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腹部超声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 

袁志萍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科   201208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确诊为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超声图像, 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探究腹部超声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出13例非均匀弥漫性浸润型患者(43.33%)、7例叶段状浸润型(23.33%)、6例病灶局限性浸润患者(20.00%)。所有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所有患者的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异常,区域主要位于肝脏的叶段或小叶内。结论 腹部超声对于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评估病变的程度。

【关键词】腹部超声;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应用效果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功能正常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在老年人群中,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更高,主要表现为肝脏脂肪堆积、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程度不同,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2]。腹部超声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诊断方法,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直观地观察肝脏实质回声变化,对肝脏脂肪变性进行早期、轻度的检测,并且具有无创、实时、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腹部超声在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3]。本文将重点探讨腹部超声在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确诊为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超声图像。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并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1)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或肝功能检查等确定存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患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身体状况较稳定,能够完成相关检查和随访。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重要严重的肝脏或全身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等。(2)肝功能明显异常,如严重的肝功能衰竭。(3)存在其他明显的肝脏病变,如肝结石、肝血管瘤等。(4)存在重要的心脏疾病或肾脏疾病。

1.2方法

患者采用腹部超声进行检查,检查前需禁食,患者取仰卧位,应用阿洛卡 F37超声诊断仪,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的腹部,以肝脏为中心进行多切面扫查。通过移动探头,我们可以观察肝脏的各个切面,观察肝脏实质回声情况。记录肝脏大小、形态、回声强度、均匀性等指标。对肝脏内脂肪沉积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是否存在局灶性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同时,对患者的体重、血脂、肝功能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腹部超声对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的检出情况、患者肝脏功能与其他指标情况及声像表现类型。

2结果

2.1 诊断检出情况

3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出13例非均匀弥漫性浸润型患者(43.33%)、7例叶段状浸润型(23.33%)、6例病灶局限性浸润患者(20.00%)。见表1。

1 诊断检出情况(n=30

脂肪肝类型

发病例数

检出率(%)

非均匀弥漫性浸润型

13

43.33

叶状浸润型

7

23.33

病灶局限浸润型

6

20.00

2.2 患者肝脏功能与其他指标情况

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的同时,对所有患者的肝脏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查。所有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平均值为(78.3±12.5)U/L。其中,18例男性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46.9±9.8)U/L,12例女性患者的AST水平为(38.5±8.6)U/L。所有患者的AST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此外,所有患者的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也均高于正常范围,平均值为(65.8±13.2)U/L。

2.3声像表现类型

在肝脏超声检查中,所有患者的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异常。

13例非均匀弥漫性浸润型患者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匀,部分区域呈局灶性低回声或高回声,这些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可能呈斑点状、条索状或片状分布,且范围广泛,遍布整个肝脏。这些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可能代表脂肪浸润的程度较轻或较重的区域。

7例叶段状浸润型患者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匀,主要局限于某些叶段或小叶内。这些叶段或小叶内的脂肪沉积程度较高,呈现出局灶性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与周围的肝脏组织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叶段状分布。

6例病灶局限性浸润型患者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匀,主要局限于单个或多个局灶性区域。这些局灶性区域内的脂肪沉积程度较高,呈现出局灶性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这些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可能与周围的肝脏组织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分布。

3讨论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群体逐渐增加,老年相关疾病也日益凸显。在这些老年相关疾病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指的是老年人肝脏内脂肪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局部堆积的特点[4]。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诊断方法如肝功能检查和肝组织活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们可能需要较高的成本、有创性或并发症风险[5]。因此,寻求一种无创、低成本且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变得尤为重要。腹部超声作为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式,在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对声波回波的接收和处理,可以形成图像以观察器官和组织的情况。谭娜娜[6]学者表示,腹部超声检查在老年人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上具有卓越的效果。它能够准确地发现腹部内异常的部位并向医生反馈,对相应的治疗和诊断起到了重要的检测作用。因此,腹部超声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并值得被推广。与本文研究成果一致。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30例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不同类型的非均匀性脂肪肝具有不同的超声表现。在肝脏超声检查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脏回声异常。这些回声异常的区域主要位于肝脏的叶段或小叶内,这进一步证明了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特征。肝脏由多个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又分为几个肝段。在正常情况下,肝脏的超声图像上显示的是均匀一致的回声。然而,在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由于脂肪沉积不均匀,导致肝脏的回声不均匀。这些局灶性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可能呈斑点状、条索状或片状分布,超声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此外,局灶性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的分布和范围也与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类型有关。非均匀弥漫性浸润型的患者中,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可能广泛分布在整个肝脏,呈弥漫性浸润状[7]。叶段状浸润型的患者中,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可能呈叶段状分布,局限于肝脏的某些叶段或小叶内。病灶局限性浸润型的患者中,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可能呈单个或多个局灶性分布,局限于肝脏的某些区域。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的同时,我们还对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查,包括ALT、AST和GGT水平。ALT和AST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当ALT和AST水平升高时,表明肝脏存在损伤或炎症反应[8]。而GGT则是反映胆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当GGT水平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胆道梗阻或胆囊炎等疾病[9]。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ALT、AST和GGT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这表明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10]

总之,腹部超声在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直观地观察肝脏实质回声变化情况,并可对其类型和程度进行评估。同时,相关指标的检查也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情况。因此,腹部超声在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地位。

参考文献

[1] 柳健,朱峰发,唐娟. 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腹部超声表现和血脂变化特点[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1):42-45.

[2] 王学芳. 腹部超声评估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疾病严重程度的效果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5):490-494.

[3] 吴继京. 腹部超声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1):93.

[4] 张佳圆,李滨,张雪棉. 用腹部超声检查对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型诊断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7):164-165.

[5] 马燕,张维铭,胡富宏. 腹部彩超对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筛查的价值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0):1940-1942.

[6] 谭娜娜. 腹部超声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7):136-137.

[7] 金静,潘剑,张勇胜,等. 腹部B型超声脂肪肝声像阳性体检人群人体成分、血脂水平分析[J]. 内科,2023,18(4):346-349.

[8] 常雪丽,李靖,魏素萍. 腹部超声在社区≥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7(6):15-17.

[9] 王海艳. 腹部超声在诊断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3):233-234.

[10] 李娅萍. 腹部超声在老年非均匀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影像技术,2018,3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