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时代媒介接触与使用的范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4

社交时代媒介接触与使用的范式分析

靳占瑛

青海民族大学

摘要:媒介接触与使用在移动社交时代呈现出新的特征,对媒体信息的传播、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媒介类型的发展均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以四家学术期刊中关于媒介接触与使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旨在分析当前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范式并预测其发展。研究发现,经验主义范式是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基本范式,所选文章采用社会交往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使用与满足等理论在研究媒介接触与使用对用户特定行为、媒介使用效果、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入以及用户自我认知和社会资本等内容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同时在跟进研究、样本选取、方法运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研究范式 媒介使用 传播 用户 媒介接触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媒体用户媒介使用满意度、媒介认知、媒介选择等因素影响着其与媒介关系的形成。本文选取《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四家在新闻传播领域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且具有较高研究可信度和权威性的学术性期刊,将其中关于媒介接触与使用的68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基础、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问题呈现等几个方面分析社交时代媒介使用与接触的研究范式变化。

一、理论基础

通过对四家学术期刊所选论文的理论分析可知,四家期刊文章主要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等新闻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各理论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表1:所选文章理论基础数量及占比

理论名称

文章数(篇)

占比(%)

使用与满足理论

36

53

社会认知理论

13

19

社会交往理论

6

9

期望确认理论

3

4

媒介依赖理论

2

3

创新扩散理论

2

3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2

3

知沟理论

1

2

代际差异理论

1

2

扎根理论

1

1

把关人理论

1

1

由上述表格可知,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往理论是学者研究媒介接触与使用的主要理论,占比80%以上,其他新闻传播学理论使用总和约为20%,在理论使用上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对于三种占比较高的理论进行如下分析: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研究用户对特定信息的关注及其需求满足,分析用户媒介使用的满意度。文章《婚恋网站使用与婚恋满意度关系实证研究》中通过公众对婚恋信息的需求、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实证调查,分析公众对婚恋网站使用的影响因素。[1]《社交媒体对青年网民个人信息权意识的影响研究》[2];文章《离散族群多元文化认同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3]从文化认同的角度,以中国留美学生为对象,研究离散族群的多元文化认同,及其对社交媒体选择与使用的影响;论文《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4]通过对大学生微信使用者的问卷调查来探讨微信使用和微信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人格中的外向性和神经质仍然是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稳定且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二)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主要从个体内部因素、环境因素与个体行为构成的三角互动模式来分析用户的媒介使用,用户对社会问题的观点、传播媒介的态度及诸多主客观因素的认知影响其媒介接触与使用的效果。文章《“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5]使用社会认知理论分析“沉浸式新闻”对传统新闻报道的叙事思路和用户感知和行为系统的延伸效果。文章《社交媒体中“医疗众筹”信息分享行为研究:转发还是不转发?》从个体对信息分享的认知分析用户的医疗信息转发行为。[6]文章《“移动主体熟人社会”:基于少数民族农民工手机微信使用的研究》分析了手机微信在外出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中重构熟人社会的作用。[7]现有文献更多从用户认知、态度和情感等方面分析媒介接触与使用。

(三)社会交往理论

个体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是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重要目的。用户通过个体或群体、直接或间接、合作或竞争的交往行为来满足特定需求。社会交往理论是研究个体之间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8]媒介使用与用户精神及物质交往具有直接的关联性,成为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章《政务微博拟人化互动效果的实验研究》[9]采用社交线索相关理论,探索了账号资料、表达风格、交流内容拟人化对政务微博形象构建、信息传播、互动关系等三个层次上的互动效果的影响。文章《90后独生子女网络社交实证研究》[10]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社交媒体的社会化应用,研究发现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社交网络使得独生子女人群与家人的交往更为频繁、联结更为紧密。文章《论微信群对中国家庭权力关系的重构》通过对微信群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对话分析,认为家庭情感关系的虚拟化和社交化终将带来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疏离。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运用, 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思想深度,也改变了我们的情感深度,引发我们对于家庭关系的新思考。

在新媒体时代,用户新媒体接触与使用的满意度对其认知的影响、网络用户交往特征与现状、主客观因素与形象传播的关联都将是这三种理论进一步延伸的地方。

二、研究视角

通过对所选文章的梳理分析,四家期刊中所选论文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2:所选文章研究视角及占比

