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给排水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给排水建设研究

巫涛

51340119870524131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水资源缺乏问题显得较为突出,这很容易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引入和使用海绵城市理念,不仅能够让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还能够让城市的蓄水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这能够让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果变得更为理想。相比较传统的市政给排水设计来说,海绵城市理念在使用过程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工业化城市在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中,需要对海绵城市理念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够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城市居民创造更为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市政给排水;建设研究

引言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市政污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提升排水系统功能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绵城市”目标,为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规划概念,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安全等问题。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是将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雨水、污水等全部排放到排水系统中,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水循环系统,通过城市内的绿地、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化等手段将雨水收集、净化、储存并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用水、改善水环境、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等目的。海绵城市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还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规划师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和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海绵城市的认知和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造更加宜居、生态、健康的城市环境。

2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意义

市政工程的基础设施之一就是给排水工程,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给排水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给排水工程系统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能够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使城市水资源使用率得到提高,通过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建设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市政给排水系统,并使其相应的系统功能得到优化,同时对有关的基础设施不断的进行完善,能够使水资源利用率获得大程度提升。二是使城市现阶段出现的一些关于水资源的灾害问题得到解决,并减轻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所带来的压力,其对防洪防雨有良好的效果,见图1。三是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科学融入环保理念,不仅能够有效处理当前城市供排水系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还能使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

3市政给排水道路建设存在问题

3.1给排水的效率不够高

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建设都并不满足现阶段的排水需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类问题,是由于给排水系统建设的更新速率与城市发展速率并不相符,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降水系统超载方面,譬如在城市进入到多雨季节后,如果突发大规模降雨,那么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就无法及时完成雨水排出的工作任务,这会导致城市产生重大的内涝灾害。之所以会出现这类问题,大体是因为给排水的管道施工建设质量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区域出现了管道坍塌的现象,还有一些老龄人口聚集的区域,给排水系统建设并不合理,这些都是导致排水效率无法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倘若这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

3.2并不重视给排水建设

除了上述问题,影响到了市政工程中的给排水建设工作之外,政府职能部门对给排水建设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和贯彻。有一部分地区的政府职能部门将日常的工作重点放置在经济发展和建设层面,对市政规划建设并未引起重视,从事给排水设计和建设的工作人员数量十分短缺,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本无法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给排水项目建设完成后,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对给排水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这会直接影响到给排水工程后续维护的最终效果,也难以让给排水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市政给排水建设策略分析

4.1构建合理的生态排水系统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给排水设计理念,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就是为了构建合理的生态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径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首先,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合理的生态排水系统,就是要求设计人员要以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基本原则,对城市各个区域内的水体进行全面综合的规划与管理,如在小区内和建筑内部,尽量减少硬化地面面积较大的路面和广场等公共空间面积,这样不仅能够减少雨水对道路环境带来的污染,还能将雨水径流转化为水资源再次利用起来,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其次,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合理的生态排水系统,还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小区和建筑,可以采用植草沟、渗透铺装等方式,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有效吸收;对于一些地势较高的小区和建筑,可以采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方式,将雨水径流吸附在路面上进行再次利用;对于一些地势较高且地势较低的广场、花园等公共空间面积,可以采用土壤渗滤技术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然后进行再次利用。

4.2车行道设计

设计市政给排水过程中车行道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设计人员设计车行道给排水时,会发现其与人行道的设计很相似,但因为车行道的车流量大,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车行道的特殊性,需要将排水系统的密度设置在合理范围内,通过防滑设计理念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确保路面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发挥出海绵城市理念在车行到给排水设计中的最大价值。在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过程中,必须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在确保道路功能健全的同时,科学规划绿化带,这样能够使雨水迅速向绿化带汇集,适当车行道表面的径流减少,增加绿化带能完善道路的蓄水以及渗水性功能。选择车行道路面材料时必须要以透水沥青混凝土为关键原料,从而能够保证车行道的路面透水性以及抗滑性较高。在设计透水沥青路面过程中,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可选用半透水或全透水沥青路面。全透水沥青路面省略了防水层的设置,地表的水可以迅速的渗透到地下,和地下水汇集在一起。

4.3雨洪调蓄设施建设

雨洪调蓄设施是指通过各种工程措施来调整雨水和洪水的流动,以达到减缓洪峰、增加地下水补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首先是雨洪调蓄设施的概念和作用。雨洪调蓄设施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雨水和洪水对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雨水和洪水的流动,保障城市的水资源安全,防止城市内涝和水质污染。其次是雨洪调蓄设施的建设技术。建设雨洪调蓄设施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人工湿地、雨水花园、生态屋顶等。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和洪水对城市的影响,还能够美化城市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进和运用的过程中,进行市政给排水建设是很有意义的,只有如此才能够降低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为城市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在城市给排水建设过程中添加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能够极大地提升城市的蓄水能力和净水能力,这是贴合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的。

参考文献

[1]杨勇.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建设中的运用[J].工程与建设,2022,(3):763-765.

[2]薛竣.海绵城市建设与市政给排水策略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