区的人们热爱钓鱼,成渝地区的人们爱吃火锅,广东地区的人们对早茶和点心习以为常。

4.拆除重建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潜在影响分析

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方式,拆除重建因可以使城市问题直接得到改善、拉动资本要素的流动、土地增值利益再分配等效用在城市衰败地区被经常使用[4]。虽然城市中许多片区切实需要以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更新,但是通常片区拆除重建后原本的公共生活方式会被颠覆性改变,甚至因为其所依赖的空间载体和社会组织关系被改变甚至消失。为了更好地分析本土公共生活方式被影响的过程,本文提出对生活方式的存在支撑条件进行梳理,并形成一个初步的模型,以探讨拆除重建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潜在影响。

基于大卫切尼从社会学角度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延伸,本文尝试将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定义为“具有本土特色并成为当地社会群体生活日常的某种消费或休闲行为”。从该定义中可提取出两个核心要素,“当地社会群体”和“社会日常消费休闲行为”。根据约翰弗里德曼的场所营造理论,场所的定义涵盖四个必要条件:1)较小的空间尺度2)周边有居住人群3)具有人们赋予的社会日常属性4)一个或多个聚集和相遇的节点空间

[5]。该理论从城市空间角度揭示了生活方式所需要的必要载体,即场所[6]。两种理论一个从生活方式的行为和主体出发,一个从空间载体出发,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分析观察某种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的三个维度,对应的要素分别为“特定场所——场所使用者——社会日常消费或休闲行为”。在城市系统中,特定的空间是场所的载体,特定的“服务”是社会日常行为的支撑,特定的人群是使用者的来源,由此可以延伸出特定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存在需要的三个基本支撑条件,即特定的“空间——人——服务”。综合基本要素和各自对应的基本支撑条件,可以构建出一个初步的场景分析模型(图1)。

图1: 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模型构建示意图

从该模型出发,可以简要分析拆除重建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潜在影响。首先拆除重建会导致空间维度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影响原有特定空间组织方式所支撑的场所,若原有的某种空间被完全排除在重建蓝图之外,那建立在该种空间上的场所也无法延续,反之若这种空间在拆除重建中被保留或重新塑造,那么场所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其次,原有空间的改变也会导致特定空间用途所能产生的服务发生变化,从支撑条件供给侧影响特定的社会日常消费或休闲习惯。再者,拆除重建可能会改变该地区的人群构成,若原有的特定人群发生迁移,那么这种人群中对场所的使用者可能面临消失,若新来的人群有类似的社会日常消费或休闲习惯,那么便可以产生新的场所使用者。

由上述简要分析可得出,无论从要素角度还是支撑条件维度,拆除重建均会对更新范围内原有本土公共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如果不进行主动干预,随着拆除重建在各个片区不断推进,一个城市整体上的本土公共生活方式会面临被削弱或消失的可能,甚至导致城市特色弱化丢失的风险。

5.场景模型视角下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识别、分析和干预

为了避免城市随着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衰减,建议在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到实施过程中将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纳入统筹研究,并通过“空间、人、服务”三个维度对特定场所、匹配人群、社会日常消费和休闲行为三大要素进行识别、研究、干预。

首先,在规划编制前需要在现状调研过程中结合居民意愿调查和实地踏勘对更新范围内城市的本土公共生活方式进行识别,梳理出现状存在的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场景类型,并建立多个场景分析模型,明确出每个具体场景存在所匹配的场所、人群和具体社会日常消费和休闲行为,最终形成现状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模型库。

其次,在规划编制中需要结合片区的城市更新规划目标制定,对各类场景进行研究评价,明确需要保留、延续、发展的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类型形成目标场景体系,并根据各个目标场景模型的支撑要素进一步研究确定需要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条件,融入城市更新规划的策略中。

另外,在城市设计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各目标场景所对应的特定场所,结合“空间——人——服务”三个维度,以“社会日常消费或休闲行为——场所使用者——特定场所”的分析研究顺序开展片区整体的城市设计[7],提出清晰明确的场所营造措施,并在必要情况下将各个场所需要的空间规模、建筑面积、公共空间规模与位置等重要内容纳入土地用途管制和空间设计的管控引导要点中。

最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明确各类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场景的具体实施方案,对重点场景应结合招商引资、项目运营、社区自治运营等运营维护方面制定实施计划,在整体项目实施后,结合更新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对建成场景进行评估,在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暴露,以不断反馈优化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延续和发展工作框架。

6.总结和展望-300

目前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在研究议题上和项目实践中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化和影响关注较少。长期来看,拆除重建不可避免会重塑城市土地空间组织关系,从而影响片区公共生活方式的延续。本文重点关注本土公共生活方式和场景,并通过相关理论构建了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简要分析模型,提出了“空间、人、服务”三个支撑条件维度以及具体场景所需的特定场所、匹配人群、社会日常三大要素,并浅析了该模型视角下拆除重建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的潜在影响和具体研究干预的建议。目前本文在分析模型构建层面仍然比较初步,对本土公共生活方式研究的具体指标和评价标准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对具体城市的案例研究和拆除重建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实例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苏海威,胡章,李荣. 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改造模式和困境对比[J]. 规划师,2018(4):123-128.

[2]ChaneyD. Liestyles [M].London:Routledge,1996.

[3]ChaneyD. From ways of life to lifestyle: rethinking culture as ideology and sensibility From way,inJ.Lull(ed.)Culture in Communication Age [M].London:Routledge,2001.

[4]赵燕菁. 旧城更新的财务问题[J]. 城市规划学刊,2021(3):4-5.

[5]Friedmann J. Place and Place-Making in Cities_A Global Perspective. 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2010, 11(2):149-165.

[6]FriedmannJ. Reflections on Place and Place-making in the Citie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7, 31(2):257-279.

[7]王富海. 以“活动—内容—空间”为序开展城市设计[J]. 城市规划学刊,202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