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虐童事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幼儿园虐童事件分析

刘艳玲

南京技师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摘 要:幼儿园虐童事件不仅是一种非人道的行为,也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行为。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强烈愤慨。虐童行为表现在身体虐待、精神虐待和性虐待三个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幼儿教师生存和工作压力过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堪忧;幼儿园管理不够完善和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健全。

关键词: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原因

一、幼儿教师虐童行为发生

也许幼儿教师“虐童”的现象长期就存在,但造成当前“虐童”行为突出并受到普遍关注的情况,各国对于虐童的界定大同小异,基本上把对儿童的虐待和忽视划分为以下几种:

(一)身体虐待

身体虐待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不仅对幼儿身心造成伤害,更严重的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幼儿在控制情绪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受到消极影响,他们难以用语言来抒发,而是习惯采用直接的行动或者是攻击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愤怒和痛苦。

(二)精神虐待

精神虐待会阻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给儿童留下深刻的负面阴影。无论虐待是反复发生还是只发生一次,都会使幼儿对此事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三)性虐待

很多受到性侵的幼儿根本不知道“性”是什么,甚至不明白自己受到了伤害,哪个部位受到侵害,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一些关键部位的科学名称,告诉他们这里不能被别人触摸,要学会保护自己,遇到事情要及时告诉父母。

二、幼儿教师虐童的原因

在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中,当事教师把对生活不满、感情失意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我们虽然痛心于教师的失德,但是在回顾以往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中,不难发现,家长和同事对虐童教师评价较好的不在少数,她们大多数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意图,但事实上却实施了“虐童”行为。这说明她们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无法控制个人情绪、易冲动和缺乏基本的正确行为指导等心理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成长高度负责,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恶劣情绪最终会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压力、社会地位、个人因素等。本文从直接与幼儿教师相关的微观层面对诱发幼儿教师发生“虐童”行为加以阐释。 

(一)幼儿教师生存和工作压力过大

“虐童”教师颜某曾提到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钱赚得少,要求又严格”。与幼儿教师承担的重大责任不相称的是,幼儿教师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偏低,待遇较差。有人把幼教指成“底层”职业,社会中许多人对幼儿教师缺乏尊重。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教师相比,堪称“弱势”,长期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上。“弱势”除了体现在社会地位上,还体现在工资待遇方面。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工资与其他同类行业比较(如相同的工作量,相同的学历,相同的工作性质等),普遍偏低。尤其是在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偏低,各方面的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个人成就感不足,容易产生失望、自卑心理这些都是造成虐童的关键。

目前,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大多停留在文件上的支持。由于长期以来,中央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地方投入又差异显著,学前教育在发展上基本只能依靠民间资金和地方政府。同时,我国近年来颁发的文件也可以看出政府缺乏对幼儿教师的关怀,从教师素质到普及性幼儿园等颁布的相关文件。在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中,80%为非在编教师,她们除了基本工资外无在编教师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而时下没有针对于非在编教师的法律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享受上,有52.46%的教师没有三险一金或只有部分保障。这些都给幼儿教师的经济生存施加了重大压力。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幼儿教师决定着幼儿教育的质量。现在幼儿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参差不齐,虽然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及学前教育“国十条”中都指出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但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与实际上的需求之间的鸿沟亟待填平。据了解,多起幼师虐童事件都是无证老师所为,假想如果幼儿教师流动性很高,抱着“临时工”心态和孩子相处,那么怎么能够保证不出事呢?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技能技巧课程安排偏多,教育教学类课程安排偏少,幼儿教师师德建设也没得到充分重视。教育教学类课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必需课程,包括教学法、儿童心理学、儿童健康卫生、教育法规等。而且对于很多民办幼儿园来说因为和公办比起来差距很大,所以她们对幼儿教师的标准也会降低很多,许多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就已经开始带幼儿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常识她们都不知道。

现在的很多年轻幼儿园教师属于独生子女群体,成长过程中备受家长呵护,个性化意识较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较弱。这些教师在工作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在自我情绪冲动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去打骂幼儿对幼儿身心造成伤害。

甚至有些幼儿园也会招聘社会人员来当老师,这些所谓的教师连最基本的教师资格证都没有,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幼儿教师整体队伍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较差或者缺失。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堪忧

2000年起,由幼儿教师紧张的生存状况引发的心理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各地学者对当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的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

首先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如人际关系障碍、情感受挫、家庭摩擦等。其次,虽然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和个人情感等因素是危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然而,一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取决于他自身。只有具有较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教师才能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待幼儿,组织教学。但是,如果教师将遭遇挫折的压力感带入教室,就极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造成恶劣的后果。温岭“虐童”女教师因多次在感情上受挫而向幼儿发泄不满情绪。

当前幼儿教师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幼儿教师普遍抱怨工作量太大,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与其他阶段教师身份反差大;负面情感强烈。这些因素都对幼儿教师的情感和认知造成负面影响,对幼儿教师产生转向攻击行为埋下隐患。

(四)幼儿园管理不够完善

我国幼儿教育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命运两重天。频发的“虐童”事件也暴露出幼儿园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幼儿园忙于追求成绩与荣誉而疏忽了人格的培养,忽略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没有明确教师的德行规范。当前被曝光的虐童事件都是通过新闻媒体这一平台传播开来的,属于性质恶劣的极端个案。其实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不尊重幼儿人格的行为并不鲜见,只是这些行为长期被幼儿园和相关教育职能部门漠视而已,即便有些虐童行为被家长发觉,也难以找到有效的途径申诉、制止。因此,虐童事件的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幼儿园和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监管方面的缺失。

幼儿园在对应聘者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在教师准考条件上的把关较为松懈,让部分没证教师鱼目混珠。幼儿园在创建教育环境中,没能致力于构建一个严肃反暴力的教育环境让个别教师不能、不敢去虐待儿童。所以教师门槛太低,资质不全;管理有疏漏,有监控无监管;员工关系紧张;培训不到位,教师教育技能匮乏等。

(五)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健全

法律是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部门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制定规范人们的行为规则,并且是由国家军队、公检法等强制机构保证实施,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是维护人民权利不受侵害的工具。我国刑法无“虐童罪”这一罪名,而虐待罪指虐待家庭成员,幼儿不属幼师家庭成员,无法以此罪立案;至于“故意伤害罪”,只有受害人伤势达到轻伤以上结果,才符合立案标准。就如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某虐童一案中,涉嫌寻衅滋事犯罪,仅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当前,我国在幼儿园的管理上还处于“很多部门同时管,实则无人管”的状态,因此,应尽快明确各部门职能,加大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和扶持力度,确保各种类型的幼儿园规范、有序运营。同时,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惩戒制度,严格相关责任人的问责机制。

 


三、结束语

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是孩子的思想尚未成熟前的启蒙老师,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依稀都能看见老师的影子。而作为一名老师,自身的修养,道德的底线,以及言语行为都应该有较高的水准,这样才能为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杜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要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承担起一份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最后,希望虐童事件不再发生,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刘会贵.论幼儿教师不幸福的原因[J].经济研究导刊,2009.

[2] 曾玲娟.论南宁市幼儿教师的幸福感及其特点[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 蒋恩博.京津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09.

[4] 贺敏.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5] 姚献军.张静敏.规制虐童行为之我见[J].观点摘要,2013.

[6] 唐晓明.论新形势下幼儿教师的全面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