研究视角

关注点

占比(%)

媒介接触与使用对用户特定行为和思想的影响研究

用户的信息接收方式偏好、用户对媒介信息的认知、态度与具体传播行为和观念的关系

47

媒介使用的使用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用户选择某一媒介的原因,从不同理论角度探讨媒介在用户心目中的需求程度与媒介使用对用户媒介现实满意度的影响

19

媒介使用与类型发展对特定群体的社会融入与情感凝聚研究

特定群体的社会融入、特定族群的情感联络以及个人家庭、社会网络的建构

18

网络社会交往行为与动机研究

用户社交媒体使用及交流影响因素

13

媒介使用与社会资本的研究

用户媒介使用积极性及用户网络表达意愿两个角度研究媒介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3

由上述表格可知,媒介接触与使用研究视角广泛,从心理学、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等学科视角对个人或特定群体进行分析,从不同维度验证变量间的相关性;但呈现出集中领域,在特殊群体的媒介使用及情感体验、媒介接触与使用的跨文

化语境交流等内容方面还有待添加。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四家期刊所选文章的分析,大部分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民族志研究方法,部分研究会结合访谈法、观察法、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表2:所选文章研究视角及占比

表3:所选文章研究方法及占比

研究方法

论文数量(篇)

占比(%)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39

57

文本分析(包括量化文本分析)

19

28

田野民族志研究法

9

13

控制实验法

1

2

对于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如下:

(一)问卷调查法

主要包括文章《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认知、担忧与保护:基于全国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11]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隐私认知、隐私担忧和隐私保护的相关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国际新闻界》文章《政务微博拟人化互动效果的实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形象构建效果、信息传播效果和互动关系效果测评大学生与政务微博的互动效果。文章《手机技术反哺、亲子沟通与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揭示了青少年家庭内部自下而上的手机技术传播,即“技术反哺”现象,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影响等论文。

(二)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包括内容分析及量化文本研究。通过对权威网站或数据库中数据的选取或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研究变量并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分析调查对象的媒介使用与相关变量间的相关性。文章《理解社会公平感: 媒体建构与公众感知》[12]通过运用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研究媒体建构对民众社会公平感的影响;认为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体建构和社会建构对公平感的影响将呈弱化趋势;维持较高的社会公平感,关键在于主流媒体为低收入群体发声以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三)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法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相关研究采用实地观察、田野访谈、网络民族志等方式研究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文章《“移动主体熟人社会”:基于少数民族农民工手机微信使用的研究》[13]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实地研究其手机微信使用情况;文章《微信中的民族意识呈现与认同构建:基于一个彝族微信群的考察》采用网络民族志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一个彝族家族微信群中成员的信息互动与民族意识呈现之间的关系。[14]综上所述,学界对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方法以采用经验主义学派的方法为主,并结合部分批判性研究方法。同时问卷调查法与民族志研究方法使用频率较高,研究方法使用倾向性明显。

四、问题呈现

通过对四家期刊所选文章的分析,以下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一)缺少对同一调查对象相同变量的后续研究

通过对四家期刊所选文章的分析可知,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具有多样性,丰富了不同用户群体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现有研究,但缺少对同一群体相同变量或因素的后续关注。未来研究需要解决在延续性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样本的选取数量偏大或偏小

通过文本分析可知,在研究全国性的宏观问题时,调查对象的范围比较广泛,而相关问卷和数据的回收率不是很高。对微观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学者通常在自身所在地区或邻近区域选取调查对象,因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调查区域的集中,调查对象的差异性和代表性有待商榷。

(三)缺少媒介使用对文化研究的思考

作为批判学派的主要内容,文化研究在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研究偏少。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发展与媒介的过度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研究多从效果层面来分析媒介对用户的影响,缺少对媒介使用失范现象中的文化批判与反思,对于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更多是选择从正面视角去分析。

五、分析总结

通过对四家学术期刊关于媒介接触与使用文献的梳理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媒介接触与使用研究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可以预测未来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将维持研究热度,具有研究价值。

