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刘秀琼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重庆黔江  409000

[摘要]目的:探析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80例慢性心衰患者被分观察组(运动康复+情绪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干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显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情绪管理;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是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可以是失代偿状态,还可以是突然恶化、加重的状态。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活动耐力下降、体液潴留和疲乏,同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比如冠心病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时间很久引起高血压的心肌损害,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或者心肌炎带来的损害,也可以是限制型心肌病或者风湿性心瓣膜病的过程[1]。上述疾病引起的各种各样心肌病的状态,都可以表现为慢性心衰。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要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要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2]。适当的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耐力,提高心功能,配合有效的情绪管理,使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此,本研将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运用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对研究过程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3)未参与其他研究。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2)出血倾向或恶性肿瘤;(3)其他影响研究的因素。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奇数号40例纳入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52.5±7.8)岁。偶数号40纳入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74岁,平均(53.2±8.2)岁。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1)每天进行2次散步,每次散步时间为10~30min,时间从10min逐步增加到30min,中途若有不适,立即停止并休息;(2)指导患者做运动体操,主要以活动全身关节为主,以缓慢活动为宜,每天1次,若活动过程中有不适,立即停止并休息。

1.2.2 情绪管理

由于患者患病后,大部分患者均有情绪低落,不爱交际,医嘱依从性较差,对自己没多大信心,此时应该对患者实施情绪管理:(1)首先主动向患者了解心理顾虑,用温暖的语言与其交流,让患者慢慢打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痛楚;(2)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向患者宣教,让患者了解该疾病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病情,通过正规治疗与训练,是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3)有必要向患者介绍同病室或其他恢复较好的病友,使患者获取战神疾病的信心;(4)交代家属、陪伴多与患者交流,减少患者独处乱想的机会,多听患者倾诉,并及时排除患者的顾虑,时时要鼓励患者。

1.3 观察指标与标准

1.3.1 运动功能

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即在6min中内患者在平地上走的距离(6MWD)[3]

1.3.2 生活质量

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4]

1.3.3 满意度

采取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以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表示满意情况。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显著(均P<0.05),具体见表1;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5.83%(23/24),对照组为75.00%(18/24),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6MWD(m)

MLHFQ(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0)

224.1±67.3

366.7±89.2

44.6±6.5

42.8±5.3

观察组(n=40)

225.4±71.2

438.6±94.7①②

45.1±7.1

40.1±5.0①②

注:①与干预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储留[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临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患者病情,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同时,患者身体状况和情绪等也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介于此,本研究一方面通过运动康复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6-8]。另一方面通过情绪管理来舒缓患者的焦虑、抑郁,使其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遵医嘱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从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后,6分钟步行距离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要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也很明显,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均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

参考文献:

 [1] 许佳怡,张真真,陈俊彦,等.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效果的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1):80-83,86.

[2] 俞剑东,郁艳梅,张佳. 协同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9):1295-1299.

[3] 冷培,管建华. 针对性护理联合早期心脏康复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2):306-308.

[4] 王娟,史敏,尹姣,等. 心肺运动试验指导下的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6):881-882.

[5] 杨烁,孟娟,袁丽霞. 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为基础的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观察[J]. 上海医药,2023,44(1):40-43.

[6] 董瑞,张玉.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3,47(15):1868-1870.

[7] 张蒙蒙,李倩,丁宁. Orem模式下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108-110.

[8] 管思彬,张庆柳. 抗阻训练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3):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