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

李疑

513701198711117082

摘要:设定模板需要精准了解元素的几何图形特点,以保证其中心线的精确性。同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需要确保模板支撑架的弯曲刚度,以提升其承重能力,维持其稳定性。在容许的偏差范围内,必须安全地组装部件。模板以及支撑点系统的质量控制和安全层面。为确保模板浇注的稳定性,必须在浇注前开展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核查整体规划设计。组装时应在整平牢靠的地平面图上开展,不可有晃动等状况,并由娴熟的操作工作人员专门承担组装和拆卸过程。尤其是超大型建设项目,不但要在项目执行前制定专门的建设方案,还需要分配有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开展详尽论述。

关键词:安装式;建筑工程;现浇建筑工程

前言

在大家的生活水准持续提高的同时,施工技术也在飞快发展的状况下,基本的砌墙墙面早已很难再融入当前社会对围护结构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标准,特别是对于安装式的高层建筑而言,对围护结构的高效率、高精度施工的需求更为急迫。而运用铝模板与拉缝技术,能够将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一次混凝土浇筑成形,这是一种关键的处理方式,它将使建筑施工方式产生重要变化。

1安装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的比照与论证

1.1基础成本比照

从建设项目的结构上看,在传统的建设步骤中,主要是运用建设原材料的原始购置,再到建设施工工地开展再拼装。在建设花费层面,这个修建方式包括了购置材料,运送,后期的人工安装和原材料的储存。选用安装式建筑工程,指的是将早已拼装好的或是装备合理后的半成品,运输到建筑施工工地,之后,再进行后期拼装。在实践中,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了运送费和后期拼装费。从两种结构形式的造价来说,组成结构的造价比基本的现浇结构的造价要低。此外,因为安装式产品的购置价格比材料购置要高,并且还能节约后期的装饰建材存储花费,因而,与基本现浇法对比,安装式建筑的施工和管理成本要低一些,在使用上有一定的优点。

1.2建筑后期成本的数据分析

建设项目的中后期成本数据是指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花费、施工工作人员花费及其一些附加花费。由于我国建设行业的高新科技进步,各种施工方式共存,且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态势。安装式施工原材料主要是将早已进行的半成品作为主要的施工原材料,在后期应用时,只需开展简易的拼装,通过这种工程施工管理方式,能够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减少后期成本。在不受建筑设计师技术指导的状况下,施工工作人员依据工程要求,直接开展安装,进而大大减少了施工周期。使用传统的现浇施工方式,在使用施工原材料时,需要在施工现场有专门的施工技术来指导,而且对现场施工结构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并且,施工效率不高,施工用时很长,施工损害的花费也很高。相比较而言,在现代化的施工过程中,新式的建筑施工措施具有更大的成本优点。与此同时,新式的建筑工程监理措施一样与建筑原材料使用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络,因而,提升在中国建设项目中,安装式工程管理的有效进行和执行也是十分关键的。

2安装式建筑普遍问题处理措施

2.1制定安全管理方案

为了确保安装式建筑施工的高效、安全进行,在施工前期,如何有效地执行安全管理方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安全管理方案中,首先要明确的是,项目主管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承担人,要以施工设计的要求为基础,制定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操作细节及其需要留意的事宜开展明确。与此同时,要遵循项目的技术关键点和施工要求,制订出一系列产品有对于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方案,并在项目开始之前,对有关的施工工作人员开展有对于性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安全管理方案,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安全违反规定行为开展及时的处理,确保施工的成功开展。

2.2提升施工原材料管理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对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开展严格的控制,确保建筑原材料能够做到施工的要求。建筑原材料在进到施工工地之前,必须并对开展质量检测,只有检测达标的原材料才能进到施工工地,才能有效地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状况。除此之外,在对建筑原材料开展管理的情况下,要保证分门别类,防止出现原材料混合使用的状况,以防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物料的质量,应遵照“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物料混合匀称,拌和匀称。同时,还应制定完善的原材料工程验收责任体系,保证责任到人,一旦有问题,能够开展问责。

2.3施工工作人员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升施工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特别要提升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培训和紧急处置培训。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吸收施工管理和技术等专业人员,提升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遵循系统的要求,对老员工的专业技能娴熟度开展取样调研,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娴熟度开展评定,确保他们能够担任各项工作。对于并没有通过考评的旧部,需要和新部一起开展培训。此外,总体建设工程的质量与技术交底关系紧密,因此,要适度地与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沟通,使其做好交底工作,同时要加强其在理论层面的沟通。与此同时,要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增加对关键环节的监管幅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采用措施。

3现浇混凝建筑工程技术

3.1建设全方向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对装饰建材、加工工艺等层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在这种状况下,施工企业应提升对施工技术的引入,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并对企业内部的人才结构开展提升。在工程建设中,要提升对工程建设中各种技术创新的训练,要提升对工程建设中各种技术创新的训练,要提升对工程建设中各种技术创新的训练。

3.2合理选择原材料

当下阶段,国内广泛选用的是现浇混凝,而现混凝土斗原材料的类型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与败,因而,现浇混凝原材料的类型和质量对现浇混凝的成与败起着是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相互配比设计时,应依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宜的硅酸盐混凝,而不是盲目跟风采用一般的混凝土斗。除此之外,在选择沙砾时,尽可能防止使用太大的沙砾,在使用混凝土时,必须使用洁净的活水,防止使用二次回收利用水,否则会对混凝土产生污染。现浇混凝在施工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便是混凝土斗社会产生裂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另添加剂开展合理的配搭,才能避免混凝土斗产生裂纹。

3.3严格管控施工质量

对现浇混凝土斗施工技术工作人员必须把握混凝土斗技术的检验要求。同时,要融合各建筑企业的具体状况,提升对建筑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对设备及原材料开展检测,并融合具体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斗施工加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加强质量管理,对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方式开展审批,避免混凝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在施工中,避免混凝裂开,并对开展了有效的控制,做到了对混凝强度特点的有效控制,进而避免混凝裂开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施工模式,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规章制度,最大限度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其广泛应用必将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墙建平.民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1,7(16):157-158.

[2]刘太春.基于价值工程的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对比研究[J].低碳地产,2016(3)

[3]李迎迎,刘子赓,李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研究[J].住宅产业,2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