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常沙沙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推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可以更加有效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1.1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理论

传统的思政教育有灌输理论也有渗透理论,二者都是思政教育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与传统的灌输理论不同,渗透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表达着思政教育,在过程上体现为循序渐进。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教育者将思政元素揉进其他教育内容中,以受教者喜爱的接受方式传递给受教者,当受教者接受其他教育内容时,思政元素也无意识地传递进来,被受教者无形中接受,从而内化于心。巧妙地运用思政教育的渗透理论,不仅能够有效地改进教育效果,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而且,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思政教育的渗透理论对该课程的实施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它能够正确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健康发展。

1.2社会主义人才理论

社会主义人才理论源自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才价值理论等。就社会主义人才理论而言,它强调的是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人才是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能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科技素质,具备一定的创造创新能力、在某一领域或行业职业中做出创造性劳动的人。”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就是为了造就大量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科技素质,具备一定的创造创新能力的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较高、拥有真才实学、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素质全面的人才,以助力和促进社会发展。”坚持社会主义人才观作为理论指导,这对于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造就大量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未能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始终

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概念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由于重视专业教育传统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二者的融合度并不好,甚至存在互不相干的状态。一是两类课程分属不同部门,思政教育课程归属马克思主义学院,创业课程归属学生工作部。对部门而言,彼此不受干扰的完成教学任务是首要的。这就难免产生这样的现象:创业课讲创业,不涉及思想品德的塑造;思政教育讲思想品德的塑造和培养,因为没有抓手,常常沦为空谈,效果不佳,所谓的“大思政”格局难以形成,以致于使其陷入“孤岛”困境。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等课程体系相互融合出现不完善和不协调的现象,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思政元素的融入在课程体系上没有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不强。

2.2思政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这是二者能够紧密融合相互促进的关键条件。调研数据表明,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中的效果较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政教育的泛化和针对性不强,思政教育没有做到和创新创业教育同频共振。思政教育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时,往往只是讲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等教育内容,对于创业需要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职业操守、创业素质、品格、如何缓解创业压力等却没有给出较好的回应和关注。

2.3创新创业教师的思政工作能力不强

“将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起主导作用。”创新创业教师要兼具思政教育能力和创业教育知识,并能够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开展成功企业家创新创业成功经历的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是实际情况是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师大部分来自于辅导员队伍,少部分来自于思政课教师,有思政工作经验和育德意识,无创业经历和经验,教师无法在教学中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让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和实践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等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提升思想教育效果。

3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3.1做好课程体系顶层设计

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把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合理、科学地结合,就要对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课程载体进行多元化建设,不仅在理论的教学上融入思政元素,同时要结合实践训练、实习调研、主题党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社团活动等等,全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完善。

3.2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要想把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德育效果,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非常重要。第一,做好创新创业教师的选拔配备。选拔配备那些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文化思想素质创新创业教师;第二,加强校内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培养培训,结合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要求,建立选派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轮训、跟岗锻炼制度,建立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教师实践能力,了解企业行业发展现状与需求,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三是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激励和考核,在教师培养、研究项目申报、绩效考核等方面出台制度,引导教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分配、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3完善课程内容

一是在课程的设置上,首先数量上要充足。因必修课时的限制,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在大二、大三和大四开设,满足对创新创业感兴趣、有进一步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选修,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引导和培养。二是要加强教材建设,可组织教师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有特色的教材,可以把本专业、本区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写入教材,让创新创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效果更突出。三是要与专业课和专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或比赛,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3.4构建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无论在何种领域何种场合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课程,目前的考核方法主要有理论考试和项目方案设计。对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容易体现。可以探索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在理论考试、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建立更加细化的评价标准,“把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作为考核项目之一,加大思政教育过程性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4结语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其理论基础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理论、人才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思政教育能够为创业教育引领正确的方向、促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改善实效性的抓手。

参考文献

[1]李礼.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2):110-112.

[2]谭靖仪.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04):44-47.

[3]陈德宝,杨俊静,李德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J].大学,2023,(12):26-29.

[4]张国辉,栗蕾,周会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0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