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水墨媒介在动画融合性创作中比较研究——以宋代主题故事《苏堤春晓》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3
/ 2

数字与水墨媒介在动画融合性创作中比较研究——以宋代主题故事《苏堤春晓》为例

翁吕麦    沙彪通讯作者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中国传统美术片中“水墨动画效果”是最具中国文化风韵和特质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为中国动画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荣誉。随着光影数字虚拟技术的蓬勃发展,水墨效果特质与数字媒介技术在动画短片创作中融合性运用也随之而来。数字技术与水墨媒介的混合应用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点,相辅相成,形成同频共振的融合效果。本文以动画短片《苏堤春晓》的制作为例,对数字技术与水墨媒介在动画融合性创作中展开研究,并发现其中的表现规律与可行性手法。

关键词:水墨动画;数字水墨;苏堤春晓

从涂鸦、描绘、复刻、再现到动态图像出现以及当下的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动画从美术到影像以及现在的数字与AI,动画创作有着无限的技术表现空间。

中国古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高度,是中华民族的神采与智慧,而水墨动画又是中国动画领域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魅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将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中的数字图像技术与传统水墨媒介融合应用,能够为动画创作中增添更具有笔墨韵迹的动态效果与风格特质。在数字与水墨媒介的融合性创作中,结合 “宋韵”主题小故事,发挥数字媒介和水墨媒介的各自优势,并赋予故事独特的艺术与文化意蕴,以及水墨动画表现的多样性。

一、勘察与调研

习总书记曾指出,“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历史上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习俗、古代建筑、自然景观等。短片围绕“宋韵”主题对杭州这座城市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名片的重要坐标之一,将西湖作为创作的主要背景,选取其中“苏堤”等特色景点作为动画叙事表现的主要场景,从历史、空间、经典器物等维度选取元素,使数字、水墨、地域特色及历史逸闻等能够进行多维度混合媒介的融合提炼,最终选定“苏轼治淤泥造堤”的故事主题,并融合坊间逸闻传说典故“牛郎织女相会鹊桥”作为故事的再设计,引出苏堤的建造思路,丰富短片的故事内容。

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学派动画飞速发展,传统特色文化在动画中获得新的多元化地应用与传播,水墨动画又是中国动画学派在国际中享誉业界比较重要的篇章。本文从“宋韵”文化大方向切入,围绕地域历史与民间故事的再设计,将数字技术与水墨表现作为动画实验创作的研究主体,展开思辨。从2022年田晓鹏导演的动画长片作品《深海》中可以看到,其在制作上采用极具东方特色的绘画元素和呈现方式,采用高饱和度的色彩进行渲染,运用“粒子水墨”技术使得每一帧的画面都堪称视觉盛宴。由此可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故事,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与水墨媒介相融合表现,在水墨动画实验创作中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二、提炼与论证

通过实地考察游历与草图构思,查阅《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故宮書畫圖錄》、(日)铃木敬编的《中國繪畫總合圖錄》、《宋画全集》等古代书画图录,从古代宋画中汲取图像元素,对比研究角色的人物造型、服饰设定等。例如主角苏东坡的造型设计整体以随性为主,结合其诗书画艺颇有天赋,面对坎坷云淡风轻,性格潇洒乐观。角色造型设计上,身体整体圆润,衣饰随性,表情面带微笑,正处于中老年,注重身形、举止和画面效果,因此在头发上设定有两缕白发,并且设计捋胡子等习惯性动作。渔夫正值青壮年,乐于助人,对爱情憧憬,角色设定上,头戴斗笠,身着传统捕鱼服饰,四肢裸露,结实精干。将审美认识和人物身份特点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既符合当下人审美又能符合角色表现的造型。

