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证后监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3

排污许可证后监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梅项军

宿迁市生态环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身份证号码:421127198412032238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环境保护是当今全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排污许可证是政府颁发的证书,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控制企业污染。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排污许可证实施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公司

引言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环保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以往的经营方式中,鉴于生产方式发展滞后,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环保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效果。因此,为了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政府制定了《排污许可证》。借助排污许可证制度减少企业的随意排放,不仅能够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促进了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虽然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能够更好地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环境管理制度中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遵从法律法规核发相关排污单位,持证人取得从事排污资格的制度。的污染物。活动。排污许可证制度有助于增强环境管理质量,让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参加排污管理,减少环境污染。

1排污许可事后监管要求

发证后监管是排污许可证制度发挥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是约束发证单位行为、监控和优化制度体系的根本保障。自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开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许可后监管。《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施方案》要求环保部门以企业和执法机构承诺为基础,依据“谁发证、谁监管”的原则,不断增强证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2018年1月,原环境保护部印发的《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48号)提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执法计划,重点监测排污许可证规定许可事项的落实情况,将现场检查的时间、内容、结果和处罚决定等记录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并公开。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明确,排污许可证是排污单位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要依据,要求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列为年度生态环境执法计划,并规定检查内容对违法行为的形式、定义及相应处罚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污染后监管予以法律依据和根本合规性排污许可证。

2排污许可证在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2.1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政府在制定排污许可标准时,通常首先确定企业的污染排放量,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形成的污染总量差别很大,因此政府制定的排放标准会更有针对性。同时,相关各方还将对各地区的污染状况进行详细评估,然后结合该地区的污染容量确定污染排放量[1]。因此,排污许可制度实施后,能够改进传统的污染物排放方式,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做到控制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效益。

2.2推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宣传

目前,鉴于排污许可证相关法律法规尚不为公众所知,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可能要求企业切实遵守环保要求,推动环保法律法规的适用和宣传,让企业更加自觉地承担自己的义务,更加愿意遵守相关环境法规。

2.3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

在传统的环保管理模式中,很多企业鉴于监管手段过于笼统,并不了解环保。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后,严格控制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将环保理念充分渗透到企业的企业管理中,提升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了企业的和谐与和谐[5]。

2.4激发民众的环保热情

环境保护问题应当需要公众参与。只有提升公众参与水平,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借助排污许可证的实施,能够将环境保护工作列为法律,逐步形成更好的法治环境,让人们更好地帮助企业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此外,排污许可证从某种角度上看来具备监管功能,能够让公众借助互联网等渠道轻松了解企业排污状况和环保工作落实情况,从而更好地监督环保工作。

3企业环保工作中申领排污许可证存在的问题

3.1对排污许可证缺乏了解

虽然排污许可证可能为我国环保工作指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但就目前而言,政府《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政府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要求也有限,从而致使企业出现虚假报告和隐瞒问题。一些企业的实际污染排放量与申报值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会削弱排污许可证的作用,也难以真正鼓励和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

3.2未严格遵守相关许可审查指引

现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规定,企业每年一定要提交审核材料,并严格遵守审核程序,其中包含企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检查结果和排放统计报告。许多企业的统计数据并不准确,有的甚至包含错误数据。此外,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没有严格遵守规定,经常在发现污染后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企业并没有及时参加排放检查,有的企业甚至可能拒绝检查。

3.3认证后管理平台不完善

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是排污许可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完整性决定了排污许可监管执法能否顺利开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平台的认证后监管模块缺乏必须的功能,平台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部分高峰时段会有延误。情节严重的,平台无法正常运行,严重降低发证后监管执法效率。此外,现阶段管理信息平台尚未与环保税、固废管理等系统联动,缺乏数据互通性,无法解决交叉管理和管理盲点问题。

3.4许可证核发问题

排污许可证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可证发放过程中出现的一连串问题也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现阶段,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还不完善。在立法层面和制度细节上还有很多应当需要完善的地方。申请排污许可证的流程相对复杂,专业性要求较高。参加排污许可证发放的环境管理部门和申报企业工作经验不足,对国家颁布的文件规范和法律规定理解不一。操作实际效果较弱,合法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

4完善排污许可证在企业环保工作中的运用

4.1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排污许可证以上

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有明确规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决定了其污染物排放量,因此企业的排放标准也不同。因此,所有大企业都一定要严格遵守《排放标准》。各地区环保部门一定要对本地区的污染量进行评估,以确定本地区企业的排放状况,并综合排放控制计划、经济效益、企业财力等因素,结合企业的规模确定设置。污染减排目标,促进达成控制污染的目标。

4.2推动和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为了充分发挥排污许可证的效力,国家制定了有所关联关系的《排污许可证》,还制定了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排污许可证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条件和条件。排污许可证的法律依据[3]。由此可见,排污许可证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法制建设,保障大型企业和经济组织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维持和发展,得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此外,还要完善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要真正充分发挥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功能,不仅应当需要严格审批,还应当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发放制度,对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予以各项规定,为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予以依据。从事环保工作的企业。制度基础和标准保证企业得以主动承担环境社会保护责任,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4.3不断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许多企业能够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采取使用先进的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达成企业发展与管理一体化。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