此外,现阶段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研究范式主要还是在经验主义范式范围内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通过引入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视角,结合传播效果研究的相关内容,分析用户的媒介接触动机与使用现状,但缺少从时间维度对特定调查对象进行媒介使用偏好的阶段性研究。具体而言,四家在国内学界和业界均具有较高认可度的学术期刊对于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涉及用户对媒介接触的类别的选择、使用媒介的时间与空间,以及相应媒介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所具有的优劣,实证研究某一群体在何种时间与地点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某一媒介,从用户和媒介两个维度选取变量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运用上看,四家期刊所选文章多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但在样本选取和切入角度方面存在差异;部分文章从具体的单一变量入手分析其与用户媒介选择间的关系,为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提供了更具体的研究视角。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会交往理论成为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新的理论基础,从用户社交媒体的使用与社交成熟度等层面对不同对象进行分析将是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的地方。

从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上看,以老年人群体与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数量有所上升,注重从情感方面分析其媒介接触与使用;跨文化语境研究、家庭亲子关系、结构关系等内容也均有涉及,密切结合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使用,研究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体现出实用性和生活化。在社交频繁的媒介环境中,用户媒介使用与其精神交往关系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探讨。

喻国明等学者在文章《传播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为例》中指出媒介接触与使用研究应该结合社会学、认知行为科学、发展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从现实生活情境中考察用户的媒介接触状态。并从媒介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行为维度、关系维度和心理维度考察用户的媒介接触与使用。[15]特别是用户对新媒体的接触和使用与他们对社会问题、城市形象、人际关系、群体交往、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看法之间的变量研究,是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这一视角新的研究方向。

六、结语

研究范式在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不同会导致具体研究问题的视角差异。媒体环境下传受关系的改变调动了用户的媒介使用积极性,用户与传播者的身份也在相互转化。从四家学术期刊以媒介接触与使用为视角的文章占全部文章数量的比例可知,媒介接触与使用这一视角的热度在社交媒体井喷式发展的今天,将持续其研究热度。用户在新型社交媒体中的交往方式与传播行为、媒介使用中的文化交流与精神传递、社会环境与情感认知对其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影响,都需要在现有研究范式下继续推进。

参考文献

[1]李沁. 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卢家银.中国公众互联网法治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IGS2016数据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2):58-62+142.

[3]常桂林,毕强,费陆陆.微信平台(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分析——基于期望确认模型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J].图书馆学研究,2017(22):85-92.

[4]陈阳.议程设置理论在北京的一次检验——基于CGSS(2013)数据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7,39(10):77-90.

[5]李艳红.在开放与保守策略间游移:“不确定性”逻辑下的新闻创新——对三家新闻组织采纳数据新闻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09):40-60+126-127.


[1]张慧文,张国良.婚恋网站使用与婚恋满意度关系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18(01):81-89+151-152.

[2]卢家银.社交媒体对青年网民个人信息权意识的影响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04):17-38+126.

[3]张少科.离散族群多元文化认同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8,40(03):83-100.

[4]刘毅.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8):154-159.

[5]周勇,倪乐融,李潇潇.“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5):31-36.

[6]李静,杨晓冬.社交媒体中“医疗众筹”信息分享行为研究:转发还是不转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02):64-79+127.

[7]高莉莎.“移动主体熟人社会”:基于少数民族农民工手机微信使用的研究[J].新闻大学,2018(02):36-45+150.

[8]马燕.大学生微博虚拟社交的传播效果分析——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视角[J].传媒,2014(23):77-78.

[9]张放,王盛楠.政务微博拟人化互动效果的实验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8,40(03):132-151.

[10]杨雪睿,曹启淏.90后独生子女网络社交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1):154-157.

[11] 徐敬宏,侯伟鹏,程雪梅,王雪.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认知、担忧与保护:基于全国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8,40(05):160-176.

[12]苏振华.理解社会公平感:媒体建构与公众感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01):21-40+126.

[13] 高莉莎.“移动主体熟人社会”:基于少数民族农民工手机微信使用的研究[J].新闻大学,2018(02):36-45+150.

[14] 张媛,文霄. 微信中的民族意识呈现与认同构建:基于一个彝族微信群的考察[J].国际新闻界,2018.6,p122-137.

[15]喻国明,何其聪,吴文汐.传播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为例——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范式及学术框架[J].新闻大学,2017(01):85-9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