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3

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蔡文辉沈橙王斐宏王家华叶亮陈思明郑光华尹航王世平

杨红飞  欧洪波  杨鹏生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是供电系统建设中十分关键的一环,这将会直接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就现阶段来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仍旧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足,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此,主要讨论了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技术原则,分析了现阶段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阐述了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方案,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提高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质量。

关键词: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供电稳定;施工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现阶段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逐渐渗透并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便捷,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能作为电子设备的主要驱动能源,社会对其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加强电力系统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则是供电系统建设中十分关键的一环,需要保障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质量,加强技术控制并落实施工管理,而在分析施工技术方法和施工管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原则

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质量第一原则、规范性原则三项原则,如图1所示。

图1: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过程当中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不同地区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和质量要求存在着鲜明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施工单位就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例如在施工建设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量该地区的温度、湿度特点,判断客观环境对于材料保存、施工建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调节施工技术方法,降低环境因素对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2、质量第一原则

确保施工质量是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当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一大原则,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例如如果出现电流混淆问题,则很容易会诱发安全事故,同时如果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质量不达标,对于后续的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带来较大的冲击,影响地方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考量如何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之上更好地协调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效率等多方因素,确保配方架空线路施工顺利推进有序开展。

3、规范性原则

电能是现阶段人们生产生活的刚需产品,因此不难发现电力系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到的施工内容也相对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保障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施工质量,就需要遵循规范性原则,通过优化管理手段、完善规章制度等多种方法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而保障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有序推进,提高施工质量。

二、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常见问题

就现阶段来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常见问题包括电路电线问题、防雷避雷问题和杆塔设置问题,如图2所示。

图2: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常见问题

1、杆塔设置问题

杆塔设置是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杆塔设置的合理科学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线路能否正常搭接,而在杆塔设置的过程当中合理选择杆塔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杆塔内部材料可以分为木杆杆塔、水泥杆杆塔和金属杆杆塔三种类别,不同类别的杆塔其性能特点是存在鲜明差异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则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杆塔材质。但是就现阶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在杆塔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充分考量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做出适当调整,例如并没有台风抵御需求控制杆塔材质,也存在部分施工单位过于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次充好,降低了材料的质量,这就导致了杆塔的抗风能力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埋下了较多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

2、电路电线问题

电路电线问题也是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主要可以从线路架设、接地工程、线路检修、线路监控四个角度来展开分析和讨论。

首先,从线路架设的角度来分析,在线路架设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因为施工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或者是施工态度不端正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线路连接不当,很容易会出现短路情况。事实上,线路架设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如果工作人员对于线路架设的原理、布设的方式了解较为欠缺则很容易会出现架设失误。

其次,从接地工程的角度来分析,在接地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常见问题包含电缆埋坑深度过大或过小、电缆线路与热力管道等相应地下管道的距离控制不当、坑内填充不规范、电缆绝缘性能无法满足实践要求等相应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接地工程的施工效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再次,从线路检修的角度来分析,在线路检修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工作人员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并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检修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等问题影响了检修工作落实的效率和质量甚至检修安全。

最后,从线路监控的角度来分析,在线路监控的过程当中需要合理选择监控技术和监控设备,进而及时的发现线路是否出现问题,并锁定出现问题的位置,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信息参考和数据支撑,但是如果技术和设备选择不当,则很容易会影响监测功能的有效发挥。由此可见,在电路电线施工过程当中会出现较多的施工问题,加强对该环节的控制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防雷避雷问题

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施工环境特点,因为配网架空线路多布置于室外,这就意味着在施工乃至于线路投入使用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会受天气情况的影响出现线路损坏问题,尤其是在运行期间如果出现雷电天气且配网线路被雷电击中,则很容易会出现大范围的线路损坏,影响正常供电,因此必须做好防雷避雷设计。但是常常会因为防雷避雷设施设置不到位或在设计过程当中并没有充分考量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进而导致了防雷避雷功能并没有充分凸显出来,影响了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

三、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措施

1、确保杆塔施工质量

在杆塔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杆塔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熟读国家规范标准以及合同要求,明确施工建设目标以及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好问题预测,对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尤其需要做好数据测量和信息收集,明确施工区域的环境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对施工设计图纸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保证施工设计图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施工建设期间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管理,结合防风要求合理选择杆塔材料,落实材料的全过程控制。在材料采购环节加强市场调查,明确不同材料的性质、性能特点以及施工实际需求,考察商家的商业信誉、供货能力、所提供货物的报价以及货物质量,选择购买成本相对较低且质量过硬的材料,为施工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在材料运输,储存环节做好材料管理,避免材料的运输储存过程当中性质性能受损。在材料正式应用之前需要落实材料的二次检测,分析材料的质量性能是否受到影响,以此为中心避免出现因为材料问题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

最后,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落实施工工作,确保杆塔的性能质量符合于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则是保障杆塔的抗风强度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在施工建设后需要落实质量检验,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予以整改,以此为中心保障杆塔的施工质量。