4.4促进公众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实行排污许可予以了十分强力的制度和法律依据。因此,公众应分析和认识排污许可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并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帮助企业和其他经济相关机构共同保护环境。而且,在排污许可证发放过程中,我们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体,积极引导舆论,调动公众力量,落实我国环保工作。

4.5增强环境管理工作,开展相关人员培训和整合考核

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入职考核,政府一定要增强人员的教育和技能培养,尤其是环保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相关政策理解的培训,确保环保人员得以上岗。更好有效落实企业环保工作。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大部分废物是废弃物、废气、噪声、废水等。因此,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一定要有专门的检测技术、设备和处理技术,环保工作也相对专业。因此,在仓位设置过程中,一定要先定义仓位条件,然后进行筛选。其次,要制定与环保工作相关的评价体系,其中包含资质评价、岗位评价、专业能力评价等,确保每一个新进入环保的环保工作者都具备一定的能力。此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

4.6为循证监督和执法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许可证监管执法全面覆盖,能够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完善固体废物、土壤相关排污许可指导文件,将工业固废、土壤保护列为其中。排污后许可证管理;二制定环保单行法,把温室气体、工业工程(海洋工程)等纳入排污许可证后管理中;三根据行业分类,总结前期排污许可管理经验,修编《名录》,完善分类管理,扩大管理范围;四要深入贯彻“审批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理念。增强清洁整理,促进达成全覆盖。其次,提升全覆盖质量,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结合行业优化排污配额信息平台系统各模块设计,提升标准化和可操作性,使企业得以清晰地开展排污配额信息平台系统各模块的设计工作;二是完善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排放技术规范等文件,将对实施文件内容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文件进行调整和完善,不断简化和优化、规范和明确排污许可证的内容;三是印发质量检查相关技术指导文件,有计划地组织核查活动,确保排污许可证、实施报告等质量。四是严格落实限期整改文件有关要求,对因用地、规划等原因无法办理环保手续的,要求各行业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管理方法,运用到业务中,整顿生产。

4.7增强许可审查

增强排污许可证审核,优化排污许可证申领和核发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排污许可证申请流程中,优化了申请表内容。虽然符合国家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的相关要求,但保证表格清晰、完整、规范,以便申请人得以详细了解表格各类别内容,填写申报表信息准确,避免填写错误。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情况进行全方位审核,成立核查小组,采取使用适当的核查方法和检查手段,有效审核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情况,提升排污许可证核发效率。验证工作的质量水平。核查时,应当需要详细记录参加核查的人员信息,对其分工、仪器操作等进行统计,并记录公司当地人员等相关信息,以核实公司的基本情况。企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为后续核发排污许可证予以准确信息。审核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或违规行为的,应及时提出建议并要求整改。

4.8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企业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主体,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一是要增强《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和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的形成,从法律和监管层面激发企业责任意识,为企业予以技术保障。实施过程中的分析支持、实施报告的编写以及标准遵守情况的自我监控,提供各方面的协助服务。二是增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和许可监管能力建设,严厉打击无证、依证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加大不报送执法报告等违法行为力度。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和案件运用力度,对严惩不贷逐步形成强大威慑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要增强信息公开,促进环保组织和公众的监督,借助公众监督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不断增强排污许可的严格限制。

4.9增强系统连接和协同管理

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设计一连串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协调管理工作。具体来说,我们能够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相关管理制度衔接融合联动机制,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整合现行环保制度,构建源头控制制度,细化流程和责任追究,实行全周期尽可能地进行管理,尤其是从对于固定污染源。重点关注污染物排放数据和信息平台统一整合,规范单证数据执行并与环境统计、环保税申报等工作对接,避免企业污染数据二次申报,实行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不断增强关联企业凭证征信制度,将问题企业的违规经营列为企业征信系统,提升信用报告的约束力,同时将这些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名单,加大检查频度和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排污配额义务。三是构建公众监督机制。借助政策制定、信息发布等手段,查看、公开平台信息,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参与监督工作,共同监督企业污染下载行为,发挥管的真正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一定要对于发证后监管存在的问题,从夯实监管基础、增强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全方位规范和增强认证后监管监督执法工作。在当今大环境下,环保工作已成为热门话题。如何做好企业环保工作是企业治理的重点。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后,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控制已从过去的“保姆式”环保管理模式转变为责任型环保管理模式,这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独立控制。因此,必须更好地达到排污许可标准,一定要从人员、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相关标准、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将环境保护工作有效落实到企业管理中,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利益。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与发放排污许可证相结合,有效控制了当地污染排放总量,做好了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是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在要求。它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性污染管理制度,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已对所有固定污染源实行了排污许可证核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同时,后续的制度完善和发证后监管仍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引导。规范获证后业务报告和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会计记录,加大政策制度宣传力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和技术规范制度,力争获证后监管有章可循,转变将发证制度列为日常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污染整治领域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洋.浅析某市江北新区排污许可核发工作存在的问题[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0):149-151.

[2]徐继先,陈齐,李伟华,曹艳,钱狄鑫.浙江省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系统建设思路及进展[J].中国信息化,2021(09):106-108.

[3]华淑艳.关于排污许可制度发展现状及与环保相关管理制度有效衔接的能效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