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豫剧文化形态的多样化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2

现代豫剧文化形态的多样化与创新研究

史静

(邢台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1  )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豫剧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艺术家们率先为豫剧现代化转型、城市化进程迈开了坚实的脚步。在梳理中国传统豫剧的本体艺术特征和深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随之发掘出21世纪新豫剧艺术作品形式的精神、功能等层面的潜力。

关键词:现代豫剧  艺术形态  多元

最早起源于明代中后期的豫剧,已在民间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传统豫剧也加入到改革的行列之中。改革后所创立的现代豫剧,突出表现在其表达形式的丰富多样:既有高亢、嘹远的嗓音演唱效果,也有千军竞发、爱国爱家的场面表达,同时还将传统唱腔与新型乐队伴奏相结合来演绎经典的音乐路径。

一、音乐路径

豫剧的唱腔有梆子腔鲜明的特征,曲调高亢激昂,音乐节奏鲜明强烈,演唱的旋律中偶尔出现大跳、使用甩腔,高低音区上下统一、富有穿透力,因此善于诠释强烈的戏剧情感;在板式特征方面,流水板常体现出字多腔少、节奏平称的特点等,慢板则可展现出委婉动听的特征,正所谓“粗中有细,雅俗共赏”;在演唱过程中,河南方言的润色也能直白地体现出豫剧音乐质朴亲切的特色,能够使豫剧音乐达到通俗易懂且十分贴近百姓生活的境界。现代豫剧中,唱腔不再拘泥于传统豫剧派系的界限,注重保留传统豫剧的精华的同时不断追求创新。

二、表演路径

在行当塑造方面,《穆桂英挂帅》是“马派”的经典剧目,在马派的传统演绎中,该剧唱腔主要侧重于演唱者马金凤独特的艺术风格、细腻的情感表达、丰富多彩的舞台动作表演,传达给观众的是一个被神化、被敬仰的英雄形象。21世纪经创新后的豫剧作品《穆桂英挂帅》,穆桂英在剧中则既是贤妻良母、又是英勇威武的元帅,所塑造出的是豫剧行当中被称为“帅旦”的程式性角色,“帅旦”是在马派传统表演的基础上融合青衣、刀马旦、武生等诸多行当为一体,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穆桂英形象的,刚柔相济、威武豪迈的风格特点。

在表演形式上,随着现代豫剧的创作与表演开始逐渐向西方戏剧的表演程式与风格转变,在表演的呈现上也创新出更多的路径,如交响戏曲《穆桂英挂帅》在保留原剧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主要经典唱段的基础上,对原剧场次、结构、人物等进行了删减和重新结构,伴奏手段与演绎方式均焕然一新,传统与现代相互映衬,体现出艺术家的综合性的表演观念与多元化的表演风格。

三、多媒体路径

21世纪新环境下,豫剧剧目改革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创作、表演与接受环节中都格外注意思想性的传达、多媒体路径的运用。为了更好的实现作品最大价值的传播效果,豫剧作品常常在突出思想性、多媒体路径方面,表现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传统的优秀道德之外,也注重个人梦想、个性化心理的表达。

虽然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豫剧发展中很难再现过去繁盛时期的景气,但是剧团表演者、工作者为了更好的吸引观众兴趣,在表现形式方面也做出诸多努力与尝试。为了突出现代作品背景、场面、气氛的表达,创作者利用多媒体在舞美的机关布景上群策群力,力求将戏曲与多媒体表演路径元素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上世纪末期创作的《青衣女侠》、《荒江女侠》,还是21世纪创作出的新《白蛇传》等剧目,都常常出现巧妙的机关布景,在舞台上制造出各种气氛、环境所需要的腾云驾雾、波浪行舟、活龙吐水、二蛇相搏等奇幻效果。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传统豫剧剧目《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等也焕发了新的生机,达到视觉与听觉双重的冲击效果,加强了戏曲本身的观赏性与戏剧性。多媒体不仅能为传统剧目提供直观的场景、画面、音效,还可以很好的配合唱腔,在创新、改编后的豫剧剧目《香囊记》中,多媒体的使用使唱腔与情绪更加鲜明,带有更强的节奏和感染力。