1988年上海美术电影片厂创作的水墨动画《山水情》,是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领军之作,极具笔墨气韵和空间视觉表现力,其场景采用的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独有的表现方式,使得画面神韵依然。在动画创作中,场景设计可谓是整部动画片的基石,不仅映射了整部动画的时代背景还铺垫了短片整体的背景视觉效果。场景设计表现上,需要重视空间透视效果以及镜头景深的运动节奏与切换,通过实地考察杭州西湖和苏堤及周边环境,明确短片内容发生时间和地点,结合整体美术风格和动画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可以重新建构的“故事性”进行图像与影像创作设计。例如苏堤连通南北岸是为了解决百姓什么问题,关于苏堤有哪些历史背景及神话传说。从杭州苏堤的文化特点和环境展开合理的分析和提炼,将其与故事发展的情节相结合,对不同的场景镜头进行设计,例如岸边、芦草、渔船、苏堤等,表达出苏堤的来之不易,“青浦风景独好,爱河护堤同行”。

三、应用与实践

水墨动画并不仅是字面上所谓简单的动起来的水墨画,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提炼和运用传统元素的再设计表现,去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根据“宋韵”主题的大方向,融合苏东坡的逸闻趣事设计一个苏东坡治理淤泥的小故事。动画短片《苏堤春晓》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主旨,将治理淤泥这样一个严峻的事以一种轻松的情绪和视觉效果演绎出来,并基于水墨背景下采用多种画面效果进行综合性设计表现,使短片《苏堤春晓》整体画面与影像效果能充分演绎与展示出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的特质。

本片角色主要运用水墨毛边质感的数字笔刷进行实笔绘制,內实外虚,虚实相生,水墨动画突出“以形写神”,在有型的同时更有神韵。动画短片《苏堤春晓》在整体设色上,以偏淡雅的色调为准,复杂的妆发服饰反而给画面带来繁琐突兀感。因此在角色设计上更倾向神韵的表现,劲健的线条比杂乱的线条更能表现画面,在运用数字工具时,通过对不同的笔墨图层进行叠加,能够创造出更多有层次的笔墨效果和质感。将柔软的水墨渲染笔刷和粗犷的毛笔笔触以及明暗分明的阴影图层叠加在一起可以呈现出逼真且生动的水墨质感,笔墨的“浓、淡、干、湿、枯、皴、擦、点、染”将 “神韵”体现的淋漓尽致。另外,不同的叠加方式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笔墨韵味,而叠加不同的纹理贴图可以产生粗犷、自然、纯朴的笔墨韵迹,表现出水墨画独特的美学形式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的大美之境。

本片设计了四个主要场景:梦境、内景(屋内)、外景(西湖)、幻想中的虚拟场景等。运用了包括在“梦境”场景中采用黑白底色加以区分梦境与现实;在梦境、内外场景中都采用中国水墨传统的留白艺术手法;在室外场景采用演绎长卷的效果设定;在牛郎织女这段虚拟场景采用配色大胆的创新水墨画作为背景等方法,以及后期结合AE软件进行动态影像的整体制作。至于短片整体水墨风格,每个场景各有特色,相互联系,采用“青、赤、黄、白、黑”的国画经典配色,在绘制山水过程中结合虚实柔和,水天一色。在艺术家迈克尔·杜多克·德威特的动画《父与女》中,他也采用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中的最经典的留白和开合式的结构,结合毛笔的墨韵感将极简画面效果彰显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人性情感最深层次的内质与凄美的艺术感染力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使得动画《父与女》从情感及精神上激发了观众内心的感受,引起共鸣。笔韵也好,墨韵精神也罢,都体现出了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与意境的创造,在美学上更加重视精神的净化。因此,扬长避短,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注入短片中,合理设计故事的叙事性与视觉动态影像的整体表现,避免复杂的故事情节,弱化整体视觉韵迹。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将数字技术与水墨特质相结合融入动画短片创作中,找到数字技术与水墨媒介的平衡点,怎样运用数字技术将水墨质感体现出来以及二者融合后大于二者的效果,这也是水墨动画短片《苏堤春晓》创作实验中的探索。传统水墨动画视觉效果虽然不错,但是制作工艺相对复杂费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不仅可以虚拟再现水墨本身“墨韵感”,而且能提高制作效率,增加容错率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对中国水墨动画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实验空间和可能。

参考文献:

  1. 高玉. 动画场景设计的气氛表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 唐红平.多维视野下无纸化水墨动画的诗意建构[J].电影评介,2020(10):71-75.
  3. 张然.从《父与女》看实验艺术动画的个性化特征[ J ].设计,2014(0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