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中的“小石头”: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故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1

胆囊中的“小石头”: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故事

刘尊香

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超声诊断科  四川成都  610100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丰富,不少消化系统疾病就诊率也随之升高,而胆囊作为消化系统重要器官之一负责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若胆道不畅通、阻塞,则胆汁易在胆囊中长时间停留,致使越来越多的胆汁在胆囊中淤积、凝结,使胆囊中出现“小石头”,发生胆囊结石的风险较高,此时患者往往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疾病虽可被治愈,但部分患者缺乏专业、正确的疾病鉴别能力,导致其易忽视腹痛的成因,误断此症状为普通肠胃炎而延误病情,故尽早诊断对于患者病情控制意义重大。

据悉,超声诊断技术兼具安全性、精准度,能够在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早期做出准确诊断,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重要依据。那么胆囊中的“小石头”由何产生?超声图像是怎样的?让我们共同探讨胆囊中的“小石头”: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故事。

胆囊结石成因

依据胆囊结石的化学成分不同,临床上通常将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包含几种胆汁内成分的混合型结石,以及由寄生虫引发的寄生虫性结石,这些结石的产生主要有生活习惯、慢性炎症、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引发,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胆囊结石的具体成因吧!

1.不良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习惯是多数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成因,胆囊结石也不例外,若患者长期缺乏运动、身体肥胖以及特殊身体时期(妊娠期孕妇),则其体力活动量相对减少,易出现腹壁松弛、内脏下垂,使胆管受到周边胃肠道及皮下脂肪组织的长期压迫,进而造成胆囊肌张力减退,胆汁流通、排泄不畅,使得部分胆汁逐渐淤积、浓缩、沉积在胆囊内,形成胆囊结石。

2.胆囊慢性炎症

胆囊属于消化器官,易因患者情绪、周边组织器官炎症等影响而感染慢性炎症,且胆囊黏膜也易受浓缩的胆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导致自身免疫系统紊乱而发生炎症,胆囊内出现慢性炎症后,其中坏死脱落的黏膜逐渐在胆囊内滋生细菌构成一个核心,促使胆固醇、胆红素沉积,随着患者慢性炎症病情的迁移,逐渐形成胆囊结石。

3.饮食失当

日常饮食习惯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吃早餐、喜欢甜食、进食量变化大、进食时间不固定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使胆汁成分改变,胆汁分泌量增加,胆汁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形成结石。

4.胆固醇代谢失调

胆固醇代谢失调患者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往往偏高,若此时发生胆汁淤积,胆盐减少等情况,则极易形成胆囊结石。

5.不良卫生习惯

不良卫生习惯者更易感染肠道寄生虫,致使进入胆道或胆囊内的蛔虫虫体或虫卵刺激、阻塞胆道、胆囊,进而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据悉,腹部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接近100%,是胆囊结石的首选诊断方式。那么,胆囊结石在超声影像中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呢?如何评估不同性质、形态、位置的胆囊结石呢?

混合性结石:由胆红素钙、胆固醇和碳酸钙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的结石,常为多发,颗粒较小,直径不足1cm,相互堆砌成多面体。

胆固醇结石:多单发、呈球形,强回声、声影,直径0.5-5cm较大,比重小,可在胆汁漂浮,随重力而移动;

泥沙样结石:胆囊后壁增厚、粗糙;声影不明显;

充满型结石:胆囊回声及胆汁无回声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囊壁弱回声暗带;囊壁上有月牙形强光团;声影“三合征”;

胆囊颈部结石:强回声团常变得不明显,仅显示胆囊肿大,伴颈部有回声,有胆汁衬托时,颈部结石表现典型,横断面可见“靶环征”;脂餐试验可帮助判断颈部是否阻塞。

综上所述,不良生活习惯、胆囊慢性炎症、不良饮食习惯、胆固醇代谢失调、胆道感染寄生虫等是诱发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而超声诊断技术对于早期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是胆囊结石重要诊断手段,能够辨别混合性结石、胆固醇结石、泥沙样结石、充满型结石、胆囊颈部结石等胆囊结石类型,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