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诊断和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诊断和预防

布马热亚木·托乎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塔里木镇畜牧兽医站    842000

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在肉牛养殖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旦肉牛感染了此病,通常会出现体温上升、精神萎靡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肉牛的健康生长。此病首例是在新疆地区被发现,随后向多个地区蔓延。在肉牛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加强管理,科学防控,降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率。本文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保证防治工作的合理化,提高防控的水平。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特点诊断预防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危害较为严重,并且任何品种和年龄阶段的肉牛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此病的传染力极强,并且传播速度快。如果病牛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死亡率很高。此病具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患病牛和带有病原体的肉牛都会成为主要的传染源。此病作为二类动物传染病,如果防控不及时的话,将会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此病的病菌不仅会传染给肉牛,还可能传染给其他的反刍动物。目前来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情况越来越严重,给肉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对此,农业部门应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当地农户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避免疫病的爆发。

1.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

1.1流行情况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肉牛,但其他动物也有传染的可能,如羊、兔等,但总体来说发病率没有肉牛高[1]。病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和患病肉牛直接接触,还有共同饮水、食物喂养等也有着较大的感染风险,此外,患病牛的口鼻分泌物、唾液、精液等都会引发疾病。牛结节性皮肤病具有无差别感染的特性,但是奶牛和黄牛的感染率更高一些。病牛已经痊愈以后,体内也会携带少量的病菌,这种情况会在3周以后消失。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2临床症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时间一般在14-28天左右,一旦肉牛被感染,在发病初期病牛会有食欲下降、坐立不安、体温升高等情况,发热状况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病牛的口腔和鼻腔中会分泌大量的脓性黏液,还会导致肉牛患上角膜炎。如果是奶牛感染上此病,其胸部、乳房和四肢等位置会出现凸起的结节,用手触碰病牛会有明显痛感。随着病情的加重,有些小结节可以自行消退,但大部分的结节会逐渐溃烂,从而引发蚊虫的叮咬。即使治愈以后,也会形成伤疤,很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此外,病牛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和四肢水肿等现象。如果病牛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出现死亡的现象。经过将病死肉牛解剖发现,其呼吸道表面有明显的病变情况。总的来说,一旦患上此病,肉牛会出现消瘦、丧失生育能力,母牛会出现产奶量下降、流产等症状。

2.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当养殖人员发现肉牛有可能感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以后,要对病牛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确诊其是否患上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目前最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分别是血清学检查法和病原鉴别法。

2.1血清学检查法

首先,检测人员要对病牛采集血液,然后将其进行血清分离,经过多次实践证明,最快速好用的手段是病毒中和测试法,蛋白免疫印迹技术的灵敏度较高,而且准确率也可以得到有效保障,经常被应用在养殖业疫病的诊断中。

2.2病原鉴别法

此方法的操作流程是从病牛的患病部位取下一小部位样本,或者对病牛的口鼻分泌物进行病原检测。病原鉴别法的操作简单,并且成本较低,此技术可以对病牛的血液、唾液、口鼻分泌物等进行病原体的鉴别[2]。传统的病原鉴别法是使用显微镜来完成的,在显微镜的观察下,会发现病牛的样本中存在短管型病原体,虽然可以大致识别出是痘病毒,但是不能精准的定位病毒的种类。

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3.1加强日常管理

在肉牛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定期对肉牛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监测,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的肉牛要立即将其隔离起来,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如果确诊肉牛患上了牛结节性皮肤病,要对该病牛生活过的区域进行全面的消杀,并将疫情上报给有关部门。对于病死牛的尸体、粪便等要做无公害化处理[3]。此外,还要对圈舍内的蚊虫进行灭杀,对周边的环境和进出人员及车辆要做到全面、彻底的消毒,避免病菌的大面积蔓延。

3.2加强监管的力度

动物疫病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的力度,定期对辖区内的肉牛养殖场进行疫病检测。要加强对动物原产地的管理,防止养殖人员从疫病流行地区引入外来肉牛,如果存在检疫不合格的肉牛,要将其上报给检疫部门进行全面身体检测,对于病死肉牛的尸体要监督养殖人员进行无害化处理。

3.3提高养殖人员的养殖水平

养殖人员要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加强对疫病的防控。首先要规范养殖场地的建设和选址,位置要远离居住区,靠近水源,还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完善。此外,要加强肉牛的饲养管理,科学配比饲料,提高肉牛自身的抵抗力。最后要制定科学的消毒方案,定期对圈舍内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应选用毒性小、效率高的化学药剂,并及时清理干净肉牛的排泄物,给肉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存环境,降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率。

结语

综上所述,牛结节性皮肤病对于肉牛养殖业带来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因此养殖人员应提高重视,加强对疫病的防控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率。此外,农业部门也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加强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认识到此病的危害,并让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对肉牛养殖户进行指导,提高其疫病防控的水平,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振江,杨秀娟,刘昌,等.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诊断和预防[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2(6):35-37.

[2]沙如拉.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及防控[J].农牧与食品机械, 2021, 000(005):P.85-86.

[3]王同淑.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控[J].中国动物保健, 2022, 24(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