除了致力于以舞台剧场为根基,现代豫剧还尝试通过电视电台、制作戏曲专辑、拍摄豫剧电影和互联网媒体进行虚拟化传播。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极大地拓展了豫剧的社会受众群体数量,并获得了更多中青年社会群体的了解和欣赏。更为重要的是,豫剧通过精良的制作和社会推广,在中国戏曲艺术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并代表民族文化的精粹,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1]

四、民族范式与文化交流的融合表达

在现代豫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戏曲和现代戏曲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又显示出共同的风貌。从豫剧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情况可见,豫剧艺术在长达近百年的探索与建构过程中,一直离不开对民族范式的继承传统精神与开拓现代品格特点,离不开关注一度文本与统筹二度舞台的范式功能,也离不开当下观众对于豫剧艺术的审美变更,以及各流派之间竞相发展的良性竞争。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多元化发展观念,成为了后来现代豫剧在创作的梳理与总结,同样也是继续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源泉。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一样,新豫剧发展中的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2]同样有其积极的、值得称道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引人深思的一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鲜事物通过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手段能即刻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产生审美的多样化,因此,现代豫剧中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3]就需要时刻保持一种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艺术态度,将豫剧传统与现代化有机结合、完美结合的构建也依旧还在探索的路上。

五、豫剧表演风格的多元化

新世纪以来许多豫剧曲作家已经走出了以前传统的束缚,不断探索歌剧舞台,投入到新的创作。创新豫剧利用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为贴切的表现戏剧中的剧情,赋能各种文化艺术元素以综合性、灵动性的表达特质。豫剧能够借助各文化艺术元素达到更高层次的提升,被融入其中的其他艺术形式,也能够通豫剧的表演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最终造就豫剧艺术与其他艺术元素相互成就。豫剧作为综合性表达艺术形态,赋能受众群体对生活以积极的心态、信仰与追求,是其重要的责任之一。围绕不同的作品题材进行表演和理论的多元化探索,则是新时代语境下最为重要的风格创新特点之一。现代豫剧作为一种创新的传统艺术,已经充分融入当代文化语境中。这些不同的作品中无不从浅到深,从表面到内部,从道德、历史表达到人文理性、审美层面的体现出新时代的特质,以及对人们现实生活状态与精神特征的表达。

21世纪的豫剧发展至今,多元化的审美机制不断完善,并趋于定型化。豫剧的创作、舞美、表演和语言特点吸收、借鉴、融合和接受了国外的一些艺术经验和方法,使剧目的效果更加生动、精彩。这也预示着豫剧繁荣时期的到来。

六、多种艺术元素的契合

新时期豫剧的作品中,还呈现出多种艺术元素的契合特点。主要体现在,强调以传统豫剧的板式程式为基础,在传统题材中寻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塑造。面对表达方式带来的新风格,着意于强调多种元素的契合创意,实现在稳定中突破常规表达思路的目标。

传统的戏曲艺术本身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戏曲表演的基调主要就是歌舞,因此,传统戏曲、戏剧中的起叉、翻滚等高难度程式动作常常会成为豫剧表演中的亮点,引得观众拍手叫好;同时这也是戏曲演员与观众之间长久以来积累的某种默契,倘若当代戏中不见了这些代表传统、互动的默契动作,那么在豫剧的表演中就会失去这些身段动作的功能,从而使豫剧表现的不够劲儿、少了点韵味。因此在新时期的豫剧当代戏中不仅充分发挥了新的声腔构建确保其表现传统坚实框架的作用,还有上文中所提到的新的文学结构与表演元素的稳定配合中,实现了豫剧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与创意性特征。因此,诸多当代豫剧作品的成功和受到欢迎也并非偶然因素,而是多种艺术元素彼此契合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郑兆雨-《新时期豫剧现代戏艺术表演的嬗变》《时代报告》2021年30期

[2]周慧《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17-04-06

[3]周慧《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17-04-06

基金项目2022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邢襄文化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创新构建研究 》 XTSKFZ2022050


作者简介:史静(1982.5),女,籍贯:河北省邯郸人,工作单位:邢台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