2、有效落实架空线路架设和接地工程

架空线路架设和接地工程是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内容,这对于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线路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做出调整。

在线路架设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需要考量如何更好地保障线路输电效率,对施工方案作出有效优化和调整,同时需要着重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则是有效避免出现连接不到位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对布置方式和布置原理有明确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落实线路架设工作[2]

在接地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有明确了解,分析埋地深度以及与管道之间的距离和回填土成分,并做好线路绝缘和装置防腐等相应工作。首先,埋地深度数值需要超过0.7m,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障与大地相连的效果。其次,在施工技术选择和分析的过程当中需要着重关注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是否会对电缆产生破坏和影响,在此基础之上以提升施工效率为中心对施工技术方法做出优化和调整,如果在接地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存在其他管道,例如热力运输管道,这时在施工方案确定的过程当中则需要控制与热力运输管道之间的间距,一般情况下应当保障间距数值超过0.1m。再次,在回填土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土质分析,明确回填土中是否存在杂质,做好回填土清理工作。最后,在焊接环节需要做好防腐保护工作,以此为中心保障施工质量[3]

3、落实线路检修

现阶段架空线路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其运行和投入应用之后出现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应用检修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检修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除了需要充分考量检修方法配备专业性人才队伍以外,更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则是检修设备对于检修效率以及检修结果的准确性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检修设备过于老旧,则无法及时的发现线路存在的问题,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调节资金拨付结构,引入更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在此基础之上发挥先进设施设备的优势,对检修方法做出有效优化和调整。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此为中心有效落实线路检修工作,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4、加强线路监控

做好线路监控合理应用监控技术将会直接决定在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期间其运行问题能否被第一时间发现并有效解决,在线路监控的技术优化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相应现代化技术的技术优势,配合相应的监测设备更好地了解线路运行情况。就现阶段来看人工智能检测设备也逐渐应用于配网架空线路监控当中,合理应用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打破线路监控的时空局限性,收集实时数据,进而提高问题风险的预见能力、分析能力和响应能力

[4]

5、防雷避雷处理

做好防雷避雷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防雷避雷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量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客观环境和地理地形,例如如果配网架空线路所处区域树木相对较多,那么其防雷避雷处理方案就不能与空旷平坦地带的防雷避雷处理方案相一致,为了更好的提高防雷避雷效果,工作人员还需要分析哪些杆塔容易受到雷击,并在此基础之上增加绝缘体的设置个数,降低雷电击中的几率。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配网架空线路规划合理安置避雷线,分散雷电作用强度,进而更好地降低雷电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近几年来安放防雷器和降阻剂也是较为常用的防雷措施,防雷器可以更好的降低配网架空线路遭到雷击的可能性,而降阻剂则可以通过调整线路电阻值的方式来降低雷电击中后对于配网架空线路所带来的影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邀请专业工作人员安装防雷器使用降阻剂,进而达到较好的防雷避雷效果[5]

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管理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高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施工质量,除了需要加强技术控制以外,还需要从管理手段做出优化和调整,保障施工质量,如图3所示。

图3:配网架空线路管理措施

首先,想要保障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高管理效能,完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相应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建设目标对规章制度做出优化和调整,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则是做好责任机制建设、考核机制建设和奖惩机制建设,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向、工作重点,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落实的规范性和科学性[6]

其次,需要加强材料设备的管控,材料对于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而设备对于施工效率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确保材料质量符合于施工建设需求,同时在设备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建立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机制,在引入先进仪器设备的同时,定期定向落实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施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可以要求设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人员在设施设备维修工作落实之后做好信息登记,明确设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人员的姓名、时间、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方面为后续设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参考和数据支撑,另外一方面在出现设施设备运行问题时可以及时追究责任,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最后,需要优化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监理机制,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安全控制、合同信息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等多个角度着手展开分析,明确在配网架空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的因素,通过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的方式来对施工监理机制作出有效优化和调整。在监理机制完善的过程当中需要秉承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需要秉承符合性原则,即根据工程特点、工程规模、复杂程度、审查标准优化监理机制。第二,需要秉承全面性原则,落实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管理,实时跟进施工工作,动态管控,及时的发现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分析相应的优化路径和解决对策,提高监理效能[7]

五、结束语

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现阶段来看,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杆塔设置问题、电路电线问题以及防雷避雷设计问题等相应问题,为此则需要从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角度加强管控,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秉承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质量第一原则、规范性原则,确保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工作有序推进有效开展,提高配网线路施工工作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霜,沈文斌.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7):4-6.

[2]练文.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6):87-88.

[3]黄馨,李喜龙.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风,2020(25):132-134.

[4]魏鑫.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223-224.

[5]李建新.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9):167-168.

[6]郭治赣.试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与处理方法[J].知识文库,2017(22):192.

[7]苗培义,刘春媚.简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7(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