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整合应用与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2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整合应用与效果研究

肖丽萍   刘海花

(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吉安 34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整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直肠癌患者,随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予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相关恢复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具有较好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结直肠癌

基金资助:江西省吉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肖丽萍 ,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外科护理工作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三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近几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患者在围术期面临多方面的应激,既包括疾病确诊增加的心理负担,亦包括术后伤口疼痛、胃肠功能异常、排便形态改变等导致的躯体不适[2]。目前常采取止痛、置入胃管、留置尿管等对症处理方式解决术后并发症,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但体外操作加剧了患者的躯体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寻找一种对患者术后有效的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廉效的优势,我们通过前期对艾灸、贴敷、中药熏洗、按摩、热敷等中医操作技术进行筛选及比较,整合出了2至3种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症状的中医适宜技术,具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4-9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3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0.8±5.7)岁,平均病程(7.1±2.3)月。观察组平均年龄(59.9±6.2)岁,平均病程(6.6±1.9)个月。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符合手术指征,TNM分期Ⅰ~Ⅱ者,基础疾病控制正常。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围术期术后常规护理操作,包括:术后饮食指导,抗感染治疗,肠外营养支持,预防血栓,早期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适宜操作技术,所筛选的中医适宜技术用到了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百分权重法确定二级、三级指标权重,确立了其有效性和可信度,最终结果采用了:①耳穴压豆:主穴选心、枕、神门、内分泌和皮质下,符合心脾两虚指征的患者加脾和胃,符合阴虚火旺的患者加肝和肾,并进行耳尖放血,符合胃腑不和的患者加胃、小肠、脾、大肠及三焦,2 d更换1次。②艾灸:选双侧足三里,每日2次,每次20 min。③吴茱萸外敷:采用吴茱萸热庵包(配方:粗盐250 g+吴茱萸,大小25 cm×25 cm,通过微波炉加热到适当温度外敷于脐周,每日2次,每次20~30 min,在治疗中避免烫伤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及引流管留置时间)。②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比较术后疼痛情况。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④两组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

观察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术后指标的比较(d

组别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引流管留置时间

对照组

3.5±0.4

 10.2±1.5

 2.2±0.2

 4.6±0.6

观察组

2.3±0.5

 7.2±1.1

 1.5±0.3

 3.2±0.4

2.2 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N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3/15,20%)明显低于对照组(6/15,4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例)

组别

NRS评分

感染

跌倒

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错误

不良反应

发生数

对照组

6.5±1.4

1

2

1

0

2

6

观察组

4.3±1.1

0

1

1

0

1

3

2.3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率(14/15,93.3%)高于对照组(12/15,8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延长患者生命周期,若术后预防及干预不及时,可能引发肠粘连等多种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来源较多,既包括排便形式及佩戴人工肛门改变引起的自卑心理,也包括术后伤口疼痛、胃肠功能紊乱及尿潴留引起的躯体不适,这些刺激未及时处理,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及代谢的异常,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影响手术效果。常规护理虽能满足患者需求,但该护理模式着重于病情缓解和并发症预防等,难以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3]

本研究以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为基础建立结肠癌患者的中医护理适宜操作技术,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低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分析原因如下:通过耳穴压豆、艾灸及吴茱萸外敷可促进患者生理上的舒适,中医认为“耳为宗脉聚会之处”,机体各大主要的经脉均汇聚在耳廓,并且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均在耳廓上分布对应的代表区

[4]。通过刺激耳穴可调节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刺激神门穴能够镇静安神,刺激心可安神养心,刺激皮质下及内分泌等穴可改善内分泌状态及自主神经功能,可安神定志[5]。艾灸是通过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体表对应的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温热局部刺激,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代谢能力,有利于炎性介质、渗出物、血肿的扩散吸收。通过刺激局部腧穴,可调节对应的脏腑功能,艾灸足三里、上巨虚、内关均可治疗胃肠病症,刺激足三里可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尿液排出,刺激内关又可治疗失眠等神志病症;此外艾灸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具有镇静、镇痛的功效[6]。将加热好的吴茱萸放置于局部,通过温热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蒸气可促进吴茱萸的有效成分趀透皮肤达到病痛部位,可有效止痛,改善术后胃肠功能状态。此外,在围术期加强对患者心理及社会支持的干预,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为患者的康复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可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相关恢复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护理适宜操作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具有较好效果,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婧珊.髓源性抑制细胞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J].江苏大学学报,2022,32(1):84-87

[2]陈荣.基于Roy模式的中医综合干预方案在结肠癌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82-85

[3]李海燕.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J].护理与康复,2020,19(3):80-83

[4]李云峰.耳穴按压配合西比灵治疗普通型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4):62-63

[5]高建英.埋线配合艾灸及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4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10):55-57

[6]宋宇芬.艾灸配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03):5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